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學校領導的管理

學校規範化管理的建設方案學校領導與教師的規範化管理第一節學校領導管理概述

1.現代學校管理者的涵義

從廣義角度上看:學校管理者是學校一切參與行政管理人員的總稱。凡是學校裏承擔行政管理任務的人員,包括從校長到中層幹部以至保管員,實驗管理人員等,都是學校行政管理人員。

從狹義角度上看:學校行政領導管理人員是指對學校行政工作承擔領導責任和起指揮作用的管理人員,主要指中層以上的管理幹部,這是我們本書要著重研究的對象。

2.現代學校管理者的作用

學校管理者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1)指向作用。

(2)保證作用。

(3)溝通作用。

(4)帶動作用。

學校管理者作用的發揮

從主觀上看,管理者是否有高度的革命事業心,與政治責任感,是否善於團結教師,會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否有較好的分析能力,組織能力,能給教師以思想上,工作上與業務上的指導幫助等。

從客觀上講,主要有以下因素影響:

(1)上級組織的支持。

(2)地位和權力。

(3)領導與群眾的關係

(4)工作結構。

3.學校管理者的職責

現代學校管理者的職責

(1)學校管理者的基本職責。

①為學校確定目標,製定發展規劃。

②合理決策。

③建立管理機構和製定規章製度。

④選用幹部和聘用職工。

⑤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公共關係。

⑥聯係群眾,調查研究。

⑦學習。

(2)學校高層管理者的職責。

高層管理者 對組織負全責,主要側重於溝通組織與外部的聯係和決定組織的大政方針。注重良好環境的創造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

(3)學校中層管理者的職責。

承上啟下。主要職責是正確領會高層的指示精神,創造性地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有效指揮各基層管理者開展工作。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務。

在學校組織體係中,“中層管理者”處於中間的位置:在高層領導之下,在部門所有人之上。與基層相比,中層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向高層申述自己的意見,接受高層的耳提麵命,能更快、更多、更準確地獲得那些為基層所廣為關心的諸如工資福利、人事變動、考核晉升、發展規劃等方麵的信息;與高層相比,中層對基層普遍有著更全麵深入的了解,知道他們所急所欲和對上級決策的真實態度,也可能更清楚組織的實際形象,這是一個方麵。另一方麵,中層管理者既是組織戰略決策的第一執行者,又是所在部門的直接管理者,同時還是整個組織體係運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協調者。要在這幾個不同的角色中伸展自如,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努力使自己成為組織最優秀的服務者。隻有養成了服務的習慣與心態,中層管理者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才能保持高漲的熱情,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在學校管理中發揮出較大的積極作用。

第一,中層管理者應確立正確的服務理念。

學校中層管理者的服務職能是毫無疑問的,但如果把它的職能僅僅理解為管理,那就落伍了。學校中層管理者的職能應該轉變,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要開動腦筋想一想,看我們能不能為學生、為教職員工、為所有與我們有合作關係的單位開展“一站式服務”,或者讓我們現有的服務方式變得體貼入微?

要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關鍵在觀念。如果簡單地將“管理”理解為就是布置工作、發號施令,就是監督、裁判甚或小團體主義,那就肯定無法融入服務,無法轉變職能。相反,如果我們的中層管理者都能意識到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就是最有效的管理,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應該是服務的楷模,那麼我們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就會發生根本的轉變:原本不勝其煩的工作變得輕鬆和有意義了;原來討厭的部下也可能變得順眼了;原來和自己別別扭扭的部門竟也順暢多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你把自己擺在服務的位置上,意識到在學校這個整體裏人人為我,所以理應我為人人。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就簡單多了,矛盾就少多了,管理自然就好多了。可能我們中的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有時部門與部門之間辦事太累,無效勞動太多,有時候甚至眼看著人家出錯也不吭聲,這些都源於合作意識不強,或者心胸不夠開闊,而服務觀念恰恰與合作、氣度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二,中層管理者應掌握熟練的服務技巧。

沒有正確的觀念指導,肯定搞不好管理,但是光有好的願望而沒有能力(技巧)支撐,同樣不能搞好管理。既然管理就是服務,要讓管理出成效,就需要掌握服務技巧。怎樣才能練就過硬的服務技巧呢?一靠製度的建立與保障,二靠規範到位的嚴格訓練。學校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應該有詳細的工作職責、工作程序、考核標準等,而這恰恰正是我們學校目前所缺少的。我們應該切切實實地組織每一個部門、對每一個教職員工進行嚴格規範的訓練,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講就是“格式化”。近年來,我們學校,或者是各個部門,沒少提出很多很好的管理理念,但我們最基本的管理訓練卻沒有做好。部門新來了教工,簡單的訓練就是開開會,講講校史校情,把製度貫徹下去。至於這位新教工手上做的事到底應該通過多長時間的訓練才算到位,該怎樣訓練?沒有,反正進來了就先幹,最多給你指派個“老”教工讓你跟著幹,這個人若好心大度就教你,否則你就隻能“偷師”、“自摸”了。表麵上看好像省略了專門培訓的成本,實際上這同樣是需要成本的,而且付出的成本更大更高。因此,重視新人入職的初始培訓,加強對全體教職員工的後續培訓,是我們提高和保證服務質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而中層管理者在此方麵應起積極作用,即以自己熟練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去服務好新上崗的教師,為使新上崗教師迅速通過教育教學業務能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第三,中層管理者應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