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指出各種農作物的栽培都有一定的時候,他把最適宜的季節叫作“上時”,其次的叫作“中時”,不適宜的季節叫作“下時”,並且告訴大家不要錯過適宜的栽培季節“上時”。他又指出,種植各種作物的土壤條件,也各不相同。在《齊民要術》裏,賈思勰還根據實際經驗說明,同一種作物不僅在不同的土壤上使用種子的分量不能相同,並且同一農作物在上時、中時、下時下種,用種子的分量也有差別。這些原則,都是合乎科學的。

關於土壤條件對農作物的影響,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裏有許多很有意義的記載。他說:並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沒有大蒜,都得向朝歌(治所在今河南淇縣)去取蒜種;但是種了一年以後,原來的大蒜變成了百子蒜(即蒜瓣很小很小的蒜)。並州蕪菁的根,像碗口那麼大,就是從別的地方取來種子,種下一年,也會變大。在並州,蒜瓣變小,蕪菁的根變大,是土壤條件造成的結果。這說明栽種農作物必須注意自然條件。

賈思勰用農民的生產經驗和他自己親身的實踐證明,農作物的“本性”並不是不能改變的。他拿四川的花椒移植到山東的情況做例子,說明花椒本性不耐寒,生在向陽地方的,冬天要用草包裹起來,不然就會凍死;但生在比較向陰地方的,因為從小就經受寒冷,獲得了耐寒冷的習性,冬天就可以不必包裹。這就是說,植物的本性在不同的環境下是可以改變的。從這裏,可見我們祖先早就從生產實踐中知道了植物遺傳和環境的關係,也知道除了要重視自然條件以外,還可以“馴化”農作物。

2精耕細作和保墒、搶墒

在耕作方麵,賈思勰很注重精耕細作。上麵提到的西漢農學家氾勝之就主張地要耕得深、鋤得細,下種後要注意澆水施肥,要鋤去雜草等等。賈思勰接受了氾勝之的思想,並且總結了當時農民的實際經驗,加以發展,更明確更詳細地說明應該如何進行精耕細作。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裏說:地一定要耕得早,耕得早,一遍抵得上三遍,耕遲了,五遍抵不上一遍。他又說:耕地要深,行道要窄。也許有人要問,耕得太窄不是就會耕得慢麼?是的,行道窄,自然要慢一些。但是,如果行道耕得太寬了,就會耕得不均勻,深一處,淺一處;而且耕牛因為用力太多,也容易疲乏。

賈思勰為什麼這樣重視深耕呢?原來農民的經驗告訴他,植物和人一樣,人要長得健壯,就得吃好吃飽,營養豐富,耕得深,莊稼的根就能紮到很深的地裏去,吸取較多的養料和水分。這樣莊稼就不怕幹旱,能長得又肥又壯。

賈思勰又根據農民的經驗指出:耕完地以後,就要立即把土鋤細和耙平,經過幾次鋤、耙,才好開始播種,當綠油油的穀苗長出田壟以後,還要反複地鋤地。這不是為了把地裏的雜草鋤去,而是要使土壤鬆勻,土壤鋤得越疏鬆均勻,農作物就越容易吸取土壤中的養分。所以,《齊民要術》裏說:切不要看到地裏沒有了雜草就停止鋤地,要反複不 停地把土壤鋤鬆鋤細,鋤的遍數越多,結出來的子粒就越是飽滿肥大,等穀苗長到約一尺高以後,還要用一種名叫鋒的古農具去鬆土。可見我們祖先很早就十分注意深耕細作了。

一千四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很注意水的供給來增加農業生產。黃河流域在當時是幹旱地區,因此,怎樣防旱、保墒實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我們祖先在保澤保墒方麵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遠在西漢時候,我們祖先已經很注意水利灌溉,用河水或井水來灌溉田地,使農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到了南北朝(420—589)的時候,我們祖先更加積累了許多保澤保墒的經驗,這也在《齊民要術》裏記載了下來。上麵提到耕完地以後,就立即要把地耙平,為的就是保持地裏的水分,這就是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