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放射性沾染:可通過放射性射線傷害人體細胞。

3.對核武器的防護

由於核武器襲擊範圍廣、殺傷破壞因素多、防護措施複雜,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進行有效的防護。

(1)遭受核武器襲擊前的準備:

準備好簡易防護器材和生活必需用品,如口罩、毛巾、雨衣等。

熟悉就近民防工事的位置、路線等,了解緊急疏散撤離方案。

(2)遭受核武器襲擊時的防護:

聽到警報後,家庭人員應迅速拉斷電閘,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關好門窗,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迅速有序地進入指定的民防工事。

來不及進入民防工事的人員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防護。

(3)遭受核武器襲擊後的行動

服用預防藥物。

及時撤離沾染區。

集中處理受染服裝。

對人員和物品進行洗消。

二、化學武器及其防護

1.什麼叫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是指在戰爭中用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有生力量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如裝有毒劑的炮彈、炸彈、導彈以及飛機布灑器等。

2.對化學武器的防護

(1)迅速進入民防工事,不要隨意進出或走動。

(2)來不及進入民防工事的人員,采取個人防護並撤離染毒區。

(3)對中毒人員及時進行搶救

毒劑種類、毒劑名稱、主要中毒症狀、防護急救方、神經性毒劑、沙林、梭曼、維埃克斯、瞳孔縮小、流淚出汗、呼吸困難、頭痛肌顫、全身痙攣死亡、穿戴防毒衣和防毒麵具;使用解磷針或阿托品等進行急救。必要時輔以人工呼吸。

窒息性毒劑、光氣、咳嗽、呼吸困難、氣喘咳粉紅色泡沫痰、皮膚發紫、窒息、佩戴防毒麵具;撤離毒區,吸氧、保暖並保持安靜、糜爛性毒劑、芥子氣、路易氏氣、皮膚紅腫、起泡、潰爛、眼結膜發炎、胸悶穿戴防毒衣和防毒麵具;用2%小蘇打水洗眼睛、皮膚消毒、失能性毒劑、畢茲、瞳孔散大、行動不穩、有幻覺、精神失常、佩戴防毒麵具;急救可肌肉注射加蘭他敏等、全身中毒性毒劑、氫氰酸、氯化氰、口舌麻木、頭痛、呼吸困難、皮膚潮紅、瞳孔散大、強烈抽筋死亡、佩戴防毒麵具;吸入亞硝酸異戊酯進行急救。

三、生物武器及其防護

1.什麼叫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生物戰劑是用以殺傷人、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質的總稱。

2.生物武器傷害人員途徑

(1)接觸:生物戰劑直接侵入人體皮膚、粘膜、傷口等而致病。

(2)誤食:食用被生物戰劑汙染的水、食物等而致病。

(3)昆蟲叮咬:被帶有生物戰劑的昆蟲叮咬而致病。

(4)吸入:生物戰劑汙染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而感染致病。

3.對生物武器的防護

(1)接種免疫疫苗。

(2)采取個人防護措施。

(3)隔離染病人員。

(4)做好滅菌消毒工作。

(5)做好殺蟲、滅鼠等消滅傳染媒介的工作。

為了在遭遇災難時能進行有效的自救、互救,每個家庭都應備有一隻急救箱(包),其中配備一些必需的急救用品。一旦發生意外災情,隻須打開家庭急救箱(包),便能基本滿足自救、互救的需要。

4.常用應急藥品

(1)外用藥:紅藥水、碘酒、火燙藥膏、眼藥水、消炎粉。

(2)內服藥:退熱片、保心丸、止痛片、止瀉藥、抗生素。

(3)醫用材料:三角巾、止血帶、繃帶、膠布、體溫計、剪刀、酒精棉球。

5.食品

(1)幹糧:麵包、餅幹、方便麵等(定期更換)。

(2)飲用水:瓶裝,定期更換。

(3)罐裝食品。

6.急救器具

(1)逃生繩、氧氣袋、收音機。

(2)錘子、鉗子、家用滅火器。

(3)手電筒學生自我防護常識

1.回家之前準備好開門的鑰匙,不要站在門口才來找鑰匙。

2.平常在身上一定要備有各金額的零錢。

3.發生不幸時,一定要鎮定,記得對方的特征。

4.皮夾內放有自己的名字及親友名字、電話的小卡片(作用應該是假如出車禍之類的,能聯係你的家人)。

5.開兩個以上的銀行戶頭。

6.如發生不幸,不能和歹徒徒手搏鬥。

7.晚上出門盡量用件外套,將皮包套住,避免被搶劫。

8.打車時,注意其他座位,以防藏有他人。

9.到公共場所喝東西,如果沒有喝完就去衛生間或打電話,回來最好不要再喝,以免中間下藥。

10.晚歸時,應走燈光明亮的街道,以便掌握路況;上樓時,先按門鈴,請家人下樓接你,以免歹徒躲在樓梯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