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部分青少年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人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目前,由於這方麵引起自卑的青少年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小秦從小生活在農村,家境一般。由於成績特別突出,被省裏一所重點高中錄取,他想自己的努力總上沒白費,終於有了出頭的日子。他在班上雖然成績很好,但他很羨慕城裏邊的同學,隻要星期天休息,他們就去逛商場或者出去玩,而且回來後經常向他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而小秦由於見聞少,沒有什麼可以拿到同學麵前來說的,他慢慢地變得很自卑,跟剛來學校時那個陽光帥氣的小秦來說簡直是判若兩人。針對自卑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改進:
1改變自己的形象。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都有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的不良習慣。因此,可以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來改變自己的心態;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所以,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
2預演勝利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象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3發揮長處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身有殘疾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4儲蓄成功法。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憶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又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5洗刷陰影法。失敗的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作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二是徹底遺忘,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曆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6逆向比較法。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要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我們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較,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但對於“羨人之長,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采用逆向,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降低追求法。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後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誌,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3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溫斯頓·邱吉爾說:“一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危險的威脅時,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隻會使危險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麵對它毫不退縮,危險便會減半。決不要逃避任何事物,決不!”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人所願,尤其是作為一名青少年,在困難麵前,千萬不要輕易將自己否定。不要一味地隻看到自己的缺點,卻忽略了自身的優點,如果一味地否定自己,懷疑自己,放棄自己,隻能是跟在別人的後麵。隻有充滿自信地活出自我,保持自我本色的人,才能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優美地樂曲,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反之,否定自己的同時,就等於將成功一並拋棄了,然而機會不是隨時為你準備的,你要做的是隨時準備好挑戰機會,一旦錯過這次機會,下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何時,因為對青少年來說,青春隻有一次。
行不行,試過才知道
人世間萬千生物,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人也好,物也好,都有各自的缺點,沒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即使是這樣,人們在看待問題時也要從整體出發,既要看到缺點,也要看到優點。眼中隻看到優點而看不到缺點隻會是自驕自傲自負,其後果必然是得意下的不思進取所造成的失敗。但是過分謙虛也不好,連自己的優點都看不見,整日抱著自己的缺點唉聲歎氣,那你將永遠生活在自卑中。自卑的人永遠無法抓住成功的機會,因為自卑心理會時時刻刻告訴你:“我不行”、“我肯定做不了”。這樣的你又怎麼能與成功畫上等號呢?要知道,行,還是不行,不試怎麼知道?
嚐試是行動的開始,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成功將會變為可能。成功來自於對事物的好奇心與征服的欲望,當你對一個事物產生好奇心時,你就會總想著去研究它、鑽研它、探索它。但是僅有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自信心和勇氣去嚐試。在征服一個事物的時候,它不會告訴你它會給你多少考驗,為你製造多少困難險阻,這中間會有多少不可料及的事情發生,這個時候最能幫你的就是勇氣與自信心。勇氣幫你邁出腳步、突破自我,自信心幫你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世界偉大的發明家,人類的功臣愛迪生,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在嚐試中度過的。當他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產生好奇,並產生一係列想法的時候,他首先選擇的是——試著去做。他嚐試著去發明電燈,嚐試著發明留聲機,嚐試著發明蓄電池,等等,結果均獲成功。他的發明成果有2000多項,是當之無愧的“發明大王”。
如果愛迪生因小時候人們對他的嘲笑而對自己失去信心和挑戰自我的勇氣,從而變得自卑,那他永遠也不可能去嚐試,也不可能不畏困難和挫折創造那麼多的偉大發明。談成功,更不可能。嚐試最大的敵人是半途而廢。科學界的人們信奉這樣一句話:在一萬次試驗之後的那一次可能就是成功。這一萬次,就是一萬次的失敗。成功就躲藏在無數次失敗之後。失敗的人,往往是做事半途而廢、淺嚐輒止的人。除了愛迪生以外,還有很多偉人、名人都在給世界的後人們上課,他們用行動,用成就向你們訴說人生的真諦,成功的秘訣。如萊特兄弟、達爾文、阿基米德、蔡倫、牛頓等等,他們的成功就說明了一個真理: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隻要你願意嚐試。
不要懷疑自己,學會肯定自己
很多人總是會對自己提出一大堆的疑問,“我行嗎?”“我可以成功嗎?”“別人都那麼優秀,我怎麼能競爭得過他們呢……”他們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盡管他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但是卻與那些沒有多少能力卻很自信的人相差甚遠。為什麼這麼說呢?歸根揭底是因為他們的怯弱,不自信,給了他人更多的機遇,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也許你曾經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也許你曾經的自信被人當作“狂人”;也許你曾經的舉動使你遭到他人的嘲諷,不要怕,要始終相信自己的路不是別人一兩句就能決定的,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一時的得失並不能否定你的整個人生。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就會因懷疑而貶低自己的能力或價值。一個人自信心的喪失,無異於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每一個成功者都必須有承擔挫折的心理素質與能力,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不因成敗抬高或貶低自己,始終相信自己,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能成功。正如某位詩人所說:“自信是石,敲擊希望之火;自信是火,點亮熄滅的燈;自信是燈,照亮前行的路;自信是路,引你走向光明。”學會鼓勵自己,學會為自己呐喊,學會為自己加油,因為一個人的信心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裏都可以發揮很大的威力。要把自信當成是一種習慣來培養,不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它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自信地過每一天,當某天機會到來時,你會發現,原來你的潛力遠遠超出了想象中的那樣。人生雖短,但多姿多彩。誰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隻要盡力了,無憾的人生一樣是精彩的人生。對自己多一份自信,還世界一個精彩!對人生多一些肯定,你的生命就會因此而變得不一樣,人生因此而快樂,而自信起來,這份自信也可能為你打開成功的大門。
青少年,作為21世紀的新型人才,你們知道嗎?輕易地將自己否定是對人生的失職,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對自己的肯定讓人自信,自信的人敢於嚐試新的領域,能很快地開發自己的潛能與才華,因此更容易成功。快樂要求每個人必須用熱情和自信來擁抱生活,不過分自大、自負,也不過分自卑。要懂得在把握好這個度的情況下,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俗話講“藝高人膽大”、“有了金剛鑽,才敢攬瓷器活”。沒有能力、學識做基礎,“相信”也隻能是一句空話,隻有全麵發展才能贏得成功的資本,在日後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