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上來了,是七菜一湯。孫秀才想:憑自己的才學,一定能美美地白吃一頓。讓他們先出吧,料定他們出不了好句。於是他說:“還是你們各位先說吧。哪一位先說?”

“我先來吧。”這時,姓薑的清了清喉嚨,首先開口:“我姓薑,薑太公釣魚。”說完,用筷子挾起一條全魚往自己桌前一放。眾人沒有什麼可說。

接著,姓黃的說:“我姓黃,黃鼠狼拖雞。”說完,把一盆全雞端到自己的身邊。

孫秀才和姓秦的一看,桌上隻剩下羹羹湯湯了。孫秀才想:我不再出對句,看樣子要沒吃的了。但他一時又出不了好句。

這時,姓秦的說了:“我姓秦,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剩下的六個菜全部攬到自己身邊。

孫秀才看到這情景,驚得發呆,他臉色紅一陣、白一陣的,胸中像被什麼東西刺過一樣難受。心裏想:你們這麼厲害,我也不讓你們愉快。他皺了皺眉頭讜:“我姓孫,孫悟空大鬧天宮。”話未落音,就站起來一下掀翻桌麵。

30.四個銅錢

從前有盟兄弟三人,都是出奇的吝嗇鬼。

有一天,他們正在大街上閑遛,碰巧地上不知誰丟了四個銅錢,被三個人同時看見。大哥不愛說話,隻用手一指;二哥嘴快,連忙說:“錢!”老三手快,彎腰拾了起來。這四個銅錢,每人一個還剩下一個。這一個怎麼分呢?大哥說:“我先看見的,應該給我!”二哥說:“我先說的,應該給我!”老三說:“我拾起來的,應該歸我!”三個人你爭我奪相持不下。最後大哥說:“咱們每人作一首詩,說說自己的身世,看看誰最窮,這個銅錢就給誰!”小哥倆說:“好!”於是大哥首先誦道:“身住房半間,一半露著天,蓋著麻袋睡,枕著一塊磚。”二哥接著說:“自幼沒有屋,睡覺靠大路,鋪著席頭睡,蓋著一身骨。”老三最後說道:“活了二十冬,過了十九春,渴了飲露水,餓了喝西風。”

三人作完了詩,你說你最窮,我說我最窮,爭來爭去還是沒有結果。二哥說:“咱們到官府裏去評評理吧!”於是三人向衙門走去。

一進衙門,大哥搶著擊鼓,二哥爭著鳴鍾,老三大聲喊冤。縣官一聽立刻升堂,問明三個人拾錢和作詩的經過以後,一拍驚堂木,說:“把錢拿過來!”三人隻好把這四個銅錢遞到縣官手裏。縣官見錢眼開,也作了一首詩:

“擊鼓鳴鍾又喊冤,你們三入鬧翻天,我道出了什麼事,原來為了四個錢。四個銅錢全歸咱,每人重打40板,哪個如果不服氣,再打80不算完。”

31.三個女婿拜壽

從前,有一個員外,他有三個女婿:大女婿是秀才,二女婿是開餅鋪的大商人,小女婿則是種田的。

這一天,是員外的70大壽,三個女婿都來給丈人祝壽。大女婿、二女婿帶來了許多賀禮,獨有小女婿沒有厚禮獻奉,員外十分不滿,就想個辦法來作難他:在筵席間,他要女婿們用“圓又圓,缺半邊,亂糟糟,靜悄悄”四個詞連成一首詩。大女婿搖頭擺腦地吟誦道:

十五月亮圓又圓,

十九、二十缺半邊,

滿天星子亂糟糟,

三更半夜靜悄悄。

二女婿苦思很久,才吞吞吐吐地喃喃著:

我家月餅圓又圓,

吃了半邊缺半邊,

老鼠偷吃亂糟糟,

貓公一來靜悄悄。

而小女婿卻毫不思索地唱道:

嶽父肚皮圓又圓,

沒有飯吃缺半邊,

農民不交租來亂糟糟,

全家餓死靜悄悄。

32.小洞避雨

天下起大雨來,野外路旁山崖上的一個小洞前,跑來了三個避雨的人:一個是秀才,手拿一塊硯台;一個是和尚,懷抱一隻嗩呐;一個是賣果子的老太太,胳膊上挎著果子籃。因為洞小,隻能容兩個人,讓誰進洞讓誰在外淋雨呢?

還是秀才有辦法。秀才出主意說:“咱們作詩,誰作上詩,誰進洞避雨,作不上詩的在外邊淋著。這詩句裏必須有‘塊’和‘愛’兩個字。”

秀才出的主意,自然是秀才先作詩了。他吟詩道:“硯台是一大塊,我寫的文章人人愛。”秀才念完詩句,就鑽進洞裏去了。

和尚接著吟詩道:“嗩呐底座是一大塊,我吹的曲子人人愛。”念後也進了洞。這時,隻老太太一個人還在雨中淋著。老太太急了,便氣洶洶地喊道:“我的胸前有兩大塊,孩子見了誰都愛。左邊一個養和尚,右邊一個喂秀才,兩個小子不懂理兒,趕快給老娘我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