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概述
在所有藝術門類中,軍旅戲劇是與當時社會發展形勢配合得最為密切的一個門類,其在宣傳和教育方麵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甚至可以說,宣傳性與教育性已經成為軍旅戲劇的一個突出特色和顯著傳統。
中國當代軍旅話劇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江西中央蘇區的“紅色戲劇運動”。所謂“紅色戲劇運動”,主要是指在戰爭背景下形成的一種為了配合戰時需要的靈活的舞台藝術形式,以獨幕劇為主,所表現的也是當時的戰爭生活,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鼓舞官兵士氣。為了適應這一目的,戲劇的演出者與組織者們自然地要選擇為廣大官兵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可以說,“紅色戲劇運動”在蘇區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以及其後的長征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解放區的戲劇運動奠定了基礎。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重點闡述了兩個方麵的問題:其一是文藝的功用問題;其二是文藝的大眾化問題。就軍旅戲劇而言,在20世紀50年代直至其後很長的時間內,作家們都在有意識地實踐著《講話》精神,不但將藝術當作配合當前政治需要的工具,而且在藝術手法上也不斷嚐試發展,以適合不同時代觀眾的審美需要。軍旅話劇在思想性、時政性和藝術性的結合方麵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開創了一個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軍旅話劇時代,在中國當代話劇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曆史時期的更迭延伸,軍旅話劇在藝術上一直保持著勇於探索、銳意進取的姿態,表現手法和審美風格在不同時期亦有流變和創新。
無論思想內涵還是美學風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軍旅話劇都延續了解放區戲劇的傳統,其題材指向也更加集中表現共產黨領導下的戰爭與軍旅生活。新中國的成立為作家們的創作提供了較好的物質保障,各個軍區都成立了專業的文工團和話劇團,也有了專業的作家隊伍。他們實踐《講話》精神,深入生活,深入部隊,將正在發展中的人民軍隊與軍人生活作為主要表現對象。胡可的《戰鬥裏成長》、傅鐸的《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所雲平的《軍人的性格》(又名《在前進的道路上》)、陳其通的《萬水千山》、沈西蒙的《霓虹燈下的哨兵》等,無論是思想的開掘還是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在當時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並產生了強烈反響。這些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劇作家們對過去戰爭生活和當時軍隊生活的熟悉。這種對生活真實而細膩的表現和描摹也與當時社會的政治情緒與審美取向不謀而合,但是這種遇合並非是對當時政治生活的簡單反映。當然,按照現在的藝術標準來審視,也不難發現藝術上的缺欠。比如過分強調人物所處階級或所在團體的群體特征,而忽略了藝術形象所必須具備的豐富的性格特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劇作家對人性深度的挖掘。後來,隨著“左”傾思潮影響的不斷加深,這種創作上的缺陷日益嚴重。以先驗的觀念代替豐富的現實生活,以觀念的衝突代替戲劇的衝突,將豐富的現實生活簡單化,似乎成為這一時期軍旅話劇創作難以擺脫的集體症候。及至“文化大革命”時期,話劇舞台上幾乎是一片空白,寥寥幾部作品也無非是在舞台上直接演示政治觀念,甚至把劇中人物的對白變成了政治口號,所謂藝術上的創造,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80年代戲劇”是以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撥拉開序幕的,作為這一時期開山之作的《於無聲處》以及其後的一批劇作,都是以特定時期政治情緒或政治情感的表達為特征的。因而,這一時期戲劇的短暫繁榮仍然無法直指戲劇藝術本身。直到80年代中後期,戲劇界發起了“戲劇觀”的討論,伴隨著藝術家們的探索與實踐,一批具有探索意義的話劇應運而生。傳統的現實主義話劇創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鑒了新的藝術表現手法,這大大豐富了戲劇藝術的表現力並使戲劇藝術出現了繁榮發展的局麵。但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電視藝術的普及,進劇場看戲不再是人們主要的娛樂方式,戲劇觀眾嚴重流失。因此,盡管戲劇界內部“戲劇觀”的爭鳴搞得轟轟烈烈,“探索戲劇”也演得紅紅火火,卻很難像五六十年代的戲劇那樣在社會上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們也不再把“大眾化”當作藝術上的必然追求,戲劇演出越來越成為小圈子內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