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能為代田,一晦(畝)三田川(同畎)。歲代處,故曰代田。古法也。”這段記載,扼要說明了代田的由來和特點。“古法”就是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畎畝法”。《國語·周語》“韋昭注”解釋說:“下曰畎,高曰畝。畝,壟也。”“一畝三田川”就是在一畝地裏作三條溝、三條壟。“歲代處”指的是溝和壟的位置每年互換。清代程瑤田《溝洫疆理小記》說:“代田者,更易播種之名。田川播則壟休,歲歲易之,以畎代壟,以壟處畎,故日歲代處也。”這可使土地部分利用和休閑輪番交替,在肥料不足情況下使地力能得到自然恢複和增進。其栽培管理也比“田川畝法”有很大改進,“播種於田川中。苗生葉以上,稍耨壟草,因隕其土以附苗根……苗稍壯,每耨則附根,比盛暑,壟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我國北方黃河流域旱農地區,雨量少,尤其春旱多風。溝裏能保持住一定的溫度和水分,將種子播種在內,有利於出苗;幼苗出土後,在溝裏也可減少葉麵蒸發,使生長健壯;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培壅在作物根部,直至壟平為止,這樣作物根部深下,能吸收更多水分,則可耐風、旱和抗倒伏。因此,代田的增產效果顯著,“用力少而得穀多”,“一歲之收,常過縵田(沒有田川畝的平作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趙過所掌握的代田法,是從前輩農民那裏學來,而加以改進和提高的。他推廣代田法時,組織工作做得很細致。有計劃、有步驟。首先,在“離宮”(正式宮殿之外別築的宮室)內空地上試驗,證實確比“旁田”多收一斛以上;其次,對縣令長、鄉村中的“三老”、“力田”和有經驗的老農進行技術訓練,“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再通過他們把新技術逐步推廣出去;第三步,先以公田和“命家田”作為重點推廣,然後普遍開展。“是後邊城、河東、弘農、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代田法為黃河流域旱作地區防風抗旱的多種農法之一,不僅對於恢複漢武帝末年因征戰、興作,而使用民力過甚,致使凋敝的農村經濟起過一定的作用,而且對後世農業技術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

“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與推廣代田法的同時,趙過又大力推廣牛耕,並發明了功效高的播種機——耬車,以適應代田整地、中耕和播種的需要。根據考古學和古文字學,我國牛耕雖起源於商代,但在戰國以前一直沒有得到多少發展,到漢武帝初年,牛耕也隻限於富豪之家,一般農民仍主要使用木製或鐵製耒耜。趙過推廣的牛耕為“耦利牛”,“二牛三人”,即操作時,二牛挽一犁,二人牽牛,一人扶利牛而耕。東漢時這種耕作法推廣至遼東,開始時也是“兩人牽之,一人將之”。解放前,雲南寧蒗納西族仍留傳的二牛三人耕作法,在耕地時,一人牽著合了犋的兩頭牛,後麵一人扶利牛,中間一人壓利牛轅以掌握耕地深度。二牛三人耕作法反映了牛耕初期時的情形,因為那時駕馭耕牛技術還不熟練,鐵利牛構件和功能也尚不完備。趙過還總結勞動人民經驗並吸收前代播種工具的長處,發明了三腳耬車。東漢崔宀是《政論》記載說:“三利牛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鞔耬,皆取便焉。”三腳耬,即耬車,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進行條播。由於耬車把開溝、下種、覆蓋、鎮壓等全部播種過程統於一機,一次,完工,既靈巧合理,又省工省時,故其效率達到“日種一頃”。三腳耬車係從獨腳耬、二腳耬發展而來。獨腳耬大約起源於鐵製農具比較普遍使用的戰國時期。在我國農業史上像趙過這樣有獨特創造和貢獻的高級農業官員是不多見的。落下閎

落下閎,字長公。西漢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公元前100年前後,天文學家。

西漢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曆法,即顓頊曆。至漢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前105),曆經100餘年,誤差積累已很明顯,出現朔晦月見等實際月象超前曆譜的現象。另外,按當時的推算,元封七年(前104)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恰逢合朔和冬至,合乎曆元要求。於是,太史令司馬遷等人上書建議改曆。漢武帝同意,並下詔廣泛征聘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在同鄉譙隆的推薦下,從四川來到京城長安參加改曆工作。

在改曆過程中,曾發生激烈的爭論。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與鄧平和唐都等20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孫卿、壺遂和司馬遷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後形成了18家不同的曆法。經過仔細比較,漢武帝認為落下閎與鄧平的曆法優於其他17家,遂予采用,於元封七年頒行,並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因而新曆又稱為太初曆。

太初曆在行用後,受到包括司馬遷、張壽王等人的反對,張壽王甚至提議改回到殷曆。然而孰優孰劣,還要以實測為準。為此朝廷組織了一次為期3年的天文觀測,同時校驗太初曆和古六曆的數據,結果表明,太初曆更為符合天象。從此太初曆便站穩了腳跟,而且一直使用了將近200年(前104~84)。為表彰落下閎的功績,漢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職,落下閎卻辭而不受,隱居於落亭。

太初曆仍用十九年七閨的置閏法,但取294381日為一朔望月,由於分母為81,所以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法。它在很多方麵超越顓頊曆,歸納起來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