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可評十分
郭功甫路過杭州,前去拜訪蘇東坡。
蘇東坡家中高朋滿座,詩人名士正談笑風生。郭功甫想這正是顯露自己詩才的良機。
他拿出自己的一卷詩給蘇東坡看,當眾高亢洪亮的吟誦起來。
誦畢便問:“蘇公以為詩如何,可評幾分?”
蘇東坡說可評十分。郭功甫受寵若驚,得意地問道:“蘇公可指明詩好在哪裏?”
蘇東坡道:“你吟詩吟得不錯,可以給七分,你寫的詩可給三分,加起來恰好是十分。”
賣餿糕者
賣糕人走街串巷叫賣,聲音有氣無力。
眾人問他聲音低啞的原因,他說肚子餓。
眾人說:“餓了為什麼不吃糕。”
賣糕人說:“糕餿了。”
實話實說
工作累了的男人回家休息,交待女人說,來電話就說丈夫不在家。
電話響了,女人接電話時說:“我丈夫在家……”
男人不快地說:“我已交代過了……”
女人說:“別生氣,電話不是找您的。”
尚未相識
妻子看著鄰居小兩口甜甜蜜蜜,提示丈夫說:“你看卡特先生多體貼他的妻子,每次出門都要與卡特太太吻別,你為什麼做不到。”
丈夫說:“我們才搬到這裏,我還不認識卡特太太呢?”
夫妻儉省
丈夫經商外出歸來,妻子說起在家過日子非常儉省。
如何儉省呢?妻子舉例說:“頭頓飯剩下的大米飯,舍不得喂豬,就加上豬肉、雞蛋、蔥花用油鹽炒了夜裏再吃。”
丈夫聽了後說:“我在外也是非常節省,舉例來講,我這雙皮鞋,怕磨壞了,出去辦事都是打的。”
尚不知羞
一個人常咬文嚼字,自以為能吟詩作賦。聽說有個歐陽修擅長做詩,就去拜訪。
他來到一顆大枯樹下,詩興大發,吟道:
“門前一枯樹,兩股大樹杈。”
正在苦思後兩句,恰巧歐陽修走來,續上兩句:
“春至苔為葉,冬來雪是花。”
這人對續詩人說:“你也會做詩,那咱們一同去拜訪歐陽修吧。”
他倆一同來到河邊,鴨子見有人來紛紛下水,這人又做起詩來。
“一群鴨鴨婆,一同跳下河。”
歐陽修借駱賓王的名句,續上兩句: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他倆又一起登船渡河,這人又做起詩來:
“兩人乘一舟,拜訪歐陽修。”
歐陽修又續上兩句:
“修已知道你,你尚不知修。”
時代加快
著名小說作品評論家發表高見,19世紀的小說作品與當代小說作品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
19世紀小說中,青年男女熱戀要到100頁之後才出現;而當代小說從前幾頁便開始接吻上床了。
報告批複
一個煙鬼怕老婆,想抽煙沒有火,回家要錢怕不給,就托同伴幫他討。一張煙盒紙上寫報告:
“火柴已用完,
請批兩分錢。”
妻子考慮了半天,礙著丈夫同伴麵子,勉強給了兩分錢,也托同伴捎批條。批複仍寫在那張煙盒上:
“少劃多對火,
減少浪費喲。”
來世還債
一個放債的財主突發善心,把欠債人都集合麵前說:“今世還不清債的窮人們,請你們起個誓,來世怎樣還債,我就燒掉借據。”
一個欠債人發誓:“我願來世變作一頭牛,為您耕田犁地,還清您的債。”財主燒了他的借契。
另一個欠債人發誓:“我願來世變成一匹馬,讓您乘騎出行,還清您的債。”財主燒了他的借契。
還有一個欠債人對財主起誓:“但願我來世變成你爸爸,還清你的債。”
財主大怒。這人繼續說:“老爺息怒,我欠下的債就是變牛變馬也難還清。隻有變成你爸爸,拚命搜刮積攢錢財,死後都傳給你,才可以還清你的債,不是嗎?”
謙虛過頭
男人一向很謙虛。
女人一向愛自誇。
夫妻鬥嘴後,丈夫平靜地補充說:“還有一點我不如你。”
“又是哪一點不如我呢?”妻子問。
“我的配偶不如你的配偶!”丈夫答。
愛幽默感
女友問道:“你這麼喜歡我,是愛我的天生麗質呢還是我的誘人的軀體?”
男友答道:“我最欣賞你的這種幽默感。”
對聯賞析
“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為其山乎。”
破鞋不補
一個人鞋破了,腳趾頭已伸出來。有人說補一補再穿,不然不好看。
這個人發火了,說:“圖你看著好,我要忙半天。”
不動不吃
一位極吝嗇的財主,聘請教書先生。
先請了一位愛動能吃的,財主心痛,把他辭退。
財主總結出再找的教書先生,一是要斯斯文文地不動;二是要吃得少而少。
終於有人給他找到了,是廟裏的泥胎孔夫子,既不動也不吃。
談論球技
一對情人都是球迷,談情說愛也離不開足球。
男友說:“踢足球要和追女人一樣,一雙腳要能粘在足球上,技術要高。”
女友說:“然後就一腳踢開,那才叫技術呢!”
半句詩謎
蘇東坡與袁公濟是同科好友。二人同在杭州,一次西湖賞雪,觸景生情,袁公濟讓蘇東坡猜謎。
謎麵:“雪徑人蹤滅”,打七言唐詩半句。
蘇東坡暗暗吃驚,但蘇是何等才氣之人,一時就猜出了,不說,反要袁也猜一謎。
謎麵“雀飛入高空”,也打七言唐詩半句。
各位看官,半句七言詩,怎麼個算法,是三個字四個字還是三個半字?
頭一回碰到吧,讓我們看看兩位高人猜出的謎底:
“一行白路”、“鳥上青天”(鷺)
老狗逛街
一位旅遊者見多識廣,對新到達的城市早已耳聞是“賊城”,此番想目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