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電影(4)(3 / 3)

同時,這些軍旅題材影片更以智慧的敘事方式彌合了時代急遽變動所產生的曆史與思想的裂痕,像其中的傳奇敘事模式、家庭敘事模式、大團圓情境、偶像式的人物都熨帖與迎合了大眾百姓的想像與認同。巨大的時代落差、血與火的戰爭、天翻地覆的思想改造都在這些令人熟悉的敘事方式和話語情境中,以明朗樸素的基調喻示了苦難的永遠結束和人們從此將被帶人溫暖幸福、充滿激情與歸宿感的新時代。

從文化意義上來講,“前17年”軍旅題材影片不僅使意識形態得以迅速傳播,它們單純、明朗、和諧的藝術風格更在中國電影銀幕上樹立了一種經典的電影類型規範。它的敘事樣態、內涵表述不僅在“前17年”軍旅題材影片中獨領風騷,更影響深遠,成為中國主旋律電影創作的重要模式。

第三節80年代(1976—1989)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國曆史上的非常時期,在這10年中文藝遭到空前浩劫,或者呈畸形發展的狀態,電影更成為“重災區”。1966年2月,江青、林彪拋出了《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以此為標準“看電影、找黑線”,全盤否定了“前17年”的電影創作。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相當長的時期內,全國人民所能看到的電影隻有三部:《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這之後“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麵人物;在正麵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又成為文藝創作必須奉行的原則。“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電影創作先是集中於“樣板戲”電影,“八億人民看八個樣板戲”,1973年才又開始故事片創作。但在“三突出”原則的支配下,影片多表現出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的傾向。而其中的軍旅題材影片像重拍片《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平原遊擊隊》等也由於“三突出”原則的指導而顯得虛假、缺乏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四人幫’時期重拍的彩色片總體質量遠遠不如過去的黑白片。”

1974年以後出現了兩部比較好的影片《海霞》和《閃閃的紅星》。它們都是根據軍旅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前者改編自黎汝清的小說《海島女民兵》,後者改編自李心田的同名小說。影片《海霞》突破了“三突出”原則,塑造了多位生動的女民兵形象,並且在視覺造型上也顯出一定的追求與特色。然而影片卻招致“四人幫”查封,實際上圍繞影片的藝術問題,展開的是一場複雜的政治鬥爭。影片《閃閃的紅星》具有一定的“轟動效應”,雖然也帶有“三突出”的痕跡,但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影片場景情景交融,在當時的情況下,這部影片成為“難得的既有教育意義又有審美價值的優秀影片。”

80年代是一個文化觸角的探索異常敏銳、並且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有所開拓的時期。這一時期文學題材從主題到表現內容都開始“衝破禁忌”,一些曾被塵封的“不合規範”的作品也相繼浮出曆史的地表。而形式上的銳意求新更使一批作品異峰突起,顯現出有棱有角的先鋒姿態。文學脈絡在80年代經過短暫的“傷痕”與“反思”之後,基本上穩定於“尋根文學”與“現代派”的律動之中,文學大潮的波瀾壯闊不可避免地滲透、帶動與影響其他藝術思維觀念的更新。其中同為敘事藝術的電影,在80年代也強烈地表現出在主題、內容及形式上的突破與更新。而軍旅題材影片也呈現出與“前17年”經典戰爭片不同的觀念嬗遞、形式特質及文化訴求。

而如果把這一時期的軍旅文學與同時期的電影藝術相連,則應該看到,與“前17年”兩種藝術形式藤蔓纏繞、密切相連的“合作關係”發生了極大變化。80年代湧現出大量的原創性的電影劇本,而且軍旅題材的電影作品也與軍旅題材的文學作品一樣,不再是唯一的“熱門”,它開始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