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旁敲側擊(1 / 2)

到了惠林寺,隨從武士們都留在山門之外,李曉,真田昌幸和信豐兩兄弟下馬上門。

到了寺廟的正門,找僧侶詢問以後,自然有人將他們引到了寺廟後處一個僻靜的房間。站在庭院外,李曉可以看見武田信繁盤膝坐在墊子上,雙腿間放著一卷佛經,正閉著雙目手持佛珠默默念誦著。

一個月不見,武田信繁形象改變許多,頭上已經剃度,穿著黑色的僧衣,但氣質比以前更沉穩淡泊。實際上武田信繁此時不過三十六歲,但因其處事穩妥有大將之風,所以武田家上下都他十分敬佩,其威望地位並不遜色於他的兄長武田信玄。

所以李曉與很多人一樣都將對方當老成持重的人來看待,而忽略了他的年齡。現在李曉他們不敢打擾,隻能靜靜地站在麵外等候。

其實在日本和尚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民,包括武士在內都住著草房泥瓦房時,和尚們的寺院基本已都是磚瓦結構了。不僅是住得條件好,和尚不用從事生產,有屬於寺廟的佛田專門養著,隻需要偶爾收收租,而且喝酒吃肉也沒人管,這簡直是地主大老爺的生活。

而且最哈皮的是和尚居然可以娶親生子,比如說石山本願寺第十一代法主,本願寺顯如就娶了公卿左大臣三條公賴的女兒,而武田信玄的正妻,三條夫人,也就是嫡子武田信義的老娘,也是三條公賴的女兒。所以算起來武田信玄和本願寺顯如還是連襟的親戚關係。

武田信繁終於念完經,李曉他們四人在庭院中除去鞋子,走進了房間中。

大家聊天都說一些別來安好的話,武田信豐兄弟講些父親大人,你清瘦了之類沒營養的話。而真田昌幸則是畢恭畢敬地介紹自己:“大人,在下真田家三男昌幸,一直敬仰大人的威名,可惜一直無緣得見。”

武田信繁溫和地點點頭言道:“威名是過去的事了,我現已入道。你是一徳斎的兒子吧,許久不見你的父親了,他近況如何?”

“父親一切安好。”

說完,武田信繁看向李曉,言道:“李曉,許久不見了,在高遠城一切還順利否,勝賴拜托你照顧了。”

李曉哈一笑,言道:“還好,有勞大人關心,勝賴大人性情還有些急躁,但若細細磨練,將來不失為一位英明的城主。”

真田昌幸在高遠城呆了多日,已經很了解李曉說話的風格。在高遠城,他與武田勝賴之間類似亦師亦家臣的關係,言談間可以不必顧忌那麼多,相對之下李曉除了對山本勘助比較忌憚,其他人都是混得很熟。

按李曉剛才的話,若換做一般的家臣,即使譜代家老,都不敢像他這般在背後評論家主的。

武田信繁點了點頭言道:“主公大人,將你派往勝賴大人身邊,是對你的曆練,再過個一兩年,他還是會讓你返回本家擔任直臣的。要知道主公大人,對你可是非常寄予期望,這點在武田家並沒有幾人可以辦到。”

要我回武田信玄身邊?

李曉聽了微微一笑,然後側目看了真田昌幸一眼,果然他看向自己的目光已經帶上一種崇拜。不說武田家,就是全日本能得到武田信玄賞識的人,又能有幾個。

李曉心底自得地大笑,看來帶真田昌幸來見武田信繁的目的已經到達了。正是自吹自擂一萬句,也不如讓他人捧你一兩句來得有用,更何況武田信繁這位牛人的口中說出的。

而且隨著李曉和武田信繁兩人言談之間,真田昌幸越來越感覺到武田信繁對李曉的器重,再說男孩子在他這個年紀最容易起英雄崇拜的情節,再長大點就沒有那麼好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