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場麵寫作好段(一)
場麵寫作指導與好詞好句好段學生作文方法與好詞好句好段借鑒
1.化學實驗
我饒有興味地注視著講台上的器具,看老師做演示實驗。隻見老師把一些蔗糖放進燒杯,又把濃硫酸倒了進去。一會兒,那雪白的蔗糖就變成了黑色的泡沫,迅速地膨脹起來。一種難聞的焦味便彌漫在教室裏。
“該動手了!”我的同桌推了推我。奇妙的化學“魔術”深深吸引了我,那變化多快,又多容易啊,今天我得嚐嚐變魔術的滋味了,先做哪一個實驗呢?對了,先做銅和濃硫酸加熱的反應,因為在這個實驗中將出現我最喜愛的藍色,那藍色,純淨、明亮!
我信手在試管裏加進了銅和濃硫酸。點燃了酒精燈,夾住試管加熱。不多一會兒,實驗完畢。待試管中的溶液冷卻後,我把它倒入裝有五毫升水的另一個試管中,靜靜地觀察著,等待那令人賞心悅目的藍色出現。溶液變色了,然而這顏色卻是黑黑的,渾濁得像那蘇州河的河水。我疑惑不解,而且犯愁了:這實驗報告該怎麼填呢?
2.體育課
上課的鈴聲響了。體育老師走進了教室,對同學們說:“這一節課我們練習跳‘山羊’。”接著,老師給我們介紹了跳“山羊”的動作要領和要求,然後開始練習。同學們一個個勇猛地跳了過去。可是,隨著“山羊”漸漸升高,女同學們都一個個“靠邊站”了,不少男同學還是勇敢地跳過去。這時,丁莉莉也有點膽怯了,她躊躇著,好像擺在她麵前的不是一隻“山羊”,而是一隻“老虎”。但她沒有被困難嚇倒,終於鼓足了勇氣,朝“山羊”衝上去,雙手一按,兩腳一蹬,身子騰空而起,敏捷而矯健地跳了過去。
3.科技日
輪到高永清同學做實驗了。真怪!他拿出了三個杯子和一張紙,走到台前先向同學們介紹:“我做的實驗叫‘紙橋’。我把一張紙架在兩個玻璃杯上,做為紙橋,上麵再放一隻玻璃杯,紙橋經不住壓力,立刻會耷拉下來;如果我把紙疊成瓦楞形,就能托住杯子。”大家都表示懷疑。“不信,我做給你們看!”結果,這個實驗真成功了!我們不約而同地投以驚奇的目光,接著,他又胸有成竹地講起科學原理:凸起的紙比平麵紙抗壓性強,幾個凸起的紙的合力就能頂住杯子的重量。噢!科學就是有著神奇的力量。
4.考試結束
“時間到了。收卷!”老師宣布說。考場上立刻響起了各種聲響,同學們也表現出各種情狀。有的瀟灑地走出去,顯得胸有成竹;有的慢慢騰騰地站起來,眼睛還盯著試卷;有的急三火四地加緊動作,趕忙再添上幾筆。收卷的老師距我隻有兩桌之隔了,而我的最後一道題再有半分鍾才可大功告成。抓緊時間,爭分奪秒,攻下這個城堡!可越急越添亂,本來很有把握的,這時卻理不出個頭緒,真是亂了方寸。我那被同學們羨慕的“英雄”筆在卷子上猶豫不定,寫不出隻字片語。“老師,再給半分鍾!就半分鍾!”我在心裏向老師暗暗乞求,渾身冒汗。
5.智力測驗
一次,就要智力測驗了,老師叫我們回去看些書報雜誌。這些話我根本聽不進去,就憑我的小聰明,準能名列前茅!過了幾天,果然測驗了。卷子發下來,第一題是:“世界上什麼動物最大?”我不由地笑了起來,“這不是大象嗎?”第二題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是什麼?”這題雖然有些難,但未過片刻我就想出來——狗。記得有一次我見了狗就跑,哪知沒過幾分鍾,狗便跑在我的前麵了……
6.學朗誦
爸爸請康英老師教我朗誦,康英老師讓我隨便朗誦一段什麼,我就朗誦了《瀑布》這首詩。我朗誦的時候,康老師安詳地坐在沙發椅上,兩隻手扶著扶手,眼睛看著我的臉,靜靜地聽著。我朗誦完了,她把我拉到身邊,和藹地問:“這首詩的意思你全懂嗎?”我點點頭。她接下去問:“那你說說這個‘啊’字表示什麼?”這下可把我問住了。她見我答不上來,便解釋說:“這個‘啊’字表示內心的讚歎,所以應該讀得輕一些。”說完她朗讀《瀑布》這首詩給我做示範。康老師朗誦的聲音是那麼柔美,感情是那麼充沛,我好像看到了瀑布那如煙如霧如塵的樣子,好像聽到了瀑布那像陣風吹過鬆林的聲音。
7.考試的場麵
教室裏異常安靜,同學們正在緊張地考試。呀,許玲遇到了困難。看,她一手托著下巴,一手一會兒抓抓頭發,一會兒又拿起筆畫著,緊皺著眉頭,麵頰漲得通紅通紅的。過了一會兒,她忽然笑了,隨後拿起筆在卷子上刷刷刷地寫了起來……
8.考場裏
試卷發下來了,教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打開試卷,緊張地瞄了一下卷麵上的試題,喲,還真難呢!而且題量這麼多,整整四大張!大家不由地輕輕歎了一聲,也顧不得多想,就立刻動手做起來。教室裏一片沙沙的寫字聲,也有的手托下巴,側著腦袋,緊皺雙眉在思考。考場就是戰場,這話一點不假,你看,同學們不都在緊張地戰鬥嗎?
9.聽講
自然課老師對我們說:“今天這節課,我們做一個試驗。”邊說邊從木籃裏拿出一樣東西。這東西可真奇怪:渾身烏黑發亮,安著兩個大輪子,好像豬八戒的兩隻大耳朵。嘿!大耳朵下還掛著兩個小胖子似的圓金屬。咦!怎麼,耳朵後麵還藏著個手搖機呢!我們都睜大了眼睛,想看看這個東西到底有什麼作用。
這時,老師搖起手搖機來,手搖機帶動了那兩個輪子。搖著搖著,兩個小胖墩也不自在了,不時一張一合,還發出“哢哢”的響聲,同時閃過幾道白光,咦!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專心聽講,才明白了:原來,手搖機帶動齒輪轉動時,兩個輪子互相摩擦,使兩個金屬球帶上了相反的電,由於“異種電互相吸引”,兩個金屬球互相吸引放電,閃出的白光就和我們常見的雷雨時的閃電一樣,“哢哢”的響聲也就同雷聲一個道理,真有意思啊!
10.晨讀
清晨,大地剛披上朝霞,校園裏已經響起了琅琅的讀書聲。教室裏,走廊上,高高的籃球架下,五六個,兩三個,還有獨自一個的同學,在朗讀著,背誦著。他們有的捧著書本,認真朗讀;有的把書放到身後,抬起頭背誦著,一會兒,又拿起書看了一眼,繼續背下去。
11.早讀
早讀鈴一響,操場上頓時留下了一片寧靜。這時,隨便你走進哪間教室,迎接你的都是一派勤奮好學的景象:有的搖著身子高聲朗讀,有的皺著眉頭輕聲背誦;有的趴在桌上一個勁兒地抄寫,也有的側著腦袋默默地沉思;有的麵對麵地背外語單詞,也有的三五個湊在一起爭論一道難題;有的聚精會神地臨摹大楷帖,也有的興致勃勃地畫著畫……
12.自學
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自學任務。自學開始了,頓時,教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認真地看著課文。不一會兒,教室裏開始有了輕輕的讀書聲,起初還可以分辨出是誰讀書的聲音,後來隻聽見是一陣陣“嗡嗡”聲。幾分鍾過去,聲音漸漸消失,全班同學陷入了沉思。你看,同學們有的手中拿著鉛筆在書上加批注;有的手持鉛筆在認真地思考問題。小胖子梁崢雙眉緊鎖在思考著什麼。他一會拿起筆來寫,一會兒又看看課後的提示,一會兒嘴唇動幾下又閉上,一會兒又用焦急的目光望著講台前的胡老師,好像要一下子弄懂課文的內容。在他的左側,一個女同學手托下巴,另一隻手拿著書專心地看著,額上的頭發搭在眉毛前都快遮住眼睛了,可她毫不在意,仍在聚精會神地看著書後的問題。忽然,她放下書興奮地舉起手,胡老師看見後輕輕點點頭,示意讓她等等別的同學。
13.鑽研
後來,我又發了“上懂天文,下識地理”的癮,大部分興趣都轉到學地理上來了。一些同學勸我:“你將來又不學文科,花那麼多時間學地理幹啥?豈不太荒唐了嗎?”荒唐就荒唐吧,我實在不願做一個南北不分的地理盲。我刻苦鑽研,發現學地理應從學地圖開始。於是,《古往今來話地圖》、《給地球畫像》、《在地圖上旅行》……看了一本又一本。後來我又捧起了《我國地形》、《我國平原》,還有《南嶽衡山》、《美麗富饒的南海諸島》……這些書使我的地理知識極大地豐富了,更激發了我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的向往、熱愛。
14.交卷
鈴聲響了,再也沒有時間複查一遍了。我站起來,可眼光仍注視著試卷,那塗塗改改的字,頓時變幻成一個個小錘敲擊著我心頭。唉,有幾道難題,我一點也沒把握,甚至可以說是胡亂演算了一通。教室裏空蕩蕩的,隻剩下一二個人了。我沒有勇氣正視老師,手裏仿佛捏著一團火,疾步走向講台,將卷子一塞,轉身就走。
教室外圍著一群人,嘰嘰喳喳,議論紛紛。有的人歎息,有的人雀躍。我呢?趕緊走開,生怕有人拉住我。在廁所裏,我悄悄地打開書本,果然有幾道題錯了。凡是重點的地方,我都劃上橫線,而那幾道題,恰恰在我認為的“重點”之外。一陣心酸,我幾乎掉下眼淚。
15.地理課
“叮鈴鈴”,上課鈴響過之後,同學們快步走進教室。教室裏立刻響起了拿書聲、關鉛筆盒兒聲,裏麵還夾雜著同學們的說話聲。不一會兒,一位老師走了進來,個子矮矮的。放下手中的備課簿和教科書,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頭又向上抬了抬,一本正經地走到講台上。這一連串動作,我們看了都笑了。可他好像沒聽見,神態自若地翻開課本第一頁,便講了起來:“今天,我們講地球。”他聲音很響,卻有些沙啞。“地球就是TheEarth。”話音剛落,我們都呆了,隨後互相看著說:“老師‘開’起外國語來了。”老師看了看我們,停了一會兒,又繼續說下去了。他講課時,舉了好多例子,每每出現一個地理名詞,他便用英語單詞寫出來。一堂地理課上得充實、有趣。不知不覺地,響起了下課的鈴聲。
16.數學課
上課時,關老師並沒有直接先給我們講題,而是舉起一隻手對我們說:“這有幾根指頭?”“5——根。”“那好,你們再說一說,5根指頭有幾個指頭縫?”“5——個。”聽到這一連串奇怪的問話,同學們都禁不住議論紛紛。隻見關老師這才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線段說:“假設這是一根木頭,我把它鋸成五段就好比分成五份。那麼同學們,你們想一想,應該鋸幾下?”“4——下。”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頓時,我恍然大悟。“那好,你們自己重新做這道題。”我拿出筆,想了一下,很快就列下了算式。關老師在教室裏走了一圈,望著同學們那列出的算式,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關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認真。通過認真思考,你們不都做對了嗎?”這句話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底。
17.勞動課
一上課,老師首先說了一個謎語:
“有根不入地,有葉不開花,雖是家常菜,園裏不種它。”然後讓我們大家來猜一猜,嗬!這可真是別出心裁呀。同學們都冥思苦想起來,就連最聰明的張穎和閻鐵塔也皺起了眉頭。忽然範敬偉把手高高地舉了起來,老師叫了他,他說:“這個迷底是‘韭菜’!”可迎來的隻是同學們的笑聲。老師見我們猜不著,隻好把迷底告訴了我們說是“豆芽菜”。老師接著說:“豆芽營養很豐富,而且味美可口,你們想不想學會生豆芽菜呀?”我們齊聲說:“想!”李老師說:“生豆芽主要經過三個步驟。”老師說完後,問我們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幽默大師鄒稷說:“豆芽進入生芽期溫度要保持在多少度之間為好呢?”李老師耐心地說:“溫度要保持在19℃至23℃之間為好。”百靈鳥王豔華說:“李老師,每隔多長時間要給豆粒淋一次水呢?”李老師說:“每隔4小時要給豆粒淋一次溫水。5至6天後就可以生出豆芽了。”我們聽後,不住地點頭,表示學會了。隻有範敬偉坐在那裏,不吱聲,老師叫了他,他說:“生豆芽要注意什麼呢?”老師說:“生豆芽要注意的事情是,不要把容器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需要放到避光處,不要讓陽光透入,否則豆芽會變青。”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聲響了,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作業:每一組生一盆豆芽。同學們認為這節課上得很好。
18.考試之前
離畢業考試的時間在一天一天地縮短,我們和老師都有一種緊迫感。但也不覺得非常緊張。我們不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我們的學習是輕鬆愉快的。在語文課上,教室裏常有笑聲,這不是我們隨便笑,老師也沒有隨便逗我們笑。就說作文講評吧,老師舉一些同學們在作文中時常出現的錯例,像把“陶醉”寫成“陶酸”啦,把“買衣服”寫成“賣衣服”啦,有的同學把別的同學描寫成“渾身都長著毛毛,胡須也很長”啦,這能不引人發笑嗎?我們常在笑聲中學到不少東西。我們學課文,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們仿佛自己也成了課文中的人物了。背課文的時候,由於清楚地了解文章的脈絡,背起來不覺得困難。數學、英語跟語文相比,枯燥一些,但是我們看到自己好不容易做出的難題是正確的時候,說準了一兩句英語的時候,有多麼興奮啊!總之,我們的學習是既緊張,又愉快的。老師不占用我們的課餘時間,我們的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也都照樣上得很好。
19.補課
我接過本子,看到老師那信任的眼光,一下子增添了重寫的勇氣,我拿起筆沙沙地寫了起來。可是,寫了不到四十分鍾,筆停住了,再也寫不下去了。我一數,才寫了不到二百字。我想寫,但再也無話可說,隻得草草交了卷,坐在那裏等老師批評我。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夏老師看了後,用紅筆在我的本子上加了許多符號,我就照著上麵的符號,一遍又一遍地補充和修改。經過兩個小時的寫作,我寫成了四五百字的文章,把它端端正正地抄在作文本上。夏老師給我打了一個鮮紅的八十分。接著,他打開抽屜,裏麵整整齊齊地放著一疊書。他拿出一本《作文知識講座》和一本日記,在書的扉頁上寫上我的名字,在日記本上用秀麗的仿宋體寫了一段鼓勵我的話。我雙手接過來,眼眶濕潤了。
20.複習
隨著時光的流逝,一轉眼,期中考試來到了,我決心用優異的成績來洗刷上次的“恥辱”。臨考的前一天晚上,我準備早點躺下,養好精神,明天去考試,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想想歐陽棟、李萍他們,恐怕還在台燈下認真地複習吧?於是我一骨碌爬下床來又開始複習了。
“當當當”十一點鍾了。我看著看著,書上的字都模糊了,上下眼皮好像在打架,望望窗外星星在向我眨眼,仿佛鼓勵我認真複習。月亮將清幽的光照進屋來,仿佛在為我助興!使我忘記了這已是深夜……
21.喂雞
我端起雞食碗,它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的,眼巴巴地看著我,後來幹脆跳起來搶食了。我把碗放到地上,說:“你激動什麼,又沒有哪個來跟你搶!”它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頭紮進碗裏,飛快地啄了起來,它的習慣可真不好,邊吃邊刨,把雞食刨得滿地都是,讓人看著生氣。不過,望著那錦衣似的羽毛,想到它那機靈勁兒,卻也不打心裏喜歡起它來了。
過了一會兒,它吃飽了,滿意地扇扇翅膀,擺擺尾巴,邁著穩當的步子走開了。
22.看弟弟
在愉快的春節裏,我當了一天的“小保姆”,看阿姨家三周歲的孩子本暉。
本來,我以為看弟弟很容易,實際情況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孩子真不好帶,太頑皮了。踢皮球差點打翻熱水瓶,吃奶油蛋糕成了“白胡子小花臉”,學畫畫把紙片撒了滿地……他乘我不備,從床上爬到窗台上,雪白的床單上留下了幾個腳印。“危險!”我叫了起來。“味(危)鹽(險)!”他瞪大眼睛學我的樣。人著急,他卻逗樂,真奈何他不得。看弟弟也是不容易的。
23.英語課
五年級的時候,我是英語科代表。每逢星期二下午,我替老師上一節英語輔導課。同學們趁老師不在瞎起哄,我就在黑板上寫了幾行字:靜一靜!你們不服氣,是不是認為我不稱職?那請你們推選一位代表,來和我比一比,看誰讀生詞讀得又好又快。女同學是支持我的,上來的是男同學代表小牧。我翻開書,流利地朗讀下一課生詞,小牧卻眼巴巴地瞪著生詞直發愣,嘴巴也張不開,臉憋得通紅。起哄的男同學見他這副模樣,全都悄無聲息地拿起了書……以後,我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24.挖野菜
我開始挖菜了,左手提著籃子,右手拿著小鏟,彎著腰低著頭,仔細尋找,忽然,發現一束茂密的麥苗旁邊,長著一棵又大又嫩的野菜。它形似麵條,葉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亮光。我拿不準是不是麵條菜,便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這是牛舌草”。於是,我又去仔細尋找,正在尋找時,我的眼睛一亮,發現在離我一米多遠的地方,有一棵比較大的麵條菜。媽媽微笑著說:“小冰真行,你的這棵菜才是真正的麵條菜。”媽媽這麼一說,我趕緊放進籃子,彎腰尋找著、挖著,挖了一棵又一棵。
25.植樹
分完工,老師一聲令下,大家就熱火朝天地幹起來。我和小強按照事先用石灰粉畫好的圓圈兒開始掄鎬揮鍬。開始時還挺順利的,挖到一尺多深以後,就有點累了,也不怎麼好挖了。按要求應該是挖直徑80公分的圓桶形樹坑,坑壁要直上直下。可這時用鎬刨吧,鎬把擋著,鎬頭夠不著土;用鍬挖吧,坑直上直下,土又鏟不出來。怎麼辦?有了,用手往外掏!於是,我們就用手一捧一捧地往外掏土。樹坑終於挖好了,小蘭起來,把小樹苗放進坑裏,用雙手扶直扶穩,我和小強就開始填土了。你一鏟,我一鍬,填上一層土,再用腳用力地踩實一層,好讓小樹牢牢地紮根在泥土裏,不一會兒就把樹坑填滿了。接著我們輪番上去踩,踩得實實的。打水澆樹的同學來了,“嘩——,嘩——!”兩桶清清的水倒進了樹坑裏,慢慢地滲進了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