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場麵描寫要注意主次
有時一個場麵中往往會有很多人,這就要求我們在描寫時要突出主角,詳寫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4)要把場麵的氣氛描繪出來
比如比賽的場麵是熱鬧的、婚禮的場麵是喜慶的而葬禮則是悲傷的。
4.描寫場麵的規律
優秀的文學作品給我們描繪了眾多真實而精彩的場麵。這些場麵為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和行動的環境,並努力使人物“活”了起來,讀者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進而深刻認識作品的思想意義。一旦作品缺乏這種生動活潑的場麵,作品中的人物便先去生活與行動的環境,情節將無法展開,矛盾衝突便無法塑成,作品就不可能造出豐滿的藝術形象,因而也就不會有感人的力量。
場麵是情節發展過程的基本單位,是文學作品中人物與人物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環境中相互發生關係而構成的生活畫麵。場麵描寫就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麵的描寫。
場麵描寫與景麵描寫不同。景物描寫是“靜態”的描寫,而場麵描寫不隻是“靜態”的描寫,主要還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的描寫。場麵描寫有時以特寫鏡頭來表理,有時既有全場的鳥瞰,又有個別人或個別事的特寫。
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場麵描寫是為展開人物性格和表現作品主題服務的。而從描寫手段的運用來看,作用則各有所側重:有的場麵描寫悉力刻畫人物,或粗勾,或細描,用各種描寫方式和手段讓人物在場麵中充分展開活動;有的場麵描寫著意渲染氣氛,或喜悅,或悲愴,讓人物在一定氣氛的環境中真實地展現自己的性格,有的場麵描寫致力推動情節,或伏筆,或懸念,讓人物的性格發展和事件變化過程緊相銜接,符合特定的生活規律;有的場麵描寫著意突出主題,或明示,或暗點,讓人物在活動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將作者的傾向在場麵描寫中自然流露出來。場麵描寫要求通過人物活動渲染出全場的氣氛。不同的文學作品,由於基調不同,場麵的氣氛會有不同。即使一部作品,因為作品中人物的遭遇變化,也會形成若幹不同氣氛的場麵,或恬靜,或緊張,或歡樂,或憂鬱,或悲中有喜,或喜中見悲等等。這些不同氣氛的場麵都應當根據主題的需要來構思。
《月蘭》(韓少功)開章便說:“長順家的災禍,有由四隻雞引起的。”當四隻雞被藥死後,家裏的油鹽錢斷了,孩子上不了學了,又是檢討,又是罰款,又遭到丈夫打罵。月蘭被一逼再逼,終於自殺。在月蘭屍體被撈上來這個場麵裏,細寫了兩腳是泥的長順抱屍痛哭,拳頭把自己腦袋捶得咚咚直響,訴說月蘭的賢德,描寫了海伢子哭媽的慘象,場麵中,“圍觀的人都在擦淚”,“樹上一隻烏鴉哇地怪叫一聲拍打著翅膀飛遠了”通過對人物與景物的濃抹淡畫,把讀者帶入悲苦的氣氛中,使讀者感受強烈,認識深刻。場麵既然是構成情節的基本單位,每個場麵都應當是情節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每一個場麵描寫都應當在銜接和推動情節方麵起作用。我們應當根據人物性格的發展,不斷轉換場麵讓故事延續下去。《信任》的若幹描寫,是根據塑造羅坤這個形象而安排,沿羅坤解決打架事件的過程而設置。《窗口》的若幹場麵描寫,是為表現韓玉楠這個形象而安排,沿韓玉楠思想變化而構思,開章接連用兩個場麵寫她業務稔熟,是為了突出她性格轉變中主要之點——“思想感情一變,為旅客服務的點子也稠了。”孫犁的《荷花澱》寫了一個女人們在白洋澱中與日本鬼子遭遇的場麵,接著引出一個荷花澱裏的戰鬥場麵,遊擊暉擊沉敵船.全殲敵寇。由上一個場麵,引出下一個場麵,場麵與場麵銜接很緊,使故事發展得自然而跌宕有致。有的場麵描寫著意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作家的傾向又是通過他的作品表現出來,作品中的這種傾向又是“從場麵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著意突出主題的場麵描寫,大多安排在作品高潮,或是緊接高潮之後。因為突出主題的場麵描寫,多是情節發展的末端,是作品主人公活動的終結,是作者的認識與感情在緊要處的自然流露。
場麵描寫有大有小,有波瀾壯闊的大物麵,也有一人一事的小場麵。不論場麵大小,都是多種表現方式的綜合運用。是人物描寫、自然景色描寫、社會環境描寫等手段的集中體現,是多種藝術技巧與方麵的統一體。越是刻畫大的場麵,它的綜合性就越明顯。離開多種表現方式和手段,很難全麵而又具體地描繪出一個個生動畫麵;指望用單一的表現方麵和手段來構成一個廣闊的畫麵,那將是不可能的。
在我們研究場麵描寫規律的時候,我們要認真比較場麵描寫與其他描寫的異同。場麵描寫與其他描寫一樣,要求將描寫對象的狀貌、形態、情景具體真切地描繪出來,要求抓住客觀事物的特點,鮮明生動地刻畫出來。場麵描寫又與其他描寫不同,要求以人物活動為中心,描繪繪出人物與場麵相互發生關係而構成的種種生活畫麵。這種畫麵往往是比較複雜的,所以要運用多種表現方式與方麵,單一的方法是無濟於事的;這種畫麵往往聚集諸多人物與事件,要注意斟酌詩略,推敲層次,做到寸尺得宜,次序分明,努力寫出一定環境中的富有個性的人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