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數學教學的趣味遊戲運用
數學教學的趣味遊戲設計數學教師的趣味教學設計與創新1數學教學中運用遊戲的原則
教學中的遊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把它適當安排在教學過程中。
數學遊戲能為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
設計遊戲的目的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所以,設計數學遊戲,安排課堂教學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思想性,激勵性
遊戲必須寓教育於教學之中,以正確的思想激發學生競爭精神,樹立為祖國爭光的學習動機。如遊戲“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在高聳入雲的山峰兩側貼上題卡,選兩隊隊員當“登山隊員”分別從兩側向頂峰挺進。其他學生當裁判,哪隊答對一題就插上一麵紅旗表示前進了若幹米,哪隊先到達頂峰,哪隊奪取山上的“先鋒號”紅旗。在遊戲中,參賽隊員像登山運動員那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員們默默地搶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確評判。全體學生愉快地在遊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並借此了解一項教師國的世界之最,滲透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情感,激發昂揚奮進的精神。
二、多樣性,情趣性
遊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
如形式活潑又有競爭性的“數學撲克”:“爭上遊”、“拍大數”;富於思考啟發性的“猜謎”、“問號旅遊”;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摘蘋果”、“幫白兔收蘿卜”、“小鳥回家”;結合地理知識教學的“火車開往北京城”等遊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麵前,學生們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遊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遊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三、直觀性,形象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遊戲可以在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解”、“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遊戲都是借助學生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著長脖子,直著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教師今年6歲,弟弟比教師小兩歲,弟弟在哪裏?”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教師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裏。”學生繼續問:“比教師大1歲的哥哥在哪裏?”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教師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裏。”在這個遊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為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四、針對性、啟發性
數學遊戲的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設計遊戲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要有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會思維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1.“數學接力賽”可以突出分析問題的層次,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如分析應用題:“桃樹有8棵,梨樹比桃樹多3棵,梨樹有多少棵?”請4名同學參加數學接力賽,每個學生完成一層任務。
第一棒:從“梨樹比桃樹多3棵”這句話裏知道了誰和誰比。(梨樹和桃樹比。)第二棒:還知道了誰的棵數多?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梨樹的棵數多,梨樹的棵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樹同樣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桃樹多的3棵。)第三棒:求梨樹有多少棵,應該怎樣做?用什麼方法計算?(求梨樹有多少棵,應該把這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第四棒:列式6+3=9(棵)答:梨樹有9棵。如此一來,一人隻說一句話,突出了思維的程序,滲透了思維方法,分散了學習應用題的難點,對分析能力尚低、語言表達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2.“猜一猜”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訓練優良的思維品質。如“老師手裏拿10根小棒,藏在背後,讓學生猜老師左手拿幾根,右手拿幾根?”用此遊戲來幫助學生鞏固10的組成,顯然要比讓學生反複背誦好得多。
3.提供“小擂台”、“點將台”等遊戲,可以激勵學生互幫互學,是互相競爭的小戰常遊戲式的教學除了要遵循以上的原則外,還要注意麵向全體學生,重視全過程,教學遊戲要簡單易學省時高效率。
2如何進行數學遊戲化教學
數學教育遊戲化就是把遊戲活動的因素滲入到數學教育活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