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題材而言,“前17年”的軍旅話劇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內容:
1.革命戰爭生活的史詩呈現
對於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來說,戰爭生活並不遙遠,這些作家本身就是從戰爭中走來,剛剛脫去昨日的征塵。對於戰爭生活,他們有著豐富的積累、鮮活的感受,所表現的戰爭生活也比後輩戲劇藝術家們要更為真切、自然。胡可的《戰鬥裏成長》、《英雄的陣地》和《戰線南移》都是得益於他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對這支部隊的熟悉和了解。陳其通的《萬水千山》同樣時間跨度大、表現內容豐富,但與《戰鬥裏成長》所不同的是,它的戲劇線索更為複雜,所表現的社會生活也更為廣闊,這是作者試圖以史詩的方式表現長征的一次嚐試。《井岡山》也是陳其通創作的具有史詩風格的話劇,表現了我黨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過程,表現了革命的艱難以及革命黨人的膽識與氣魄。與以上兩劇或側重於表現革命戰爭的恢弘史詩,或側重於表現農民軍人的成長曆程所不同,傅鐸的《衝破黎明前的黑暗》表現的是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深情。
2.軍隊問題與矛盾的深刻揭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也麵臨著由戰爭到和平環境的轉折。在這一重大的轉折麵前,必然會存在許多新問題,出現許多新矛盾。《軍人的性格》與《霓虹燈下的哨兵》就是在當時具有代表意義的兩部重要作品。前者表現了我軍在前進道路上所必然遇到的各種問題,而後者所表現的則是一群經過了長期戰爭生活的軍人們在進城後如何對待部隊革命傳統的問題。
所雲平的《軍人的性格》(又名《在前進的道路上》,1956年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首演),所揭示的主題頗具前瞻性,即使現在看來,也仍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劇作主要以一群參加過長征、後來又從抗美援朝前線抽調到軍事學院學習的高級幹部為主要表現對象,真實地展示了他們在新的生活轉折點上的困惑、痛苦與焦灼。20世紀90年代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演出後獲得了很好社會反響的《虎踞鍾山》,從題材的選擇到戲劇結構的編排,甚至某些人物的設置上,都可見同《軍人的性格》一脈相承的風格。所雲平與白文合作的《我是一個兵》,也是表現和平時期軍營生活的一部優秀之作。全劇圍繞一對相貌相似但性格迥異的孿生兄弟在部隊成長的經曆結構戲劇矛盾,並緊緊抓住兄弟二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讓人物在行動中顯示出其獨特的個性。全劇充滿了輕鬆、活潑的喜劇特色,而劇作家所要完成的對美的頌揚和對落後的勸誡便在充滿詼諧的笑聲中得以實現。與《軍人的性格》一劇相比,沈西蒙等人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更多地將藝術視角指向進城之後的軍人們在思想與情感上所發生的變化,並以此提出了部隊如何在新的形勢下保持革命傳統的問題。
從藝術上來看,“前17年”的軍旅話劇也有著其明顯的特色:
1.現實主義戲劇藝術手法與浪漫主義激情的結合
現實主義戲劇藝術手法與浪漫主義激情的結合熔鑄出中國當代軍旅話劇獨特的美學風格。“浪漫主義激情”是當時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情感,作家們在這種情感的激勵下,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挖掘與張揚我們民族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豪情,表現出一種堅信革命必然勝利的昂揚鬥誌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因而洋溢於他們作品中更多的是一種慷慨赴死的激情、獻身於理想與信念的虔誠與聖潔,革命者之間的坦誠與信賴的素樸情感——這一切構成了中國當代軍旅話劇的總體風格基調:凝重大氣、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