正文 魚兒魚兒快上鉤(1 / 2)

卯鎮長絞盡腦汁、費盡口舌、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餘老板終於大駕光臨,前來“賞光”。餘老板起步早、下手狠,所有撈錢的大潮都首當其衝,如今腰纏萬貫,富甲一方。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餘老板的錢袋,偏偏他別無嗜好,唯獨喜歡垂釣,說這項休閑娛樂不僅高雅,還能從中體會人生的明爭暗鬥,其樂無窮……若不是摸清這一點,投其所好,卯鎮長哪能如願以償請來這位財神爺?

那池塘地處僻靜,足有兩個籃球場大,四周垂柳成蔭,一條暗溝下藏著一股淙淙作響的長流水,水色微微有些發藍,池中不見雜草,看上去還算一處幽雅的垂釣之地。餘老板鷹目一掃,語氣居高臨下:“不會是拿魚塘來蒙我吧?”卯鎮長胸有成竹,斬釘截鐵:“不是,絕對不是!養魚塘釣魚有什麼勁?那是娃娃們玩的遊戲,小兒科。您是高手,隻有釣野魚,方顯英雄本色!”這馬屁恰到好處,拍到了餘老板的心窩裏,氣氛頓時變得親切友好。

下鉤前,餘老板儼然一個頑童,閉上眼,念道:“魚兒魚兒快上鉤,我跟你來鬥一鬥……”餘老板解釋說,他從小喜歡釣魚,這是小時候釣魚前常做的祈禱,如今細細品嚼,回味無窮!餘老板的“垂釣史”,卯鎮長早已爛熟於心,仍裝作初次耳聞,不失時機地奉承:“怪不得您是高手,原來有這麼深的童子功!誰鬥得過您?這些年,您可是魚竿在握,竿竿見魚,在商海裏釣起多少大魚!”

第一條魚上鉤了,卯鎮長正要往桶裏扔,餘老板一聲令下:“剖開!”卯鎮長一愣,繼而恍然大悟,急忙剖開魚肚,送到餘老板眼前:“請您驗明正身。”經過仔細檢查,沒在魚肚裏發現魚飼料,餘老板興致陡然高漲,這才披掛上陣:“好——開釣!”

餘老板果然是垂釣高手,頻頻起竿,竿竿見魚。卯鎮長自己並不釣魚,忙著給餘老板換誘餌、從鉤上取魚、端茶倒水,勤務兵似的小心伺候,忙得不亦樂乎。說來也怪,以前釣魚都是鉤到魚嘴,今兒釣魚卻是五花八門,除了鉤到魚嘴,還有鉤到眼的、鉤到鰓的、鉤到翅的,你說稀奇不稀奇?這些魚的眼睛都特別鼓,頭上、鰓邊、腹下、尾鰭吊了一個個圓圓滑滑的瘤子,色彩暗紅,如掛了一串小鈴鐺,看上去古裏古怪,十分滑稽。連久經沙場的餘老板都暗暗稱奇,卯鎮長卻找到了又一個戴高帽子的好機會:“神了,神了!薑太公釣魚是願者上鉤,您比薑太公還神,隨便掛到哪兒都有魚,願不願都得上鉤,神!”

卯鎮長沒說假話,這池塘確實不是養魚塘,不過,卻是他的“放生塘”。卯鎮長從一個無名小卒一步步爬上鎮長寶座,其間免不了要做一些虧心事,每次心裏有愧,他就買些魚來塘裏放生,以示慈悲為懷,祈求上天寬恕,落一個心理平衡,這樣才吃得香睡得穩,高枕無憂。按照小鎮人的說法,放生的魚是神魚,何況是鎮長放生的魚,沒人敢偷,日久天長,塘裏自然擠滿了魚,還能不好釣嗎?卯鎮長知道,神魚是不能隨便釣的,誰釣誰倒黴,所以他甘當勤務兵,袖手旁觀,就算惹怒老天爺,倒黴的是餘老板啊!本來,應該去養魚塘釣的,小鎮有的是養魚塘,隻要卯鎮長發句話,誰敢不讓釣?偏偏,餘老板最討厭養魚塘,隻喜歡與野魚鬥智鬥勇,可如今哪片水域不遭汙染,哪還找得到釣野魚的地方?卯鎮長別無選擇,隻好背水一戰,到這“放生塘”來“釣”財神爺!

一轉眼,日頭偏西,饑腸轆轆。餘老板仍興致勃勃不肯走,卯鎮長想著下一步計劃,急了,對天發誓:“從今往後,這池塘就姓餘了,您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今天就到此為止吧?”餘老板這才依依不舍,收兵回營。按照卯鎮長事先的布置,等餘老板走後,必須把釣起的神魚再放回池塘,“下一個節目”安排在小鎮最高檔的餐館開演,全是山珍海味。沒想到,餘老板的一句話打亂了計劃:“我是屬貓的,就喜歡吃魚。山珍海味吃膩了,今晚什麼也不要,就來一桌全魚宴!嘿嘿,自己釣的魚,吃起來就是香。”

神魚怎麼能吃?那不是找死嘛!餘老板見卯鎮長吞吞吐吐,一時不解:“怎麼,這魚不能吃?”要是實話實說,豈不掃了財神爺的興?卯鎮長靈機一動,隻得硬著頭皮往前衝:“能吃,能吃……能吃上您釣的魚,那是福氣,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