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品《看他們》。

(三個學生平時學習馬虎,紀律鬆懈,經常尋釁滋事。三個人上台)

一個說:我們幾個的作業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另一個說:我們幾個的課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

第三個說:我們看誰不顧眼,就修理他。

一天,他們醉醺醺地來到某學校找一位女同學。此時正值上課時間,大門緊閉。一個說:“門關了,我們走後門。”他們繞到學校後門,見後門關著。另一個說:“門上鎖了,砸開它。”一人用石頭砸壞門鎖,並到該女同學教室門口大喊女生名字,說一些髒話,嚴重擾亂了課堂秩序。老師出來勸阻,他們非但不聽,還辱罵老師“多管閑事”,有一個竟推搡老師,正在不可開交時,門衛趕來了……

(學生討論略)

班主任:感謝這幾位同學的表演,事情的結果如何呢?請看大屏幕。

大屏幕顯示下列文字:

民警在審理此案中,幾個學生為自己辯護:(1)自己是第一次做這種事。(2)自己不懂這種做法是違法的。(3)酒後自己控製不住自己。公安機關的最後處理結果為:比較嚴重推搡老師的學生拘留7日,罰款150元;帶頭搗亂砸壞門鎖的學生拘留3日、罰款150元;隨從的學生給予警告處分。

班主任:他們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製裁,我們為之惋惜,這一事件值得我們在座的同學深思。

5.演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國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邱少雲所在部隊潛伏在前沿陣地裏,準備打一場伏擊戰。我軍炮火綿綿不斷地把敵人的碉堡炸掉,敵人隻能動用飛機使用燃燒彈。燃燒彈燒著了邱少雲旁邊的稻草,熊熊烈火立即點著了邱少雲的衣服。當時他隻要脫掉衣服,就地打幾個滾,就可以把火撲滅。可是邱少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也沒有挪動一下,這就保證了戰鬥的勝利。

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嚴守規矩嚴格紀律的人大有人在。軍紀嚴明的嶽家軍,之所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靠的就是軍紀嚴明。一次嶽雲違抗軍令,私自帶兵出戰,差點令嶽家軍全軍覆沒。嶽飛不顧父子之情,要殺嶽雲,經眾將勸解,才免除死罪,但還是打了一百殺威棍。三國時候,曹操之所以強大,也是靠軍紀嚴明。他定了不能騷擾民居、不能讓戰馬踏入良田的規矩,違者以死罪論處。一次他帶兵出征,不料座騎受了驚嚇,踩倒了一片麥苗,為嚴明軍紀,他主劍拔出佩劍,準備自裁,經受人勸解,最後仍以割發代替死罪。可見,沒有規矩是不行的,沒有規矩就成不了方圓。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裏,在我們的同學中,也存在著許多不守規矩的現象。有的成了電遊迷;有的上課講小話;有的打架罵娘,他們明明知道這是違反紀律的行為,可他們還是照樣做。這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而且也嚴重損害了學校的形象。

當然,光有規矩不認真執行也是不行的。如果邱少雲叔叔不執行規矩,不遵守紀律,隻顧自己的生命,那麼後果可想而知,這場戰役肯定會失敗。所以,我們一定要製規製矩,嚴格執行規矩,爭做遵守規矩的模範。

6.遊戲——擊鼓傳花。

班主任:你們玩過擊鼓傳花的遊戲嗎?哪位同學願意帶著全班同學玩一會兒?

玩過l~2輪後,教師要求暫停一下。

班主任:為什麼我們玩的時候會發生“混亂”?怎樣才能使這個遊戲玩得更有序、更有意義?

玩之前沒有製定或宣布該遊戲的規則。要使這個遊戲玩得更有序更有意思(意義)就必須先製定遊戲規則。全班討論該遊戲規則。班主任歸納擊鼓傳花的遊戲規則,大屏幕顯示。

(l)由一人擊鼓,擊鼓人要背對眾人,以示公正。

(2)隨著鼓聲“咚,咚,咚……”敲響,擊鼓傳花的遊戲開始,花要從第一個同學手裏傳遞到鄰近的同學手裏,鄰近的同學接過花後順手再遞給旁邊的同學,花要隨著鼓聲依次不斷地往下傳。

(3)鼓聲猛地一停,傳花的動作隨之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