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4批駁方士煉丹的迷信邪說

李時珍在行醫、采藥、編寫本草的同時,還與方士的迷信妄說展開了鬥爭。

在我國,煉丹術大約在公元前二世紀就發展起來了。專門研究煉丹術的人稱為方士。方士的迷信活動正好迎合了封建統治者企圖長生不死、永遠統治人民的願望。方士煉丹,在社會上也成為宣揚迷信、坑害騙人的一種活動。有的人受騙上當,因服食所謂丹藥而損害健康以至喪生。

李時珍所處的嘉靖朝,那個出名荒淫腐朽的嘉靖皇帝,就熱衷於煉丹求仙。他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對他所寵信的方士陶仲文,予以“忠孝秉一真人”的稱號外,還授以禮部尚書官銜,加官少師,封為恭誠伯。北京皇宮中設立法壇,建醮求仙,搞得烏煙瘴氣。陶仲文死後,當時有名的清官海瑞曾在奏章中質問嘉靖帝道: “陛下師事陶仲文,仲文則既死矣。仲文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對這些情況,李時珍則從醫學的角度,作了有力的駁斥。

例如,金子是一種比重很大的金屬,但方士卻說服食黃金可以成仙。李時珍一向反對服食黃金和所謂丹藥。他講,人是血肉之軀,需要正常飲食才能生活,能忍受“金石重墜之物久在腸胃乎”?用現在的話來講,金子比重太大,吃下去是會引起腸穿孔而危害生命的,這就是古書中通常所說的墜金而死。所以服食黃金實際上是“求生而喪生,可謂愚也”。

最使李時珍生氣的,是一些本草書也收錄了不少方士的胡言亂語。例如水銀是一種易蒸發的金屬,人吸了水銀蒸氣,水銀就會“入胃鑽筋,絕陽蝕腦”。方士的“丹書”上胡說水銀是長生不老藥,這當然不可信,問題是一些本草書也竟隨聲附和,說水銀沒有毒。所以李時珍說:“方士固不足道,本草豈可妄言!”

究竟水銀是否有毒,李時珍引用了宋代名醫寇宗爽記敘的兩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有個太學士李於相信方士柳泌能用水銀製造長生不老藥,但是當他吃了柳泌用水銀燒製的丹藥後就開始便血,而且病情愈來愈重,四年以後就死去了。另外還有一個叫歸登的人,是工部尚書,據他自己介紹說,他也是由於吃了水銀才得病的;結果,此人也“唾血十數年以斃”。

我國很早就有人不相信煉丹、服丹、吞水銀可以成仙。東漢的一首古詩中就寫道:“服食求神仙,終為藥所誤。”鉛、錫、雄黃、硫磺、水銀等礦物都有一定毒性,單獨服用水銀或把這些東西混合燒製成各種丹藥吃下去,都是十分危險的,決不能延年益壽。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皇帝朱厚熜由於服食“丹藥”終於喪了命。明穆宗朱載即位,嚴懲方士,於是一時許多人再不敢提水銀朱砂可以醫治什麼病了。

李時珍一向反對方士的迷信邪道,不過,他在批判方士邪說的同時,又對丹藥在醫療方麵的作用給予了適當的肯 定。他認為煉丹術剔除其中不科學的成分也可為醫藥學服務。水銀雖不可隨便服食,“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水銀同黑鉛結合可製成鉛白霜,鉛白霜有止驚悸、解酒毒、治療中風的作用;水銀同硫黃可合煉成靈砂,靈砂是一種鮮紅色針葉晶體,有安神鎮靜作用。問題是這些藥都有一定毒性,不可隨便亂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收載了東晉時煉丹家葛洪煉丹的許多材料,肯定了水銀、丹砂、密陀僧、雄黃等幾十種金屬礦物類藥材的藥用價值。這些都體現了李時珍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本草綱目》對科學的貢獻

明朝時的中國,已處在封建社會的後期。一方麵,沒落的封建勢力開始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另一方麵,同宋元時期比起來,農業、手工業、商業和交通運輸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為科學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而且也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明朝的中後期,我國農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和醫藥學等各門學科都取得了許多新成就。這個時期除了李時珍的醫藥學著作《本草綱目》以外,還出現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科學技術論著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最有影響的地理學著作《徐霞客遊記》和徐光啟的農學名著《農政全書》等。

《本草綱目》內容十分豐富,至今在許多學科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草綱目》對科學的貢獻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