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齊民要術》和它的內容
賈思勰為什麼把自己寫成的這一部書叫做《齊民要術》呢?“齊民”這個詞兒,用現代語言翻譯出來,就是“平民”或“人民”的意思,“要術”就是謀生的主要方法。“齊民要書”四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人民群眾謀生的主要方法”。
《齊民要術》的材料,是從各方麵得來的。賈思勰大量引用了古書上有關農業方麵的材料。他引用《詩經》上的材料就有三十條,其中有些記載著公元前十世紀到六世紀的生產經《齊民要術》書影驗。有的古書早就散失了,幸虧《齊民要術》大量引用,才保存了一些下來。上麵提到的農學家氾勝之的《氾勝之書》就是這 樣。現在我國科學家研究這部傑作,就把《齊民要術》中所引用的文字,作為很重要的參考材料。《齊民要術》引用的古書,多到一百五六十種,可見賈思勰對古代的農學遺產的繼承是花費了很多的勞動的。
賈思勰除了引用古書上記載的農學知識,加以消化,並且融會貫通以外,還花費了很大的工夫和力氣,來整理和總結前代書籍上沒有記載過的寶貴生產經驗。這主要就是他很注意采集民間的歌謠和諺語,從這裏麵尋求有用的農業知識。例如在種麻方麵,《齊民要術》裏有著“夏至後,不沒狗”這樣一句謠諺。這句謠諺的意思就是說,過了夏至種的麻,連狗那樣高也長不到,所以種麻一定要在夏至以前。用非常簡單的語言,道出了農民的寶貴經驗。賈思勰注意搜集民間謠諺,正是由於他懂得有關於農業的謠諺是農民寶貴生產經驗的結晶。
賈思勰知道,要總結和整理農業知識和技術,單靠搜集古書上的材料和民間謠諺還不夠。因此,他還訪問了許多有經驗的老農,向他們請教,吸取了許許多多的實際生產知識。不但如此,賈思勰還用自己親身的實際觀察和生產實踐,來檢驗古書上記載的和當時農民的生產經驗。
由此可見,《齊民要術》中的話,每字每句都不是隨便寫下來的,而是有來曆、有根據,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這就是《齊民要術》所以成為我國農業科學發展史上不朽著作的原因。賈思勰的這種總結前人和當時農民的生產經驗、注意生產實踐、虛心求教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後代學者們的模範,是值得發揚的。
《齊民要術》這本書篇幅雖然不很多,內容卻十分豐富。全書九十二篇,分成十卷。第一卷和第二卷記載著農作物的耕種和穀類糧食作物、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的栽培方法,第三卷是關於蔬菜的栽培方法,第四卷和第五卷是敘述木本植物、果樹、林木和染料作物的種植方法,第六卷裏是講畜牧和養魚的技術,第七、八、九卷是關於食品的加工製造和保存的方法,以及家庭手工業等,第十卷是關於北朝統治地區以外出產的農作物。有人說《齊民要術》這部書集我們祖先從西周到北魏的生產知識的大成,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
《齊民要術》這本書說明,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已經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先進的水平。
《齊民要術》不僅總結了當時以及以前漢族人民的生產知識和技術,也記錄下了各兄弟民族寶貴的生產經驗,以及各族人民間生產經驗互相交流的情況。例如有關養馬、喂羊和製造乳酪的方法,就是兄弟民族的寶貴經驗,而作物栽培的知識和技術,則是由漢族人民傳給各兄弟民族的。這說明祖國大家庭裏各族人民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也說明了各族人民在祖國生產事業的發展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不誤農時,因地種植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裏總結了我們祖先哪些重要的生產經驗呢?
首先,賈思勰指出:農作物的栽培和管理,必須按照不同的季節、氣候和不同的土壤特點來進行;也就是要不誤農時,因地種植。這是貫穿在《齊民要術》中的一條根本原則。他說:順隨天 時,估量地利,可以少用人力而得到較大的成功,要是根據人的主觀辦事,違反自然法則,隻會多花費勞力而很少收獲。換句話說,就是既要根據客觀條件和法則,又要善於利用客觀條件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