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3.儀表篇
人美在心,話美在真
【釋義】人的美麗表現在心靈,言語的美好表現於真誠。
【例句】“人美在心,話美在真”,小姑娘淳(chún)樸、善良的性格,在這幾句樸素的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人美美的是靈魂,鳥美美的是羽毛
【釋義】人是否美麗體現在他的心靈,鳥是否美麗體現在它的羽毛。
【例句】現代社會有一些女孩,為了外表美而不惜萬金去美容,甚至到國外整形,人美美的是靈魂,鳥美美的是羽毛,這樣做真是不可取。
馬好不在配鞍,人美不用化妝
【釋義】好馬不在於所配馬鞍的好壞,人美麗不在於是否化妝。
【例句】眼前的這位姑娘是那麼自然、大方,可能任何脂粉對她都是一種褻瀆,正所謂:馬好不在配鞍,人美不用化妝。
吃人的獅子不露齒
【釋義】高深莫測的人物難以讓人看清他的真麵目。
【例句】對呀!常說,“吃人的獅子不露齒”呢!……咱還是酋著脖子呆著,不叫他們看出咱們的心事。(梁斌《紅旗譜》一八)
心裏亮堂是天堂,心裏黑暗是地獄
【釋義】心靈明亮的人好象在生活天堂,心靈醜惡的人好象生活在地獄。
【例句】“一個人的心境是決定他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心裏亮堂是天堂,心裏黑暗是地獄,”這句話實乃真理。
一俊遮百醜
【釋義】比喻一個優點可以遮掩許多缺點。
【例句】謝盼雖然說話結巴,長得很醜,但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很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真可謂:一俊遮百醜。
人是衣服馬是鞍
【釋義】人要靠好的衣服裝扮,馬配上馬鞍後更俊美。
【例句】有話道,“人是衣服馬是鞍”,意思是人要穿戴得好才美麗。(馮德英《迎春花》二章)
佛要金裝,人要衣裳
【釋義】金佛顯得威嚴,人要用華麗的衣服裝扮才能更漂亮。
【例句】起初入宮,因家況艱難,隻置了幾件布衣粗服,至此蒙(ménɡ)恩受賞,把衣飾盡換掉,越顯得玉質金相。俗話說得好,佛要金裝,人要衣裳,確是閱曆有得的話頭。(蔡東藩《慈禧太後演義》四回)
人美在有智慧,話美在有哲理
【釋義】人是否美麗在於他的智慧,話語是否中聽在於它的哲理性。
【例句】人美在有智慧,話美在有哲理,你自知理虧,就不要再無中生有地跟人家狡辯了。
嘴硬骨頭酥
【釋義】表麵顯得很堅強,內心裏卻極為脆弱。
【例句】她一直拒絕交出秘方,可麵對的畢竟是殺人不眨眼的土匪,嘴硬骨頭酥,她內心早已亂如一團麻。
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果多
【釋義】牡丹美麗,隻能欣賞;棗花雖然貌不驚人,卻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例句】外公對舅舅說:“將來娶媳婦,一定要娶個平常人家的姑娘,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果多,千金小姐太嬌氣,窮人家的女孩會過日子。”
行如風,立如鬆
【釋義】行走的時候象一陣輕盈的春風;站立的時候要象鬆樹一樣挺拔、筆直。形容儀態優美。
【例句】付東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他行如風,立如鬆,讓人驚羨不已。
蛇皮華麗,牙齒有毒
【釋義】蛇皮美豔,但牙齒卻含有劇毒。比喻外表美麗,心腸狠毒。
【例句】蛇皮華麗,牙齒有毒,皇妃們個個笑臉相迎,可暗地裏卻勾心鬥角,互相排擠。
破衣裏麵有聖人,破鞍底下有駿馬
【釋義】衣衫破舊的人也可能是聖賢之人,殘破的馬鞍下麵也可能是駿馬。指看待人或事物不要隻重外表,更要看清實質。
【例句】不要小瞧農村的孩子,破衣裏麵有聖人,破鞍底下有駿馬,他們將來會有大出息的。
隻知我外麵形狀,哪知我肚內文章
【釋義】意思是看人不能光看外表,更應究其內涵。
【例句】父母隻知我外麵形狀,哪知我肚內文章,不知不覺我與他們有了代溝。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釋義】意即不以貌取人,猶如海水不宜用鬥衡量。
【例句】晏子身材矮小卻才高八鬥;安徒生出身貧寒卻成為了大作家……無數事實說明了一個道理: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駿馬不配金鞍,照樣日行千裏
【釋義】好馬即使沒有華貴的鞍套,也不影響其行程。
【例句】在80年代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卻成就了無數學子,正所謂:駿馬不配金鞍,照樣日行千裏。
畫水無魚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
【釋義】畫出來的水流雖有浪花,魚兒卻無法生活在裏麵;繡出來的花朵雖然好看,卻散不出花香。意即雖然外表可以以假亂真,但本質卻大不一樣。
【例句】我的同事說話如蜜一般甜,可仔細一琢磨,沒一句能用得上,全是假話,真是畫水無魚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啊!
中看不中吃
【釋義】指外表好看,很招人喜歡,但沒有實用價值。
【例句】早就耳聞火龍果的大名,可一品後才知道它是中看不中吃的水果,味道與蘋果比差遠了。
當麵笑嗬嗬,背後毒蛇窩
【釋義】當麵態度很好,背後卻是狠心腸。也作“笑裏藏刀”。
【例句】劉地主是個笑麵虎,當麵笑嗬嗬,背後毒蛇窩,大家都處處提防他。
木頭刻的大獅子,貌似凶惡不可畏
【釋義】指木頭雕刻的獅子隻具有獅子的外表而已,不會讓人產生懼怕心理。
【例句】他長得凶神惡煞,但性格溫和,容易接近,朋友頗多,正所謂:木頭刻的大獅子,貌似凶惡不可畏。
放光的不都是金子,能說的不都是好漢
【釋義】不一定所有的金子都閃閃發光,本領高強的人不一定都是能說會道的。比喻看事要究其實質。
【例句】這次競選中,有數十人成績優異,但放光的不都是金子,能說的不都是好漢,還要經過更嚴格的心理測試,才能決定最終人選。
狼披羊皮更陰險
【釋義】比喻偽裝往往能麻痹(bì)人,帶給人的危害卻很大。
【例句】大家一定要警惕混入我軍內部的敵人,狼披羊皮更陰險,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
4.軍事篇
一日動幹戈,十年不太平
【釋義】戰爭一旦爆發,很久難以恢複和平。指戰爭危害大。
【例句】師長常說:“一日動幹戈,十年不太平,到頭來遭殃的還是老百姓……”看得出來,他厭惡廝殺、動亂的生活。
軍令重如山
【釋義】軍人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不允許有半點異議。
【例句】軍事第一,軍令重如山,沒辦法也得想辦法。(茅盾《鍛煉》八)
兵不妄動,師出有名
【釋義】妄:輕率。指不能隨隨便便發動戰爭,必須有恰當的理由才可以行動。
【例句】不能因為一點小磨擦就發兵,可曾聽過“兵不妄動,師出有名”,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軍中無戲言
【釋義】戲言:開玩笑。軍中議事非常嚴肅,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玩笑。
【例句】瑜曰:“軍中無戲言。”孔明曰:“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三國演義》四六回)
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不練
【釋義】即使長時間不動用軍隊,但是每天都要勤加操練。也作“練兵千日,用兵一時”。
【例句】俗話說,“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不練”。我們一定要加強戰備,以防敵人來偷襲。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釋義】指軍營是固定的,而駐紮在軍營的士兵卻經常變動。
【例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批一批的新兵入伍,緊接著又一批的老兵退伍了。(俞詠槐《一滴綠色的水珠》三)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釋義】相比之下,千軍萬馬容易得到,而一個善於用兵的將領卻很難得到。
【例句】你我果然不謀而合,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嗬!(房群等《劍與盾》)
強將手下無弱兵
【釋義】將領有能力,他們手下的士兵也一定不會懦弱。
【例句】強將手下無弱兵,有老虎班長就有老虎兵嗬!(電影文學劇本《董存瑞》)
兵敗如山倒
【釋義】軍隊潰(kuì)敗就好象山倒塌一樣無法收拾。
【例句】俗話說,兵敗如山倒,一點不假。這時兵官失去主帥,有的還在各自為戰,有的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像被猛虎衝散的羊群,滿山遍地潰奔逃命,互相踐踏。(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八章)
攻者先攻心,守者先守氣
【釋義】向對方發動攻擊首先應進行攻心戰,瓦解對方;堅守的一方先要守住士氣,不能使人心渙(huàn)散。
【例句】“攻者先攻心,守者先守氣”,兩軍交鋒勝敗的關鍵在於此,士氣高的會越戰越勇,取得勝利。
敵大勿畏,敵小勿輕
【釋義】不要因為敵人的勢力強大就望而生畏,也不要因敵人力量弱小就掉以輕心。
【例句】“敵大勿畏,敵小勿輕”的戰略思想已深入軍心,如今我軍勢如破竹,戰果累累。
兵對兵,將對將
【釋義】指作戰雙方兵與兵戰,將與將鬥。也暗指作戰雙方的力量不分高下。
【例句】戰爭是殘酷的,一上戰場就兵對兵,將對將展開了殊死搏鬥。
歲寒知鬆柏,軍危識將才
【釋義】天氣寒冷,能體現出鬆柏的高貴品質;軍情危急時,才能洞察將領指揮作戰的能力。
【例句】金興龍不負眾望把軍火安全運送到目的地,免遭土匪打劫(jié),真是歲寒知鬆柏,軍危識將才。
兵糊塗一個,將糊塗一群
【釋義】士兵糊塗隻能對他自己不利,將帥糊塗無能,整個部隊跟著受牽連。
【例句】司令員常說:“兵糊塗一個,將糊塗一群”,在他的嚴格要求下,軍官們個個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行
【釋義】強調做任何行動都不可缺少帶頭人。
【例句】“兵無將而不動,蛇無頭而不行”,我們一定要選一位好村長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奔小康。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
【釋義】指打敗仗的將領不敢再對人講自己如何英勇。多指人受挫(cuò)之後,易失去信心。
【例句】愚姐久已心灰,何必又做“馮婦”。“敗軍之將,不可言勇”。雖承賢妹美意,何敢生此妄想。(《鏡花緣》五一回)
敗戰之中學問深
【釋義】雖然戰鬥失利,卻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例句】這次雖然出師不利,但是敗戰之中學問深,我們要吸取經驗教訓,相信下次一定能打個勝仗。
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釋義】名:名義,緣由。故:所以。指出兵征戰,沒有明確目標就不能成功。
【例句】“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每一次出擊,都不能乘一時之勇,一定要有的放矢(shǐ)。
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釋義】士兵不在多少,貴在精銳善戰,將領不在勇敢,貴在謀略。
【例句】馮將軍說:“天天招兵買馬,人數逐日增多,但全是匹夫之輩,常言說的好:‘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必須加緊訓練方能作戰。”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釋義】行軍打仗需要有固定的陣勢,否則會如流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例句】古時打仗常擺出形形色色的陣勢,使對方攻打的難度大大增加,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兵不厭詐,將貴知機
【釋義】詐:欺詐。機:時機。指作戰用兵要盡可能采用各種手段迷惑敵人,將領指揮軍隊貴在把握有利時機。
【例句】真君道:“兵不厭詐,將貴知機。今日是個頭陣,不可輕易造次。”(《三寶太監西洋記》二六回)
5.工匠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釋義】指無論做哪一行,隻要努力就能取得非凡成績。
【例句】張老道:“姑爺,俗話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哪一行沒有好人哪!就是強盜裏也有不得已而落草的。(《兒女英雄傳》一一回)
山有泉水才美,人有技能才好
【釋義】山峰因泉水的映襯才更加秀美,人有技能在手才更加出類拔萃。
【例句】“山有泉水才美,人有技能才好”,馬叔認準了這個理,讓輟(chuò)學的兒子來到技校,學習汽車修理。
要知隔行事,還得問行家
【釋義】要想了解其他行業的情況,必須請教從事那個行業的專家才行。
【例句】“要知隔行事,還得問行家”,對於餐飲這一行我知之甚少,看來還得請教隔壁的王廚子。
一門不知一門黑
【釋義】指不接觸某一技術,就不了解該技術的奧妙。
【例句】看著人家劈哩啪拉地敲著鍵盤,我心急如焚,卻不明白其中的奧秘,真是一門不知一門黑!
三句不離本行
【釋義】指說話論事時習慣講與自己職業有關的事情。
【例句】與他交談時,他總是三句不離本行,真讓人覺得煩。
夫子門前讀《孝經》
【釋義】夫子:指孔夫子。《孝經》:儒家經典,孔子的弟子所作。指在行家麵前賣弄自己的本事。
【例句】武鬆精於腿法,你跟他玩到腿,跌到他懷裏來了。這叫個“夫子門前讀孝經。”(王少堂《武鬆》)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釋義】指內行人看的是內在哲理,外行人看到的隻是表麵上一些膚淺的招數。
【例句】哎呀,人家劍法太高了!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劉蘭芳等《嶽飛傳》)
巧匠手中無棄材
【釋義】在靈巧的工匠手中,廢棄的材料也能派上用場。指巧匠能夠變廢為寶,充分利用材料。
【例句】姑媽把做衣服的下腳料一塊一塊縫起來,做了一個漂亮的板凳墊,真是巧匠手中無棄材。
會捉老鼠的貓兒不叫
【釋義】比喻有真本領的人從不愛表現自己。
【例句】平時沉默寡(ɡuǎ)言的李麗,居然在這次物理競賽中出人意料地一舉奪魁,真應了那句老話:會捉老鼠的貓兒不叫。
車夫的腿,律師的嘴
【釋義】車夫靠腿掙錢,律師靠嘴吃飯。指長期的職業訓練會有特殊的本領。
【例句】俗話說:車夫的腿,律師的嘴。你苦練繪畫幾十載,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初入行業,三年事生
【釋義】比喻剛進入某一行業一切都是陌生的,隻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
【例句】初入行業,三年事生,你剛開始做生意,一定要多向同行學習,積累豐富的經驗。
行行出君子,行行出小人
【釋義】指各行各業中都有君子,每個行業內部都有小人。
【例句】發生了這樣不愉快的事,你該明白什麼是“行行出君子,行行出小人”了吧,以後一定要認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