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花落到哪位同學手裏,她(他)就要高高興興地從座位上走到講台前,按規定表演一個自己最拿手的“節目”(或在事先準備好的小箱裏揀出一張寫好字的紙條,如“請你唱一支歌”“請你跳舞”“表演一段繞口令”,並按紙條上規定的要求去做;或到主持人那裏抽個簽,按簽上的要求表演一個節目。表演者也可以任意指定一個人接著表演一個他所規定的節目)。
(5)鼓聲一陣兒緊,一陣兒鬆,花兒一會兒傳得快,一會兒傳得慢。鼓聲停止,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要重複上述動作。
(6)如果鼓聲停止時,花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手心手背或其他方式決定負者。
全班一起愉快地玩這個遊戲。
7.班主任結束語。
班主任:當我們騎車上學時,當我們在教室上課時,當我們看足球比賽時,總少不了它的身影。沒有它,我們將麵臨混亂的交通,吵鬧的課堂,無序的比賽……它就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矩是萬萬不能的。規矩是馬路上的紅綠燈,指引我們各行其道,是我們手中的號碼牌,讓我們明確自己的位置;規矩是我們心中的一杆秤,規範著我們行為的尺度。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我們才能融入社會,但超越規矩,迎接我們的會是無限廣闊的世界。
活動反思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能稱缺乏自製的人為自由的人。”的確,失去了約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與紀律是必須共存的,沒有了紀律,又何談自由?
打個比方,自由與紀律間的關係就如同火車和鐵軌間的關係一樣。火車雖被鐵軌束縛著,但仍然可以奔馳四方,可如果火車失去兩根鐵軌的約束,出軌了,它就隻能是廢鐵一堆。由此引申,人人都渴望享有自由,但如果離開紀律,世界將陷入無序,變得一片混亂。
美國有位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些人分為兩組進行訓練。一組由自己自由訓練,另一組由教官嚴格訓練。結果是受到嚴格訓練的那一組效果好得多,他們雖然付出得多,但得到的也多。學生入校後,學校先後公布了《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等條例,這時,有些同學不願意了,他們認為這些條例讓他們失去了自由。但這些同學有沒有想過:這些條例就如兩根鐵軌,帶領我們走向光輝的明天。的確,自由是可貴的,但紀律更是必不可少的。作家斯賓諾莎說得好:“愛好自由是人的天性,但往往過度而陷入放縱。”今天,我們每個公民都享有自由,但是,在享有自由的同時,也要用責任、道義,更要用紀律來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即常規紀律,即要求每個成員都應遵守用來約束自己行為的規則、條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證。對人的教育來說更是如此。一個人初入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先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樣才能為專心學習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學校通常在開學初期都要用大量時間狠抓學生常規,可見,隻有有了規矩,有了方圓,才可言其他,諸如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等;才能夠保證孩子們會有所進步。抓好常規訓練是實施班級管理的首要前提。 附:
綜合練習
一、填空題
1.()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人隨時都處在溝通之中。
2.在溝通時,應該認真地傾聽他人的講話,這是溝通()的一項原則。
3.一個隻要不是情操低下、行為卑劣兼酒囊飯袋,那就無論其能力大小,各種條件好壞,都應有充分的()而不應自感低人一等。
4.()也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重要的語言技巧。
5.課堂是教學的重要場合,遵守課堂()是對所有學生的起碼要求。
6.學生時代,是人生最寶貴的時代;(),是人生最寶貴的人際關係。
7.與同學說話要態度()、();要語調平和,不可裝腔作勢。
二、問答題
1.和諧相處的特點是什麼?
2.尊重老師的禮儀有哪些?
3.同學相處的禮儀有哪些?
4.保持形象的技巧是什麼?
5.消除嫉妒的技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