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二)室外地麵

在宮殿、衙署中可以用城磚鋪墁;在園林、住宅裏多數是采用磚、卵石、石片鋪墁成各種式樣的甬路,取得裝飾效果。

1城磚鋪墁

城磚也是長方形,或用平墁或縐砌,如我們在北京故宮裏麵所看到的。城磚砍淨尺寸是14寸×7寸×33寸。

2園林住宅裏不同材料鋪成各種式樣的通路

這在《園冶》中介紹的比較齊全,試擇幾例:

波紋式:可以利用殘缺舊廢瓦分別薄厚砌成。

六方諸式:可以用磚框鋪成六方,八方或他們的變體,當中

嵌入大小不同的鵝卵石。

毬文式:可以用完整均一的瓦片鋪成毬文形狀,當中嵌入鵝

卵石,即李誡《營造法式》小木作製度圖樣中的“簇六重毬文”圖案。附表:(錄自工程做法例卷53)名稱原製尺寸(營造寸)砍淨尺寸(營造寸)用途二尺金磚20×2019×19墁地尺七金磚17×1716×16墁地二尺方磚20×2019×19墁地尺七方磚17×1716×16墁地尺四方磚14×1413×13墁地、調脊尺二方磚12×1211×11墁地、調脊舊樣城磚15×75×414×7×35新樣城磚15×75×414×4×33臨清城磚15×75×414×4×33澄漿城磚15×75×414×4×33停泥滾子磚9.5×47×28.5×4×18沙泥滾子磚9.5×47×28.5×4×18停泥斧刃磚9.5×47×18墁地古建築彩繪技術

彩色在中國木結構建築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屋麵瓦、梁枋彩畫、柱體油飾以及牆麵、台基分別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彩色,在對比得宜襯托適當時產生了動人外觀效果。

封建後期對木結構主體的彩繪工作比起前代有進一步發展,從底子處理到表麵彩繪都有成熟的做法規定。柱架使用油飾彩畫除了追求裝飾效果,還起保護木質的作用,減少風雨剝蝕的影響。

油飾彩畫的主要材料

油飾彩畫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概略可分為五類。

(一)粘結劑

這是油漆塗料幹燥結硬,形成堅韌塗膜的主要成分。清代官辦工程中,桐油是最常用的粘結劑,它可以摻在膩子裏麵,也可以罩麵。

(二)催幹劑

罩麵時生桐油有因日曬而變型的缺點所以要用熟桐油。熬油過程中加入催幹劑,可增加油的幹燥性能和光亮度。一般熬油的催幹劑是土子、密陀僧。

(三)顏料。

主要是著色顏料,如銀朱、章丹、紅土、煙子以及各種青綠等。

(四)金葉

黃金是貴重金屬,明清統治階層窮奢極侈也把這種材料用在建築物上,除瓦頂鎦金已如前述,梁枋彩畫中則使用金箔。依《天工開物》所記,每張金箔一寸見方重七厘。

(五)水膠

彩畫中各種顏料要與水膠依一定比例配合粘用才能依附牢實。彩畫的底麵也要刷膠礬水一道墊底。

清代油飾彩畫的主要工序

對於木柱架的油飾彩畫,一般宮殿廟宇經過下列幾道主要工序。

(一)木材麵的底層處理

古代建築所用木料尺寸大都超過20厘米,表麵不免有裂縫、疤節之處,這些地方需用刀刮平刮淨,大裂用竹釘嵌入令表麵大體平整。

(二)嵌補成型

使用血料與磚灰的混合劑或桐油磚灰的混合劑塗布三至七道,對於易受雨淋處如柱身甚至加用線麻、苧布,以求這一層底層堅牢耐久,每上一道灰都用磚、瓦片打磨一遍,灰的粒料逐漸加細。依照《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嵌補成型的底層有三麻二布七灰、二麻五灰、一麻四灰、三道灰、二道灰幾種做法,視木材大小、位置而選定。

(三)油飾

對於柱身(自小額枋以下部分)、門窗、椽望這些部位要刷紅色或綠色油二至三道。

(四)做彩畫

對於檁條梁枋、鬥栱這些部位一般還要做彩畫而不是刷色油。彩畫的種類是很繁多的。在《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卷五十八羅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