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個代表著婉約的名字,照耀了千古流年。她的才華,讓眾人仰望,心生羨慕,她的柔情,讓須眉汗顏,心生憐惜。

手捧一份馨香,用心地去誦讀李清照的詞,驀然間,你就會發覺,那些朗朗上口的詞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絕美的意象,優美的詞句,還有情,那是清照的情。我們要讀的,不隻是詞,還有她的情,她的心。

誦讀李清照的詞,我總是會覺得有一種婉約和典雅淡淡的浮上心間。清照的詞,字句簡單,但卻不失意蘊。那些原本單一的文字就在她的生花妙筆之下,似是有了靈魂,有了生命。那句句多情,字字有意的詩詞,宛如在水一方的佳人,讓我們迷戀、傾倒。即便是細心雕琢,卻也從來不留痕跡。清照的詞,仿佛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寫在水上。中國文壇千百年來,也隻有她,有著這樣的情懷與才華。

那詞中的每一個字,甚至是每一個標點,都來自於她的真情實意。我們不能隻望見了花開的美麗,卻忘記了輕嗅那風中的花香,以至於是花魂中那勃勃的生命力。在李清照的絕妙華章之後,藏著她的那顆詩情畫意的玲瓏心,細細地感受著詩詞之心,我們也會看到一種女子的柔情與溫婉。李清照用心用情趣撰寫的詞,值得我們用人生去讀,用靈魂去讀,用真情去讀。

作為出生在封建社會官宦人家的女子,李清照不像其他那些大家閨秀一般,把自己封閉在閨房之中消磨韶華,而是把她那敏感的觸覺伸向了社會,伸向了外界。她用自己敏悅細心的觀察和詩意般的心,抒寫著世間的一切。她愛花,愛人,愛國,愛家,她並沒有把自己局限在兒女情長裏,因為在那國破家亡的時候,她亦曾用自己文墨抒發著心中的憤慨。這不僅僅是當時封建社會和狹隘的生活裏的一般女子所沒有的,就是在當代,在今天,也同樣有著非凡的積極的意義,讓人敬佩,讓人折服。

縱觀李清照的文學作品,總的來說,大多是抒寫人生的歡樂、悲苦和理想的。從這首首的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才華、有思想、有情感的女子,是怎樣被禁錮在寂寞深閨裏的;我們看到了一個曾經明朗歡快的少女,怎樣被歲月磨難成了一位孤苦落魄,多愁善感的人的;我們亦看到了一個曾經有著幸福家庭,有著父母寵愛,丈夫體貼的女子,最後顛沛流離,在寂寞與愁苦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的。

情的徜徉,風的不舍,手捧詩詞,展開了全部的敬仰。

李清照,一個懂詩詞,愛金石,善書畫,曉音律的絕世才女,用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將自己的美好與哀愁浸潤在了文字之中。綿延不斷的愁苦,獨立於世的清照,衣袂飄飄,就這樣婉約的站在那些長短不一的詩句上。

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群詞人之中的。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轉化為淒清的悲劇之美,這美,襯托著她的詞,伴隨著她的心。

今夜,麵拂清風,我們在這喧囂的塵世中,凝心靜坐,將李清照那一句句絕美的詩魂,揉進我們的心靈裏。

手捧《漱玉詞》,掩卷,卻難平心中的思潮。

窗外,秋雨淅淅瀝瀝,秋風蕭蕭瑟瑟。

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煙雨朦朧的年代,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多情婉約的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