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曆采用夏正,以寅月為歲首,與春種秋收夏忙冬閑的農業節奏合拍。

太初曆規定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在二十四個節氣中,位於奇數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又叫做中氣。凡陰曆月中沒有遇到中氣的,其後應補一閏月。這種方法顯然要比以前的年終置閏法更為合理。

為製曆需要,落下閎親自製造了一架符合他渾天觀點的觀測儀器,即渾儀。據推測,落下閎的渾儀由赤道環和其他幾個圓環同心安置構成,直徑8尺。有的環固定,有的則可繞轉,還附有窺管以供觀測。

通過實際天文觀測,並參閱曆代積累的天文數據,太初曆第一次記載了交食周期,為135個朔望月有11.5個食季,即在135個朔望月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可知l食年=346.66日,比現代測量值大不到0.04日,循此規律可預報日月食。太初曆所測五星會合周期與現代測定值比較,誤差最大的火星為0.59日;誤差最小的水星,相差僅僅0.03日,已屬不易。另外,作為基本數據,落下閎測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沿用到唐開元十三年(725),才被一行重新測定的值所取代。

可以說太初曆具備了後世曆法的主要要素,如二十四節氣、朔晦、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曆法。

出於政治原因,太初曆的朔望月數值特意附會81這個數字,使得精度反而低於顓頊曆。召信臣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郡壽春(今安徽壽縣)人。生卒年不詳,活躍於西漢初元至竟寧年間(前48~前33)。

召信臣以明經甲科(漢代考試取士,分甲、乙、丙三科)出身任職郎中,後出補穀陽長,又舉高第(考核優秀者稱高第)遷上蔡長。他在任期間愛護人民,得到百姓稱頌。升任零陵太守,因病歸家。病愈後征為諫議大夫,又遷任南陽太守。他和在穀陽、上蔡時一樣,一心為民。他工作勤奮,又很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他經常深入鄉村,鼓勵農民發展生產。出入田間,有時就在野外休息,難得有安居之時。他巡視郡中各處水泉,組織開挖渠道,興建了幾十處水門堤堰,灌溉麵積逐年增加,最後多達3萬頃。百姓因之富足,戶戶有存糧。召信臣還大力提倡勤儉辦理婚喪嫁娶,明禁鋪張。對於有些遊手好閑、不務農作的府縣官員和富家子弟,則嚴加約束。使南陽郡社會風氣極好,人人勤於農耕。以前流亡在外的百姓紛紛回鄉,戶口倍增。而盜賊絕跡,訟案也幾乎沒有。郡中百姓對召信臣非常愛戴,稱召信臣為“召父”。荊州刺史(當時南陽郡歸屬荊州刺史部)上報召信臣為民興利,全郡殷富。朝廷賜金獎勵,遷召信臣為河南太守(河南郡治今洛陽市東20公裏)。召信臣一如既往,治行考核常常都是第一等,又多次升級受獎。竟寧元年(前33)被征為少府,列九卿之一。多次上疏,奏請裁減樂隊、戲班等靡費之項,不再大事修繕偏遠宮館。當時已經利用溫室在冬天種植蔥、韭等蔬菜,供宮中享用。召信臣認為這些都是“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也奏議裁撤。每年省錢數千萬。後召信臣卒於官。

在召信臣主持興建的南陽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是六門和鉗盧陂。六門土曷土曷又叫穰西石土曷,在今河南鄧縣城西1.5公裏。它壅遏漢水的二級支流湍水(流入漢水支流清水,今白河),形成水庫。最初設3處水門引水,元始五年(公元5年)增加到6處,所以叫六門土曷。水由水門分出後,沿途形成29個陂塘,形成“長藤結瓜”式灌溉係統。可以灌溉穰縣(今鄧縣)、新野、涅陽(今鄧縣東北)3縣5000多頃農田。這一帶水利曆史上經過多次興廢,明代末年才完全廢棄。鉗盧陂在鄧縣城南30公裏,號稱灌田萬頃,廢於清代前期。

召信臣不僅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也注重管理。他“為民作均水約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爭”。由於建設與管理並重,使得南陽水利得以長盛不衰,呈現一片興旺景象。東漢張衡在《南都賦》中,生動地描繪了南陽水利的盛況:“於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赭陽、東陂,貯水淳灣,亙望無涯。……其水則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溝澮脈連,堤塍相裙。……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苧,菽麥稷黎。百穀蕃廡,翼翼與與。”繼召信臣之後,東漢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的杜詩同樣重視發展農業,“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他還發明了在水利機械史上有重大意義的“水排”,用以鼓風煉鐵,冶鑄農具。二人被百姓並稱為“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元始四年(公元4年)漢平帝詔令各地推舉為民謀利的已故官員士紳,以行祭祀,九江郡推選了召信臣。《漢書》中,兩次將召信臣列為西漢“治民”的名臣之一,可見在當時召信臣也已聲名卓著。清代齊召南評述說:召信臣對南陽的貢獻足以和李冰對四川(修都江堰),吳起對鄴縣(引漳灌溉)的貢獻相媲美。勝之

勝之,西漢山東人。生卒年不詳,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