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出於各種原因,比如礙於麵子,對方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我們不能過於直接地拒絕他人的要求。除了婉轉地使拒絕容易接受外,不妨先答應下來,然後再找個合適而又恰當的理由給他一個交代。例如,別人為工作調動或為親戚朋友找份工作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找你幫忙,而你又無能為力,該怎麼辦呢?如果你直接地拒絕,那麼,對方會認為你不肯幫助他,你們的關係甚至會因此而僵化,說不定以後你可能有什麼事要找到他的話,盡管別人是有能力幫助你的,但對方卻記起前“仇”以牙還牙。因此,最好使對方認為你已經竭盡全力地幫助他了。
你不妨這樣去做:立即請對方寫份簡況,包括畢業於哪個院校、所學專業、本人誌趣和特長、思想表現等交給你,這樣別人就親眼看到了你想幫他忙的事實,給人留下“找對人”的感覺。然後編出一套坦率誠懇的說辭:“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會盡力而為的。我馬上拿你的簡況去找熟人……過幾天你再來好嗎?”
幾天後,你可以搶在人家還沒有來之前去個電話或親自上門去拜訪。“這幾天我一直為你的事活動,W單位可能沒有什麼希望,M單位卻說要研究研究。”再過兩三天,你主動找到他:“真對不起,你托的事目前都已落空了,我通過所有我熟識的人,但……真沒辦法,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盡管你根本沒去找那些熟人,但對方一定會對你感激不盡。
生意上,有人求我們看能否通過關係為他批點出廠價產品,我們最好立即行動:“好吧,我會盡力去幫助你的。”即刻詢問對方要多少型號,大概要批多少等等。接著按上述步驟,幾天後不要等對方走上門我們就應該向對方解釋,說自己已找過領導,領導很難說話,或者說所有產品已被別人訂完了,隻能等今後的機會等。
有人想趁你出差的機會,托你為他購某種型號的產品,請不要馬上拒絕對方的要求,應該接受對方給予的用於購買商品的錢,並表示一定幫他找找,若有的話一定幫你買回來。然後,到出差地點再給對方打個電話或電報,說已經走完了幾家大商場都沒有發現那種型號。
有經驗的人總結說:“求人辦事最好麵對麵,拒絕別人最好是電話裏。”這是很有道理的。通過電話拒絕別人的請求,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同時也避免看到對方失望的眼神而歉疚於心,說了該說的話後,掛斷電話,由於兩人相隔一定的距離,這就省去了許多糾纏。
如果是別人出其不意地打一個電話給你,提出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或是苛刻的要求,並要求你馬上答複,這時不要緊張,用鎮定的聲音告訴對方你有另一件重要的事,你會考慮一下再給他回電話。
當你把所需的資料都準備好了,應該討論的問題經專家核實後,再胸有成竹地把電話回撥過去。現在你占了主動地位,你可以後發製人,也可以穩如泰山。要討論的問題你已經胸中有數,對方突然冒一個新的疑點來,也有成規可循。
此外,用電話拒絕對方也要講究委婉含蓄,最好的、最直接的拒絕恐怕就是:“我對這件事沒有多大的興趣,況且我現在很忙,所以我要掛上電話了。”對方聽了這樣的話一定不好再說什麼。但一點不給自己留餘地也不好,萬一以後還有轉折之機。
你還可以隨便找個理由說,“我馬上要有個會議”或者“我和人約好的時間快到了,我現在隻能掛電話了,以後有時間再聯係”,這樣不會拒人於千裏之外,更能使對方明白他對你而言並不是第一重要的。對方聽到你這樣的話,對所求之事是否有希望,恐怕已猜出了七八分。
總而言之,在拒絕他人時,要找個合適的理由,不要讓他人感覺我們是在有意拒絕他們,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2讓對方知難而退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往往出於以下原因不好意思拒絕不情之請:接受請求比拒絕更為容易;擔心拒絕後會得罪對方或招致報複;想做廣受好評的“好人”;不了解拒絕不情之請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拒絕。
總之,總會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我們也有困難的時候。對於這些困難,有求於我們的公眾未必知道,未必清楚。這時,我們不妨麵對公眾直述我們的難處,讓對方知難而退。
有人想讓莊子去做官,莊子並未直接拒絕,而是打了一個比方,說:“你看到太廟裏被當作供品的牛馬嗎?當它尚未被宰殺時,披著華麗的布料,吃著最好的飼料,的確風光,但一到了太廟,被宰殺成為牲品,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可能嗎?”莊子雖沒有正麵回答,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已經回答了,讓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對方聽後就知難而退了。
拒絕對方時,我們一方麵要尋求對方的理解,另一方麵,也應主動地理解對方,這樣才能達到“生意不成仁義在”的公關效果。例如,當闡釋我們不得不拒絕的理由時,不妨客觀真誠地說明一下,我們的拒絕可能給對方帶來的利益。事情往往都有兩個方麵,壞事裏麵總是包含著好的一麵,隻要我們內心是熱情坦誠的,這樣的拒絕方法不僅不會傷和氣,而且還能促進雙方關係的發展,對方更能體諒你的良苦用心。
有時候,我們拒絕的理由很難直說,這時,我們不妨隻用一些“哎呀,這怎麼辦呢?”“真傷腦筋”之類的話就可以了,不必具體解釋理由,對方一般也不會再追問具體理由的,即使是問,也可繼續使用“哎呀,真是一言難盡,真沒辦法!”之類的話給予回答。
有一位婦人來找林肯總統,她理直氣壯地說:“總統先生,你一定要給我兒子一個上校的職位。我並不是要求你的恩賜,而是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權利。因為我的祖父曾參加過列克星敦戰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唯一沒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親又參加過納奧林斯之戰,我丈夫是在曼特萊戰死的,所以……”
林肯一邊聽一邊點著頭,接過話頭兒說:“夫人,你們一家三代為國服務,對於國家的貢獻實在夠多了,我深表敬意。現在你能不能給別人一個為國效命的機會?”
那婦人無話可說,其實在我們拒絕別人時,就得讓對方知難而退。
假如你是領導,有朋友因此托你“幫忙照顧”,你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你的事兒,需要大家討論才能決定。不過,這件事恐怕很難通過,最好還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如果你實在要堅持的話,待大家討論後再說,我個人說了不算數——這就是推托其辭,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給你辦,而是我辦不了。聽者聽到這樣的話,一般都要打退堂鼓,會說:“那好吧,既然是這樣,我也不難為你了,以後再說吧!”
當對方的要求是不合公司或部門規定時,你就要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工作權力有限,並暗示他:如果自己幫了這個忙,就超出了自己的工作範圍,違反了公司的有關規定。一般來說,同事聽你這麼說,一定會知難而退,再想其他辦法。
如果在對方提出某項要求之前,我們已經從別的途徑獲知此事或在談話中已洞悉對方的目的,可以采取以攻為守的辦法予以拒絕。比如朋友找你借錢去做一些不正當的事情(如賭博),你可以在對方開口之前率先提出要求:“可巧碰上你了,我正準備去找你借點錢……”對方一聽這話自然不會再向你開口借錢,還會懊悔自己到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了。
生活中,幾乎每個女孩都被人追求過,假如某男孩對你說:“如果有這個榮幸的話,請你當我的女朋友,好嗎?”麵對溫文有禮的男性,你會難以拒絕,而且你又不知他是否出於真心,因為有的人隻是嘴巴會說話而心裏卻不一定如此。這時,即使他再禮貌周到,如果你實在對他缺乏興趣,就不妨讓他知難而退,說聲“不”。在禮尚往來的原則下,你也應拒絕得很有禮貌:“對不起!我此時還不想交男朋友,所以我不能答應你。”讓對方覺得是你“不想交男朋友”,並非不想和他交朋友,如此便不會傷害到他的自尊心。當然,回答的語調也可以根據對方的語調而改變。例如對方說:“你願意做我的女朋友嗎?”你可以回答:“不行!我還不想交男朋友。”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說“我討厭你”這樣的話。
麵對他人不合理的請求時,采取迂回的戰術,轉移話題也好,另有理由也可以,關鍵是讓對方知難而退。要善於利用語氣的轉折——溫和而堅持——絕不會答應,這樣也不致撕破臉,對於你的拒絕態度對方也是可以諒解的,何樂而不為呢?
3熱情友好大膽地說出“不”
對於別人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盡自己的能力予以滿足,但有時我們不得不表示拒絕,用自己的方式說“不”。在這種意義上,沒有誰不懂拒絕。但是,古今中外,因拒絕不得法而釀成曆史悲劇的例子並不少見。現實生活中,因為沒有注意拒絕方法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友誼疏遠破碎,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例也時有發生。所以,當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拒絕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拒絕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熱情而文雅地說出“不”。
當你傾聽了同事的要求並認為自己應該拒絕時,說“不”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好比同樣是藥丸,外麵裹上糖衣的藥,就容易讓人入口。同樣,熱情友好地拒絕比直接說“不”讓人更容易接受。
我們知道,不能輕易承諾,因為承諾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也絕不可不禮貌地拒絕,拒絕不得法,也會帶來很多麻煩。比如說,我們為了拒絕別人,有時會含糊其辭地推托:“對不起,這件事情我實在不能決定,我必須去問問我的父母。”或者:“讓我和家人商量商量,決定了再答複你吧。”但是,這種方法太不幹脆了。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拒絕的好辦法,即不傷害朋友的感情,又可以使朋友體諒我們的難處。但這種敷衍的結果,還會使對方再三來纏擾我們,最終對方會發覺這是我們的拒絕,以前的話全是敷衍。騙人推托的同時,不但會使他怨恨我們,而且也會發現我們致命的弱點:懦弱和虛偽。
有時,最好的拒絕方式就是堅決果斷,簡短明白,直截了當地表示:“不,我不願意這麼做。”在某些場合,對某些人還要說明拒絕的理由,免得節外生枝,事與願違。拒絕時要熱情,語氣卻要肯定,千萬不要含糊不清地說:“這個……好吧……可是……”
有一次,一位朋友到老張的辦公室來賣保險,整整一上午,老張始終板著臉,搖著頭不答應,結果那位朋友隻好怏怏離開了。幾天後,另外一個朋友告訴老劉,有人在朋友圈子裏散播他的謠言,敗壞他的名聲。老張非常驚奇,因為他在從來沒有得罪過什麼人。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才知道,散播謠言的就是那個推銷保險的朋友。
其實,如果當時他熱情地說“不”,這樣既不傷害朋友之間的感情,又可以讓朋友覺得也應該考慮自己的所作所為。
無論你是一口答應下來的任務,還是抱著那個“你無所不能”的誤導性信念,學著拒絕是你能幫自己和所愛的人的最好辦法!因為這一拒絕可以降低你的焦慮,釋放你的壓力,並且給你足夠的時間來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隻要說:“不好意思,我現在不能馬上做這個。”要用一種熱情而又堅定的語氣。如果非要解釋原因不可,可以說這跟你的時間計劃不符合,然後就轉移話題。大部分通情達理的人都會接受這個答案,所以如果有人繼續逼你,他們就失禮了,你完全可以重複那句“我很抱歉,這確實不符合我的時間安排。”然後轉移話題,或者直接走開。
如果覺得態度這麼堅決不舒服,或者共事的人過分積極,你也可以這麼說:“讓我考慮一下,然後跟你聯絡。”這給你一個機會重新審查自己的時間安排,還有接受又一項任務的感受,做一個損益分析,然後確定接受或拒絕。最重要的是,這個策略幫你避免生活計劃被迫超載和壓力過大。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他們請你做的事情,但沒有時間(或接受你不能做的事實在有困難),可以這樣說:“我不能做這個,但我可以……”然後提一個你能辦到的略輕的任務。這會讓你隻被部分地卷入,但決定權在你的手裏。
另外,你還可以大膽直白地拒絕對方,不給對方留下遐想的空間,有些人在拒絕對方時,因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據實言明,致使對方產生誤會。例如,有些人總喜歡這樣拒絕別人:“這件事似乎不容易做到吧!”如果對方迫切需要幫忙,很可能被認為是同意的話,如果自己沒有做到,對方就會埋怨你不守承諾。還有一些人,在拒絕對方時,總喜歡模棱兩可,讓對方還抱有一線希望,例如,“讓我試試”、“可能還有機會吧!”這樣將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困擾,並且讓對方漫無目的地空等,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學會說“不”吧!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想做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並不容易,人們的要求永無止境,往往是合理的、悖理的並存,如果當麵你不好意思說“不”,輕易承諾了自己無法履行的職責,將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困擾和溝通上的困難。
“助人為快樂之本”,但是當別人前來要求協助時,難免會遇到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這時該如何拒絕呢?
有時我們不予拒絕的理由可能很多,比如,擔心傷了對方的自尊心,怕傷了雙方的和氣,怕招來不測的後果等,正是這些理由,製約著我們常常不能果斷地、麵對麵地拒絕別人,甚至違心地給予肯定的答複。客觀上不能滿足對方,或者很難滿足對方,而主觀上又當麵給予了肯定的承諾,其後果隻能是這樣:要麼自我譴責,產生自我抑製,後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要麼勉強應付,使自己或組織受到損害;要麼“言而無信”,可能引起對方反感與憎惡。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的心理期望值越高,往往實現值就越低,期望值與實現值常常是成反比的。有些場合,我們也許以為承諾是為了禮貌,是出於保護對方的自尊心不受傷害,是替公眾考慮。可是,從我們承諾的那一刻起,對方的期望值就可能達到了飽和狀態。如果最後的現實是我們承諾根本兌現不了,對方的心理實現值就會從飽和狀態一下跌至負值狀態,就有可能出現情感情緒反常,甚至失態。這個時候,因我們的“有禮’,承諾所引起的失禮後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