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3)

法門品第三十四

佛告堅意。法名無思無慮無相無作無憶無念。淨妙無緣無有文字。亦無言說不可顯示。堅意。諸法不會諸根不可以智知。不可以無智知。非可知非不可知。複次堅意。法名眾緣所成。如來能知。而如來知不可言說。而如來以不可說法。說是諸法。所有說道即是法門。何以故。以諸行印印一切法令一味故。堅意。諸法無盡盡際無盡故。堅意。諸法畢竟不增不減入盡際故。以是義故。如來以語言文字分別解說。堅意。阿字門入一切法。以阿字門分別諸法。先入阿字門。然後餘字次第相續。是故言從阿字邊變出諸字。從諸字邊會成諸句。以諸句故能成諸義。是故如來。說阿字門入一切法。堅意。此是法門何等是法。堅意所謂法者。本來無作無說無示。無知故知無說故說無示故示。如是阿字。能作是一切語言。是名法門。若善男子善女人入是門者。得無盡慧及無盡辯。其無盡者過去無盡無盡盡中無相無說。諸有所知皆為無知。諸有所示皆為無示。有所分別皆無分別。故名無盡。堅意。是名為門。是為何門。是諸法門。何等是法佛所不得。又此門者觀一切法入無思慮。何以故。一切語言皆非語言。一切言說皆無有盡一切言語皆如不離如。一切智皆非智。堅意是名金剛句也。何以故。名為金剛句耶。若法無作則不可壞。不可壞故名金剛句。諸法無業。若無有業則無有報。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業無報。是名法印。如來所可說業說報皆以是印。是印不可破壞。堅意。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業報當入是門。堅意。一切諸法無來無去是入法門。我因是門為眾生說生死差別。堅意。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眾生生死智者。以是印入是名法印。名無文字印無障礙印。堅意。如來有所言說。皆以是印。一切有身皆如來身。何以故。是諸身性不相違背。佛以是印說眾生身相。是名身印。又以是印顯示演說一切身相。何以故。堅意。諸法無門不可入故。法不可入以不出故。諸法無出不可入故。是故如來若有所說皆不離是無礙際說。以無礙際說一切法。亦以是際知諸眾生隨宜為說。堅意。無礙際者即無邊際。無邊際者即是一切眾生性也。是名際門。入是際門則能開演千億法藏。此法藏者即非藏也。堅意。如來眾法藏中有所說法皆說是際。複有色藏受想行識藏。是藏非藏不自在藏。是名諸藏以阿字門入。爾時堅意白佛言。世尊。是門甚深。佛言。堅意。我不生念是深是淺。世尊。佛說法耶。堅意。不如凡夫所貪著說。隨智者所解。名為如來說法如。如來如實所知無示無說。何以故。一切諸法不可說相。唯智者能知。凡夫若有所知皆著文辭。是故佛說文字語言即非語言。佛複告堅意。一切諸法如日明淨。隨所正觀皆入無際。堅意。一切諸法皆能照明。能起一切智慧光故。堅意。一切諸法無所障礙。如虛空故。堅意。隨著二法。是中如來行無礙眼。堅意。是名法眼。佛以是眼見一切法無障礙相。堅意。是名諸法無障礙門。善男子善女人若入是門。諸所言說皆有利益。皆無障礙皆示義趣。皆說深義無所貪著。複次堅意。諸法無垢不染不離。堅意。法無所屬。以不受故。堅意。一切法無邊。本末不可得故。堅意。諸有所說文字語言。當知是中無有文字亦無語言。堅意。是文字門雲何有入。但說是法無有障礙。是名為入。堅意。如是入者即名非入。入法性故。堅意。如來所說諸三昧門為何者是。堅意。有一相三昧。有眾相三昧。一相三昧者。有菩薩聞某世界有某如來現在說法。菩薩取某佛相以現在前。若坐道場得無上菩提。若轉法輪。若與大眾圍繞說法。取如是相。以不亂念守攝諸根。心不馳散專念一佛不舍是緣。亦念是佛世界之相。而是菩薩於如來相及世界相了達無相。常如是行常如是觀不離是緣。是時佛像即現在前而為說法。菩薩爾時深生恭敬聽受是法。隨所信解若深若淺。轉加宗敬尊重如來。菩薩住是三昧聞說諸法皆壞敗相。聞已受持從三昧起。能為四眾演說是法。堅意。是名入一相三昧門。複次堅意。菩薩住是三昧。還能壞滅是佛相緣亦壞自身。以是壞相壞一切法。壞一切法故入一相三昧。從是三昧起能為四眾解說是法。堅意。是名為入一相三昧門方便。複次堅意。菩薩緣是佛像而作是念。是像從何所來我何所趣。即知佛像無所從來我無所至。菩薩爾時作是念言。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所從來去無所至。菩薩如是行如是念。不久當得無礙法眼。得法眼已便為諸佛之所知念。諸甚深法皆現在前。以是深法得無礙辯。雖講說法而不見法。堅意。如來於過去世無礙智慧。亦諸相中智無障礙。於過去世亦不作緣。亦非不知不隨憶想。堅意。菩薩亦如是。住是三昧雖演說法不見是法。菩薩住是三昧深修習故。隨所聞因緣第二佛。取相現前。若坐道場得無上菩提。若轉法輪。若於大眾圍繞說法。菩薩亦受持是第二佛法。亦不舍本佛相。亦見是佛。而是菩薩俱緣二佛。取相現前聽受說法。堅意。是亦名為入一相三昧門。複次堅意。菩薩以善修習一佛相故。隨意自在欲見諸佛皆能現前。堅意。譬如比丘心得自在觀一切入取青色相。能得信解一切世界皆一青相。是人所緣唯一青色。觀內外法皆一青色。於是緣中得自在力故。堅意。菩薩亦複如是。隨其所聞。諸佛名字在何世界。即取是佛及世界相皆緣現前。菩薩善修習此念佛緣故。觀諸世界盡皆作佛。常善修習是觀力故。便能了達一切諸緣皆為一緣。謂現在佛緣。是名得一相三昧門。堅意白佛言。世尊。以何方便。得是三昧。佛告堅意。於是佛緣係念不散不離是緣。是名三昧門。堅意。以是一緣了達諸法。見一切法皆悉等相。是名一相三昧。菩薩住是三昧又入法門。謂一切語皆如來語。一切有身皆如來身。不離如故。複次堅意。菩薩聞諸佛名。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若萬若過是數。一時專念盡現在前。及諸世界弟子眾數。皆現在前恭敬尊重。亦念是佛具足妙身形色相好。盡現在前恭敬尊重。亦複一一取三十二大人之相及不虛行相。師子奮迅相。無見頂相。象王觀相。取大光相。以信解觀作無量相。亦取諸佛世界之相。以信解觀作無量淨相。亦取弟子眾。以信解觀作無量相。爾時作是思惟。如是諸佛從何所來我何所至。即知諸佛及以己身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如是觀知如是信解。爾時菩薩作如是念。如是事中無有定法。名為如來。如是觀時知一切法空無所有一相無相。用無相門入一切法。如是信解達知一切諸法一相。堅意。菩薩能緣諸佛係念一處。是名眾相三昧門。堅意。若是菩薩入是三昧。了達諸法一相無相。是名眾相三昧。菩薩住是三昧所知所見無非如來。又亦不見不知如來。所知所見無非是法。亦不見法。所有知見皆佛弟子。亦不見不知佛弟子眾。所知所見無非說法。亦複不見不知說法所有見知無非是緣。亦不見緣。所有見知無非是辯。亦不見辯。諸有所見無非佛土。亦不見佛土。諸所有見無非世界。亦不見世界。諸所有見無非眾會。亦不見眾會。無法不說而無所說。無法不現亦無所現。無不信解亦無信解。無不分別亦無分別。無法不壞亦無所壞。無法不出亦無所出。無法不照亦無所照。堅意。是名諸菩薩三昧門。入是門者當於諸法得無礙智。能如是觀名無礙眼。於是事中亦不貪著。是名法眼。堅意。菩薩以是三昧能得無礙無邊辯才。爾時堅意菩薩白佛言。世尊。幾所菩薩於當來世成是三昧。能得無量無邊辯才。何等菩薩於當來世成是三昧。能得無量無邊辯才。堅意。菩薩若於後世從比丘所聞是三昧。當知是比丘成是三昧。能得無邊無量辯才。堅意。如汝所問幾所菩薩成是三昧。得無邊辯。若人常修是三昧者。此則能成得是三昧。亦得無量無邊辯才。堅意。是門能開八百法藏。於今現在阿閦佛土諸菩薩者常用是門。堅意。於是一門攝一切法門諸三昧門。是名重句門。是故堅意。若人如法欲入法門是三昧門重句門者。應當親近諸善知識問。雲何行雲何觀察雲何修習。當隨其教如說修行。堅意。若有四法當知是為善知識也。何等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礙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於正法。四常能隨順教化。有是四法當知即是善知識也。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當近善知識  能障惡法者

能說佛所讚  是人應親近

隨佛道教化  能生人善法

如所聞安住  能增益智慧

可近法當近  應遠法當離

離於惡法已  當修佛所讚

若欲得辯才  亦欲演自智

當疾修是定  常隨善知識

隨所教修行  於法無秘吝

自所得善法  亦應為他說

深心行是法  舍離諸諂曲

常近善知識  修行如是法

故近善知識  應離惡知識

從是得多聞  疾得是三昧

複次堅意。若有四法。當知是為善知識相。何等為四。善知教化。善知修道。知教化過。知修道過。堅意。有是四法。當知是為善知識也。爾時世尊而說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