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課外活動的管理
學校規範化管理的建設方案學校學生與課外的規範化管理第一節課外活動管理概述
1.學生課外活動概述
對於課外活動,不同的教育家給其下的定義是不同的。凱洛夫認為,所謂課外活動,就是在學校必修的教學計劃範圍之外和在必修的教學大綱之外所舉辦的形形色色的具有教學養成性質的作業和教育措施。巴拉諾夫則認為,學校在課外對學生進行的各種各樣的教學教育工作統稱為課外活動。而我國國內一些現行的資料大部分則認為,課外活動是指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範圍要求之外,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這些關於課外活動的定義雖然在語言文字上不盡相同,但其主題思想還是一致的,都主張課外活動是在課堂以外所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根據這類活動由誰來組織和實施,可以把課外活動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學校組織實施的在學校範圍內進行的課餘活動,稱作校內課外活動;另外一種是由校外教育機關領導和組織的或走出校園的課外教育活動,即校外活動。如少年宮、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單位組織的各種課外活動。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都是教學的輔助形式,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通常把校內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統稱為課外活動。
根據課外活動的定義,課外活動應包括兩部分:即校內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與之相適應,課外活動的管理也應該包括兩部分:一方麵是校內的課外活動管理,另一方麵是校外活動管理。它要求管理者通過寓德育、智育、體育等於各種課外活動之中的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群眾性的學生活動引導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上來,使之為實現我國的教育、教學目標服務。
作為課外活動的管理者,首先應該明確課外活動管理任務、內容、原則和方法。
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以外的有益的教育形式,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其根本任務是: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調動校外各種積極因素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麵、和諧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合格人才。在進行課外活動管理的時候,要控製其導向,使其為以下各目的服務:
(1)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每一個人的特長,發現和培養各種人才課外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為不同的個體提供適合的氣候和土壤。有的學生往往會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其愛好和天賦,並會在這片廣闊的空間茁壯成長。如果引導有方,管理得當,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長。
(2)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為形成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奠定基礎單純依靠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缺乏生動性和形象性,但如果把德育放在課外活動這個大課堂施行,讓學生有親身體驗,這樣效果就會好得多。
(3)鞏固、擴展課堂教學的知識,促使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學生從課堂中得到的知識,是間接經驗的傳授,往往是比較抽象的,如果讓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使其動手、動腦、理論聯係實際,使課堂中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得到應用,從而就使之得以鞏固和加深。
(4)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社會化不同形式、各種範圍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不同於課堂的相互接觸、相互聯係的機會,促進他們之間相互了解與合作,使他們懂得並學會與人融洽相處,正確處理社會生活,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快學生的社會化進程,為他們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5)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管理者可安排一些有益的文娛、體育活動和旅遊活動,通過這些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社會美的感受,陶冶高尚的情操。課外活動內容的確定,要以教育方針、培養目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校內外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其內容是十分豐富的,範圍也是很廣泛的。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社會活動、學科活動、科技活動、文學藝術活動、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夏令營活動等等。
課外活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按規模大小可分為大型活動、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
其中,大型活動是由管理者針對某一年級或某些相近程度學生的需要而組織的課外活動,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這類活動多為群眾性的集會、報告會、各種講座、集體參觀訪問,各種比賽等,由學校或班級組織。在安排大型活動時,管理者一定要有充分準備,活動目的要明確,組織要周全,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要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活動時間也不宜過長,活動亦不應太頻繁。
小組活動是課外活動的最基本的形式,這類活動形式分散,能照顧學生的興趣愛好,活動起來也方便。小組的建立,可以是班級的、年級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但人數不宜過多。小組活動的種類一般有:學科小組、科技小組、藝術小組、體育小組等等。由於小組活動主要是建立在學生愛好、特長的基礎上,所以在確定小組活動參加人選時,最好看他(她)對本小組活動是否有濃厚而穩定的興趣。
個人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而獨立開展的活動。它的主要內容有:閱讀報章雜誌、文學創作、繪畫、音樂、書法、製作模型、進行某種觀察和實驗等等。個人活動在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方麵更甚於小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組活動在吸引和照顧學生興趣特長等方麵的不足,使每個具有特長和特殊才能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個人活動管理方麵,管理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應該加強引導,防止自流。對於那些特殊才能的學生,為了使其順利、健康地發展,還應該有專人負責,有專門的指導和培養。
以上各種活動形式,往往是相互聯係的,它們彼此促進,相互補充。因此,課外活動管理者在領導、組織開展活動時,應該有所選擇,注意統籌安排,以便充分發揮各種形式的教育作用,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課外活動在學校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