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突發事件防護常識(下)
氣象災害防護常識
氣象災害是發生頻率較高、影響大、危害嚴重的一種自然災害。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如能及時采取防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減輕危害。
一、龍卷風
1.什麼是龍卷風
龍卷風是從強對流積雨雲中伸向地麵的小範圍強烈旋風。它的上端與積雨雲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麵或水麵,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龍卷風出現時,往往有一個或數個如同“象鼻子”樣的漏鬥狀雲柱從雲底向下伸展,同時伴有狂風暴雨、雷電或冰雹。龍卷風經過水麵,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雲相接,俗稱“龍吸水”;龍卷風經過陸地、常會卷倒房屋,吹折電杆,甚至把人、畜和雜物吸卷到空中,帶往它處。
2.龍卷風的特點
(1)龍卷風常在夏季的雷雨天氣時發生,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
(2)龍卷風的襲擊範圍小,其直徑一般在十幾米到數百米之間。
(3)龍卷風的持續時間短。龍卷風的持續時間往往隻有幾分鍾到幾十分鍾,最多不超過一小時。
(4)龍卷風出現的隨機性大,僅僅靠常規的氣象監測手段很難預報。
(5)龍卷風的風力特別大。破壞力極強。在龍卷風中心附近的風速可達100—200米/秒。龍卷風經過的地方,常會發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築物等現象,有時會把人吸走。
3.遇到龍卷風怎麼辦
(1)在家時,務必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牆壁,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牆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
(2)躲避龍卷風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在電杆倒、房屋塌的緊急情況下,應及時切斷電源。以防止電擊人體或引起火災。
(4)在野外遇龍卷風時,應迅速向龍卷風前進的相反方向或垂直方向逃離,伏於低窪地麵,但要遠離大樹、電杆,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
(5)汽車外出遇到龍卷風時,千萬不能開車躲避,也不要在汽車中躲避,因為汽車對龍卷風幾乎沒有防禦能力,應立即離開汽車,到低窪地躲避。
二、雷電
1.雷電是怎麼回事
雷電是大氣中的一種放電現象。雷雨雲在形成過程中,部分積聚起正電荷,另一部分積聚起負電荷,當這些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產生放電現象。這種現象有的是在雲層與雲層之間進行,有的是在雲層與大地之間進行。這兩種放電現象俗稱打雷,它會破壞建築物、電氣設備,傷害人畜。這種放電時間短促,一般約50—100微秒,但電流異常強大,能達到數萬安培到數十萬安培。放電時產生強烈的光,這就是閃電。閃電時,將釋放出大量熱能,瞬間能使局部空氣溫度升高1萬—2萬℃,空氣的壓強可達70個大氣壓,這樣大的能量,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往往會造成火災和人畜的傷亡。
2.雷電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電產生強大電流,瞬間通過物體時產生高溫,引起燃燒、熔化;觸及人畜時,會造成人畜傷亡。
(2)雷擊爆炸作用和靜電作用能引起樹林、電杆、房屋等物體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電時能產生數萬度高溫空氣急劇膨脹擴散,產生衝擊波,具有一定的破壞力。
(4)雷電流在周圍空間形成強大的電磁場。電磁感應能使導體的開口處產生火花放電,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會引起爆炸或燃燒。
(5)各種電力線、電話線、廣播線由於雷擊產生高壓,致使電器設備損壞。
3.怎樣預防雷擊
(1)在空曠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為尖端,也就是說,要盡量降低自身高度,不應該把鐵鍬、鋤頭、傘等帶有金屬的物體扛在肩上高過頭頂。
(2)在市郊地區,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也可躲進有金屬車身的汽車內。
(3)在稠密樹林中,最好找一塊林中空地,雙腳並攏蹲下;在大樹下躲雷雨是極不安全的。此外,不要在高樓煙囪下、地勢高的山丘處停留,以防不測。
(4)在山間旅遊,如路遇山洞也可進入避雷。
(5)打雷時,最好不要到湖泊、江河,海灘等處釣魚和劃船,也不要去遊泳。
(6)打雷時,在平坦的開闊地帶,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駕駛摩托車或開拖拉機。
(7)打雷時,在室內相對比較安全,但要緊閉門窗,防止危險的側擊雷和球形閃電侵入。
(8)打雷時,千萬不能接打電話,防止自己的耳朵永遠聽不到聲音。
4.怎樣搶救被雷擊傷的人員
受雷擊而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並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並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髒停跳,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髒按壓,並及時送往醫院急救。
三、濃霧
1.濃霧危害
霧天大都出現在冬季,當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時,習慣上稱為大霧或濃霧。大霧天氣給城市交通運輸帶來嚴重影響,由於能見度差,路麵濕滑,容易引發撞車、撞人的事故。
2.霧災時的防護措施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對人體有害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