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盡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煉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要看清來往車輛。
(4)騎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後;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5)霧中駕車時,應打開防霧燈,與前車保持足夠的製動距離,保持慢速行駛。在霧中停車,最好駛到道路以外。
四、暴雨
1.暴雨的危害
暴雨是指一定時間內強度很大的雨。如果1小時降雨在16毫米以上,或者12小時降雨在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時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稱暴雨。暴雨,特別是大範圍持續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會引起嚴重的洪澇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2.雨危害的防護措施
(1)地勢低窪的居民住宅區,可因地製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牆、大門口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3)底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
(4)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準隨意傾倒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淤塞。
五、熱帶氣旋
1.熱帶氣旋危害
熱帶氣旋是發生於熱帶和副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旋渦。它像小孩玩的陀螺一樣,邊走邊轉,是氣象災害中破壞力最大的災害之一。其災害主要由狂風、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2.熱帶氣旋的名稱和等級標準對熱帶氣旋,我國現采用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的名稱和等級標準,具體為:
(1)熱帶低壓: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6—7級(風速108—171米/秒)。
(2)熱帶風暴: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8—9級(風速172—244米/秒)。
(3)強熱帶風暴: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10—11級(風速245—326米/秒)。
(4)台風: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大於12級(風速大於527米/秒)。
2000年起,我國采用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批準的新熱帶氣旋命名係統進行命名。該套命名係統共由5組140個名字組成,循環使用。其中龍王(Longwang)、悟空(Wukong)、玉免(Yutu)、海燕(Halyan)、風神(FenSshen)、海神(Haishen),杜鵑(DuJuan)、電母(Dianmu)、海馬(Haima)、海棠(Haitang)等是由我國提供的。
3.如何預防台風的破壞
(1)氣象台發出台風警報後,不要到台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或到海灘遊泳,更不要駕船出海;外出的人應盡快回家。
(2)住在大廈裏的居民,應關好窗戶,收掉陽台上的東西(花盆、曬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物體。
(3)市民應留意媒體播放、刊載的台風消息,並采取預防措施。
(4)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5)船隻應及時駛入避風港。
(6)台風襲來時,切勿靠近窗戶。以免被強風吹破的窗玻璃片弄傷。
六、高溫
高溫災害主要是氣溫太高而引起人員、動植物不能適應的現象。
1.高溫標準
空氣溫度達到或超過35℃以上時稱為高溫,達到或超過37℃以上時稱酷暑,連續高溫酷暑會使人體不能適應而影響生理、心理,甚至引發疾病或死亡。
2.高溫災害的防禦
(1)安裝空調、電扇,以改善室內悶熱環境。但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以防止產生頭疼頭昏等所謂“空調病”。電扇不能直接對著頭部或身體的某一部位長時間吹,以防身體局部受寒。
(2)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以防寒氣侵入肌膚而患病。應先擦幹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3)汽車駕駛員要趁夜間氣溫低時休息好,保證睡眠時間,以防因疲勞引發交通事故。
(4)高溫天氣宜吃鹹食,多飲涼茶、綠豆湯等,以補充出汗失去的水分鹽分。
(5)適量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人體的耐熱功能,提高適應高溫環境的能力。
核、化學、生物武器防護常識
一、核武器及其防護
1.什麼叫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瞬間放出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等統稱為核武器。
2.核武器有哪些傷害作用
(1)光輻射:可通過灼傷皮膚、眼睛,燒傷呼吸道,引起大麵積火災等造成傷害。
(2)衝擊波:可通過對內髒的擠壓,對物體的拋擲、撞擊造成殺傷作用。
(3)早期核輻射:可以像X光那樣穿透人體殺死細胞,嚴重時引起放射性病。
(4)核電磁脈衝:可對電子設備造成幹擾與破壞,對人員無殺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