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田的探險,填補了中國和世界探險史的空白,完成了世界著名探險家們未竟的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
幾年以來,他寫下了100多萬字的考察探險日記,拍攝將近上萬張照片。這些資料的人文價值和影響,都難以被預測和估量。
劉雨田付出得太多了,他時常說,“曆史選擇了我,我選擇了苦難。”
追尋野人
說“野人”,得先講講“物種進化”。現在地球上的物種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這些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快慢不一。這兒說的“野人”,就是一種介於人與猿之間的動物。發現和研究它,會探索出人類語言、文字、意識發展的奧秘。據說,在中國湖北的神農架地區就有這樣的“野人”出沒,吸引了一位考察者六次前往。
這位考察者就是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劉民壯先生。
第一次考察神農架,是1977年3月。當時的神農架冰山林立,寒氣逼人。岩石上布滿表苔,又滑又膩,特別難走。劉先生和他的隊員們連續幾天在山溝裏穿行,憑著幾壺燒酒維持體溫。突然,在高崖寨附近的山坡上,有人發現了幾個30多厘米長的大腳印——“野人”足跡!大家馬上來了精神。但接下來的幾天都沒有收獲。直到4月28日,他們在風雪中翻越了2700米的巴東埡峰後,那令人振奮的大腳印才又出現了,劉先生一聲令下,大家顧不得傾瀉而來的暴雨和冰雹,將大腳印灌製成了4個石膏模型。1979年6月,劉民壯先生第二次來到神農架。因為就在1978年,當地又有5起關於“野人”的傳聞。為了核實消息,他們走了數不清的山路,過了2500多條河。食物中途都吃光了,隻好摘些野果,喝點涼水充饑。他們同時還得帶著10公斤重不能沾上水的生石膏,以及照相、測量工具,這些東西加起來就夠沉的了,更何況還要背著它們翻山越嶺。但劉先生和他的考察隊一點也不因此退縮,終於又灌製了幾個石膏印模。誰想到回去的路上又遭遇了一場大雨,考察隊員們把石膏印模緊緊抱在懷裏,趟著齊膝的雨水在山路上行進。
1980年5月的那次考察給隊員們的印象最深。那一次,隊員們幹脆自己搭棚子住到了無人區。連續的大雨讓人心煩意亂,而且斷菜斷鹽整整14天,大家幾乎都處於虛脫狀態。但為能捕獲“野人”,劉先生又率隊在海拔更高的叢林裏居住。又下了10天雨,大家席地而睡,身上咬滿了疙瘩。一天晚上,一位隊員將放糖的炒麥粉放在包裏當枕頭睡,半夜裏麥粉的香氣引來了野豬,那位隊員被長鼻子拱醒了,但他不忍心打擾別人休息,竟然與野豬共枕了一夜。
石膏印模對研究“野人”幫助極大。日本有關部門為得到灌製權利,願付13萬美金。但我們科考隊員不是為了錢而工作的。雖然最終他們沒能找到野人,但他們的發現一樣有著珍貴價值。
迷人的神農架
神農架位於我國長江與漢水間的川鄂交界地帶,麵積3250平方公裏,林地占85%以上。神農架有“中華屋脊”之稱,最高海拔3105米,平均海拔1700米,依次迭現多種氣候類型。
提起神農架,人們首先會想到“野人”。從古至今,關於野人的記載和野人的傳說鋪天蓋地,是真是假,莫衷一是。1977~1980年,有關部門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野考,搜集到野人毛發數百根,發現野人腳印數百個、糞便多處,還發現野人住過的竹窩。考察結果似乎昭示人們:神農架的確存在一種未知的奇異動物。
其實,神農架存在的神秘現象並非隻是野人,還有許許多多難解之謎。
在通往板壁岩的公路旁,是白色動物的出沒之地。這個叫陰峪河的地方,很少有陽光透射,適宜白金絲猴、白熊、白魔、白蛇等動物棲息,此外還有白烏鴉、白貓頭鷹、白龜等等。據說,白色動物隻可能生活在北極,這麼多動物在神農架返祖自變,僅僅用氣候的原因是解釋不了的,因而成了科學上的待解之謎。據見過白蛇的人介紹,白蛇通體潔白無瑕,盤踞時猶如一尊玉雕,挺立時就像一根銀棍,行動十分神速,貼地而飛,霎時便不見了蹤影。
1986年,當地農民在深水潭中發現了三隻巨型水怪,皮膚呈灰白色,頭部像大蟾蜍,兩隻圓眼比飯碗還大,嘴巴張開時有1米多長,兩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麵時嘴裏噴出幾丈高的水柱。
與水怪傳聞相似的還有關於棺材獸、獨角獸、驢頭狼的傳聞。據說,棺材獸最早在神農架東南坡發現,是一種長方形怪獸,頭大、頸短,全身麻灰色毛,疾奔起來,能把樹枝脆生生地碰斷。獨角獸頭跟馬腦一樣,體態像大型蘇門羚羊,後腿略長,前額正中生著一隻黑色的彎角,似牛角,約40厘米長,從前額彎向腦後,呈半圓弧弓形。驢頭狼全身灰毛,頭部跟毛驢一樣,身子又似大灰狼,好像是一頭大灰狼被截去狼頭換上了驢頭,身軀比狼大得多。
除了動物之謎外,神農架還有許多神奇的地質奇觀。在紅花鄉境內有一條河名叫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湧,早中晚各漲潮一次,每次持續半小時。漲潮時,水色因季節而有所不同,幹旱之季,水色混濁;梅雨之季,水色碧清。
宋洛鄉裏有一處冰洞,隻要洞外自然溫度在28℃以上時,洞內就開始結冰,山縫裏的水沿洞壁滲出形成晶瑩的冰簾,向下延伸可達10餘米,滴在洞底的水則結成冰柱,形態多樣,頂端一般呈蘑菇狀,而且為空心。進入深秋時節,冰就開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內溫度就要高於洞外。
與宋洛冰洞不同,木魚鎮的冷熱洞別有一番景觀。洞中時而冷風習習,時而熱浪滾滾,這種忽冷忽熱的現象,目前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答。還有官封鄉的魚洞,每當春雷響過之後,洞裏水色由清變濁,等水色完全渾濁後,一尾尾筷子般長短、無鱗無甲、潔白如銀的魚兒便會搖頭擺尾地鑽出洞來,場麵蔚為壯觀。
此外,神農架林區定時發強光現象令人驚駭不已。在神農架林區老君山腳下有個戴家山,山上有一塊十分奇怪的土地,每逢2月、8月晴天的中午,這塊地裏便會發出一束強烈的白光,很刺眼,人們不敢睜眼。這束光照在對麵200多米的山上,比陽光還要明亮。它不定時地流動地發射出來,每次大約2至3分鍾時間。當地有一半人都親眼見過它。在這塊地上,農民曾經挖出一個奇怪的洞,洞裏有一堆雞蛋形的土蛋,每個土蛋均有3個雞蛋合起來那麼大,砸開土蛋裏麵全是土。奇怪的是頭天挖開洞,過一夜又會神秘地被堵塞了。現在山上修了梯田以後,這塊地裏到時仍然能發出白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