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方繪畫史8
八、雕塑
雕塑
是“造型藝術”的一個種類,以各種可塑(如粘土)、可雕、可刻之材料(如金屬、石、木等)表現藝術家一定的創造意圖,創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深度、空間形式的藝術作品,一般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型。圓雕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麵欣賞,完全立體的雕塑(如肖像雕塑,群雕立像等)。浮雕指依附於一定背景,在平麵上凸起的形象,根據表麵凸出一的厚度不同可分為淺浮雕和高浮雕,也有二者結合的形式。透雕界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一種雕塑,在浮雕的基礎上樓空其背景部分,有單麵雕與雙麵雕之分。
裝飾性雕塑
泛指經過雕塑家對形體做一定的誇張、變形使其具有一定裝飾意味的圓雕、浮雕和透雕。
紀念性雕塑
指以紀念曆史人物或重大曆史事件為題材的雕塑,一般安置在特定的環境或紀念性建築物以及紀念場館的綜合體中。具有莊嚴、永久的特征。
架上雕塑
指較室外雕塑小型的雕塑(包括圓雕、浮雕、裝飾性、藝術探索性雕塑),多指在室內陳列或展覽以及美化生活用品的雕塑。
室外雕塑
指各類安放在室外的紀念性、裝飾性及園林雕塑(如紀念碑主體雕塑、廣場雕塑、附著在建築物上的浮雕等)。
雕刻
特指以各種硬質材料、用不同的雕刻手段(如鑿、刻、磨等)製作出來的雕刻作品,如木雕、石雕、鑄銅。
木雕、指以各類不同材質的木頭、木板為材料,雕鑿出來的雕塑作品(包括圓雕、浮雕)。
石雕,指以各類不同石質的石頭為材料所雕鑿出來的雕塑(常用的石頭有花鋼岩、漢白玉、大理石等)。
青銅雕塑,指依據雕塑家作品模型,以青銅為材料澆鑄完成的作品。
不鏽鋼雕塑,是應用於雕塑的一種新材料。不鏽鋼板材依據雕塑原作分塊敲出形狀,焊接、磨光完成。這種材料適合表現裝飾性強或較為抽象的形體。表麵金屬感強。
白水泥雕塑
是城市雕塑中廣泛應用的材料,依據雕塑家作品翻製的陰模、以水泥材料澆鑄而成。有造價低,工期短的優點。
泥塑
雕塑家通常在創作城市雕塑和各類硬質材料雕塑前,用泥來塑造原形。再根據泥塑所翻製的模型完成銅像、石刻等。泥塑最適合表現雕塑家的創作意圖。
初學者應首先學會使用泥巴。泥的優點是靈活、運用自如、可做反複修改。故對初學者來說學習運用泥巴是其它材料無法代替的,是掌握雕塑技法的基礎。
雕塑工作室
視雕塑規模的大小應有與之相適應空間的工作場地。工作室要有良好的光線,最好有側上方投射到雕塑上的光線,能在不同角度使作者視覺得以觀察雕塑的整體。雕塑轉台,依據雕塑大小準備大小不一的工作轉台,轉台用裝有滾珠的軸承製作。使雕塑家可隨意轉動雕塑作品,從各個角度塑造作品。
泥塑工具
塑造的最好工具除了雕塑家的手之外,也須準備各種不同形狀、大小的雕塑刀、木錘、刮刀、噴水壺和塑料布。木錘用於敲緊大泥,刮刀削去多餘的泥巴,塑料布和噴水壺則用於防止泥土幹裂和不做雕塑時保護粘土濕度用。泥最好選擇有彈性、含沙量少、捏在手中有彈性而不粘乎的膠泥。
小稿
小稿較大型雕塑容易改動,雕塑家多先將自己的創作意圖用小稿表現。小稿隻須將自己的構思、構圖、動態及各部分關係表現出來,無須做完全深入細致的刻畫。
架子
做泥塑之前,用鋼筋或鉛絲、木頭依照小稿動態比例,合理搭設骨架,骨架用於支撐泥土,雕像大小不同、骨架所承受的重量也不同,故骨架應穩固結實、合理。以免在工作過程中架子露在形體之外。
堆塑大形
架子固定之後依據小稿,用粘土盡快準出大形體的基本比例、動態,反複調整各部分的正確關係,直至體積、動態、比例關係正確。才能進入下一個塑造過程。
塑造
這個過程是表現雕塑家對雕塑的理解、不同的藝術追求、表現手法一個不斷深入、反複調整完善的過程,是初學者掌握結構、理解形體、塑造手段的學習過程。應按照自己的藝術追求作大膽的取舍,強化大的精神氣質,舍去破壞整體效果的瑣碎支節,直至完全表達出自己追求的效果為止。
石膏像的翻製
石膏像是保留作品或完成硬質材料的模型。準備適量的石膏、脫模劑(凡士林或肥皂水)、容器、刀具(修刮外模)、刷子(塗脫模劑)、麻、繩、木條(堅固外模)。翻製之前用薄鐵片將雕像分插成幾段,目的使模子容易從塑像上取下。將溶水的石膏漿(稀糊狀)用手或工具甩到塑像表麵的所有部位。沿插片分界邊沿應稍厚。雕像大小之不同外模厚度不一(通常等人大頭像厚度2至3公分),大塊外模要用木棍加調上石膏的麻絲加固。待外摸石膏發熱,接插片將每塊外模取下,外模即告完成。
翻像
將外模內壁衝洗幹淨,塗上脫模劑,合上外模。(接合處不可錯位)外模連接處用石膏固定。將調好的石膏漿注入模內反複搖晃。雕像大的可在每塊模上澆一定厚度的石膏漿,再將模子合上,用石膏摻麻將接縫連接。像內用木棍、麻絲、石膏成架子固定。石膏凝固後用刀具打去外模、石膏像即告完成。
石膏著色
如不要石膏本身的白色,視雕塑表現手法不同,可仿作青銅、花崗岩等材料效果。一般在石膏表麵塗一層幹燥油或酒精溶漆,再用所須顏色的油漆或油畫顏料做不同材質的效果,在顏料中摻上少量金、銀粉可使青銅或金屬效果更為逼真。噴上石頭效果的斑點,便有花崗岩或大理石效果。表麵高點處用蠟擦出高光,金屬感更強。
九、剪紙
剪紙概述
“剪紙”是我國具有悠久曆史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它是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與想往的一種藝術再創造。因而它風格純樸,情趣盎然,流行甚廣,深為人民群眾所喜愛,有著極廣泛的社會基礎。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已被運用在電影動畫、舞台美術、書籍裝幀、商品廣告以及印染、郵票設計等領域的創作中。
剪紙是由古代在其它物質材料上剪刻花紋演變而來的。最早見於戰國刻花在銀箔裝飾品上,到了西漢時期已剪刻出了精美的金銀飾片,真正的實物剪紙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宋代之前剪紙主要作為迎春的裝飾品,除迎春外,勞動人民在剪紙中,還寄托了追求幸福生活的熾熱感情,盼望風調雨順,祈求五穀豐登。當然,民間剪紙的發展與古代的迷信活動是分不開的,如:巫者給人治病戴紙花高帽,執紙雕龍虎彩旗,以此驅邪。
民間剪紙的創作,顯示了民間婦女心靈手巧的聰明才智,表達了對生活的美好情感。同時也是她們精神生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剪紙製作簡便,因而源遠流長。傳播很廣,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傳統風格。加之地域不同、習俗不同、審美趣味的差異,又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我國民間剪紙有著五大特色:風格純樸,它出自於勞動人民之手,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手法簡潔,結構單純簡略,以適應製作的需求。構圖裝飾性,構圖中講求形式美的法則。造型意象化,在造型上以形寫神,刻意誇張的表現方法。色彩的明快,色彩采用單純明豔的配置手段。中國民間剪紙,除有共同風格外,各地的剪紙,又各放異彩。從西北到江南,可分為南、北兩大風格流派:西北剪紙粗擴樸拙;江南剪紙精巧秀麗。由於民間剪紙強烈的民族特色,在國際文化交往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剪紙的工具材料
剪紙的主要工具有刻刀、剪刀、油盤、磨石、粉袋、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