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和敢於創新的勇氣。求真務實就是要求有真抓實幹的精神,不空泛說教,要立足現實,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從實際出發,幹實事,講實效,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等等。敢於創新,就是要敢於衝破舊的觀念,敢於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創造、革新。要創新就要有進取心。因循守舊,安於現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與創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校長要想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就要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要求、新任務,勇於進取。不僅自己如此,對下屬、對教師也要這樣要求,隻有從上到下都有進取心,才能開創新局麵。

文化知識素質

隨著教育製度的改革和教育本身的極速發展,學校管理工作逐漸從教學工作中分離出來,校長已漸成為一個獨立的職業類別,具有了職業本身所具有的社會獨立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職業會進入專業領域,專業化已經成為社會職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專業性也成為衡量職業成熟性的重要指標,校長職業也不例外。如何促使校長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倫理及自我專業意識等方麵不斷完善,是當前校長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校長對知識的要求來說,校長必須有比較廣博的文化知識。

(1)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這在“校長的應有素質”一節裏已論述過,這裏就不再多說了。

(2)要有比較紮實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管理知識。校長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和管理理論水平。學校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教育教學等形式來培養所需要的人。教育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校長要實施有效管理,就要懂得辦學規律,懂得教學規律,因而就要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史、教學法、教育哲學、教育行政學、教育管理學、管理心理學、行為科學等方麵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基於教學而又更廣泛的教育行為的深入思考,是很有意義的,它能幫助校長將自己辦學的具體活動與更廣闊的背景聯係起來,使校長有可能形成自己更明確的教育理念,成為學校管理的行家。

(3)具有一定政策法規知識。學校管理是為實現一定的政治路線、教育方針服務的。黨和國家製定的教育方針、政策,學校的規程、法規建設標準等等,是辦好學校的政策依據,認真執行有關的政策法規,是校長的重要職責。隻有全麵理解和掌握有關的政策法規知識,學校管理工作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宣傳貫徹落實教師法、教育法等法規製度,才能更好地培養師生的法製意識,形成法製觀念,做到依法治校。

此外,校長還應具備一些邏輯學知識、哲學知識、史學知識等。校長的博學廣聞,無疑有益於拓寬校長的思路,有益於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益於與不同學科的教師交流和切磋。較寬的知識麵可為校長拓寬教育視野提供直接的基礎。

身心素質

校長肩負著學校繁重的工作,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作後盾,才能應付下來。健康的身體是校長做好領導工作的物質基礎,隻有在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其他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所以,積極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體魄,也是校長自我管理的任務之一。

心理素質是身心素質的另一方麵,主要是指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校長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是校長必須具備的條件。心理品質蘊藏較深,不易表露於外,需要自我修養和磨煉。塑造良好心理品質,我們應特別注重以下幾方麵。

(1)對事業充滿激情而又沉靜、善思、專注,急而不躁。校長對學校,對自己的事業要懷有激情,要發自內心地熱愛,同時,又必須是理智的,是情、理的高度統一,深謀遠慮,沉著冷靜,富有策略思想,不莽撞行事,更不意氣用事。師生均可從校長的理智情感中受到感染,從校長的理智中看到智慧,從校長的情感和理智中看到未來。

(2)培養遇事頑強、冷靜、不屈不撓的心理品質。學校雖是一個更富於理性的場所,卻也彙集著矛盾和衝突,尤其是現今我國社會處在發展和變革之中,利益關係的調整在改革、發展中的學校被突顯出來,校長崗位更容易同時麵對多個問題、多種衝壓。一個人在同時受到兩三種心理衝壓時,不產生波動是不容易的,校長若無剛強的心理品質在現代社會是難以應對學校工作的。能夠經得起沉重工作負擔的並不少,能夠經得起沉重心理壓力的人則不是很多。以下的情形是不難設想的:假定辦學條件不好,而改變此狀況的途徑不順暢,教學投入減少,設備充實與更新難以實現,教師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放,這些就可能使校長心理不安;除了物質條件外,政府行政部門對學校過多幹擾、幹預也是使校長心理受壓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還有校長經常容易碰到的內部矛盾與摩擦,諸如複雜的人事關係、管理層內耗不斷等,也是令人十分難受的;若還有因校長自身或學校部門工作失誤或工作不周全導致事故,出現一些突發事件,這更是令校長焦急不安的,等等,這都需要校長有頑強不屈的性格。若麵對來自他人的攻擊、誹謗,則更需要頑強不屈。與此同時,校長又必須厚道,能忍讓、能諒解、能寬容,與人為善,胸懷寬闊,把厚道與剛強統一起來。

(3)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尊重他人,保持平和心態。校長決不可因“一校之長”之地位而在心理上產生病態,誤以為凡己之言均係金科玉律,誤以為原則都在自己手中,誤以為自己高人一等。這樣,勢必多了自以為是,多了官僚習氣,少了平民意識,長此以往,就會從根本上失去自我。嚴肅是一種責任心的外在表現,尊重也應是責任心的一種表現,尊重師生,尊重不同流派和風格,尊重不同經曆、不同資曆的人,尊重不同地位、不同層次的人,尊重不同性格和愛好的人,尊重有過過失的人,校長的這種心態為和諧的校園所必需。

上述幾方麵的素質隻是校長自我提高的一部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革,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校長作為領導廣大教職工負責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領導者,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服務於現代教育。

9.校長的威信建立

顧名思義,威信就是既有威望又有信譽。校長的威信,對於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於穩定教師隊伍、對於培養良好的校風,有著巨大的作用。校長的威信很重要,這是不難理解的,問題是如何建立和鞏固威信。建立威信,沒有捷徑可走,要靠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成績,沒有成績就不可能有威信。校長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威信,就要清楚以下幾點:

(1)威信不是上級授予的。不錯,校長這個職務,是由上級授予的,但校長的威信卻不是上級授予的。正確地運用權力,時刻想到自己的責任,認真履行職責,“權”與“威”就能聯係在一起,否則,就不可能有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