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喬亞和波西米亞一直到20世紀末,兩方忽然和解成一個新的族群——BOBO(波波)族。
從化學上來看,油水不能混合,但這並不代表油和水最後的命運,隻要有一種稱為乳化劑的第三者出現,便成為一家人了。在布爾喬亞和波西米亞油水不溶的世界裏,乳化劑分子就是高學曆階級,正確地說,是一群為數可觀的,收入豐厚的高學曆精英分子。曆史剛剛好走到人可以憑借著知識、創意加上努力不懈地“為興趣工作”,鈔票就滾滾而來、擋都擋不住的那一格。
每個人都有權力成為新的社會精英,他未必汲汲營營於財富,希望仍然享有自由。他不認同布爾喬亞正經的價值觀,隻是年薪恰好從8萬、10萬美元起跳,這不代表他們的事業將一帆風順,鈔票永遠花不完,很可能一個錯誤就會跌落“地獄”。這樣的處境引領了新社會精英一步一步走向BOBO。“BOBO”如何指認?大衛·布魯克斯的世紀末功課就是試圖從消費、商業生活、學術生活、享樂、心靈生活、政治等不同的方麵勾勒“我們BOBO族”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態度,同時,他承認自己就是一個BOBO,一個有點驕傲也懂得自我嘲諷的BOBO。
“20世紀90年代高學曆精英分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創造一種生活方式,既可以享有富裕的成功,同時又不失去叛逆的自由靈魂。”大衛·布魯克斯寫道。
2.BOBO的宣言
BOBO宣言是BOBO精神的集中體現,它不是口號。“我是什麼什麼,我要什麼什麼”地喊兩嗓子,算不了數。它需要身體力行,需要落實到行動上。那麼,他們都有哪些“行動”呢?
崇尚自由
自由是沒有約束、沒有限製、找尋真我。
BOBO族生活在大都市中,工作在寫字樓裏,周旋於辦公室政治,長年累月下來,壓力很大,特別希望能有個時間釋放自己。BOBO男女渴望獨立思考的過程,珍惜每一個自主抉擇的機會。
BOBO族的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受到許多現實條件的製約,聰明的BOBO男女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來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尋求反叛
BOBO族的反叛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他們厭倦一切世俗的行為,他們的思維方式會更直接大膽,觀察問題的角度會更獨特,也會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個BOBO還可能將有些不夠檔次的“時尚生活方式”打上“一切合理化”的印記,甚至將之定形為一種時尚。他們往往以不夠豐滿的物質生活,供養著無比充足的精神生活。
唯“物”主義
BOBO族有足夠的金錢來換取他們向往的物質。
在經濟能力可負擔的範圍內,BOBO男女有著“千金散盡還複來”的瀟灑。他們在個人的消費享樂方麵,非常重視物質的“質感”,對此他們極為挑剔,且謹守原則。
他們所擁有的物質,不是最貴的,卻是最有品位的。
3.BOBO的九大原則
BOBO族是有原則的一族,優秀的一族。
原則一:買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例如:花幾千元在頂級登山鞋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花同樣的錢去買搭配正式服裝的頂級名牌皮鞋是粗俗的;花10萬買寶馬自行車是可以的,因為我們需要運動,若是買一輛豪華轎車則是膚淺!
原則二:注重“專業品位”
哪怕有些東西跟他們的專業無關,比如BOBO族中沒有幾個人可以登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但這並不表示買一件專業登山用的Gord—Tex Alpenglow強化型外套有什麼不對。
原則三:必須在小事上力行完美主義
BOBO族是不會要那些虛張聲勢的奢侈品的,那些東西好像是故意要引起他人注意。他們要的是還沒有被大眾發現、但其巧妙的設計卻能夠讓生活更方便舒適的東西。例如有高架子的洗碗機,這可以在清潔碗盤時不必彎腰;又如音箱底座的墊子花幾千元是值的。
原則四:原始質地最重要
正宗的BOBO族,應該喜歡厚實質樸的陶器,喜歡奇特的野花,喜歡凹凸不平的木製品,喜歡原始的土布,喜歡生滿苔蘚的牆壁、古舊的木器……並且將這些搬回自己的家中。
BOBO族的衣服應該是這樣的:襯衫是法蘭絨的而不是絲質的;亞麻的長褲搭配材質粗糙的上衣……總之,要讓看到的人都感歎:好一群崇尚自然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