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在明代,中國傳統科學技術趨於成熟,中國在大部分科技領域仍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各方麵的成果得到總結,出現了一批集大成式的著作。

明末清初,中國的科學技術卻裹足不前,開始落伍於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滾滾洪流。

九、西學東漸與國人回應

自明末萬曆年間開始,西方科技知識開始源源不斷地傳入中國,這股“西學東漸”的潮流前後持續了上百年的時間,成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充滿了矛盾和鬥爭。在這個過程中,國人逐漸由被動到主動地走進了西方人的認識視野,開始接觸新的科學知識。

十、近代科技的引進和傳播

近代中國的落後與貧弱促使許多有識之士開始積極探索中華民族的富強之路,開眼看世界一時間成為時代的潮流。而這股看世界的風氣則肇始於林則徐和魏源二人。隨之而來的洋務運動的開展則展開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十一、中國現代科技事業的開創

辛亥革命的爆發,使中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轉折,現代科技教育體製開始建立。繼來之而來的新文化運動,極大地推動了科學精神在中國的啟蒙。同時,大批從國外留學歸來的新一代科學家紛紛在中國建立科學社團,以及設立高等院校中的理、工、農、醫等學科和院係,使現代科學技術得以在中國生根發芽。

十二、新中國的科技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曆史新的一頁,也開始書寫科學技術的新篇章。經過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的拍打鍛煉,如今中國的科技事業蒸蒸日上,一日千裏。更多的科技新成就,必將彙聚成一盞盞明燈,發出更加耀眼的光!

《中國科技史話》以全景式眼光,生動地勾畫出了中國科技成長壯大和發展演變的軌跡,描繪出科學家探索自然奧秘、造福華夏的奮鬥經曆,以及在西學東漸背景下所作出的回應和為追趕世界科技潮流所進行的不懈追求過程。

《中國科技史話》全書共分48冊,它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圖文並茂,體係完整,有助於讀者開闊視野,深化對於中華文明的了解和認識;有助於優化知識結構,激發創造激情;也有助於培養博大的學術胸懷,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從而更好地適應新世紀對人才全麵發展的要求。

因時間和水平所限,盡管我們作了很大努力,書中的疏漏、錯誤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