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對BOBO如實說(3)(3 / 3)

前段媒體炒作小資,作為思維活躍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跟了一把,但跟得很累很累。而今,媒體似乎又要炒作BOBO,我不知道我是需要跟進,還是放棄。我想:作為小資,你可以按照目標,謹小慎微地追求,而作為BOBO,卻不那麼簡單。畢竟他張揚的是個性的解放,你追求了,你就不是BOBO。

其實,不管是BOBO,還是小資,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取舍,肯定不會是模式化的選擇。今天你是小資,沒準晚上就是BOBO了,而晚上是BOBO,沒準早上又是小市民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誰是什麼角色,是小資能概括了,還是BOBO?

記得有哲人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所以,在此告誡朋友們:不要過於去追求什麼,否則,就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了!

小資也好,BOBO也罷,這隻不過是人生的一種意識,一種生活形態,本來是不存在的,被人說多了,也就成了真的了,走自己的路別去管其他,也許哪天你也走出一條讓別人向往的路,到時就讓別人去說,別人去想吧!

10.另眼看BOBO

生活中的人們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生活,不清楚自己是哪個階層,屬於哪一派別……其實也不能怪他們,現今社會飛速發展,出現了許多階層、許多派別。就像現在,最流行BOBO,要想全麵對其了解,如若沒有第三隻眼睛,真的別想看清。索性不看,要看就得用第三隻眼睛看,可第三隻眼哪來,有了又怎麼看便成了問題。

下麵就讓我們聽聽一位網友在網上如是說:“用另一隻眼也就是第三隻眼看BOBO。”

“BOBO族”名揚於世,讓我們這裏一些正在“小資”的溫柔鄉裏陶醉的人們乍然心驚,甚至有點按捺不住:“人家都BOBO了,我們還等什麼?”……好像套上一條精心洗白的“糙”牛仔褲,就可以立馬BOBO了。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於是就有複雜一些的,比如擬訂出本土“BOBO族的10個原則”,設計出“BOBO族”的若幹指標以及測試方法……似乎隻要一條一條照著做,就能“BOBO”了。但真要考慮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悖謬,你弄得那麼模式化,要人們循其規蹈其矩,還有何“波”可言呢?須知波西米亞的風格是率性任情,不大喜歡標準化和被什麼規矩、模式束縛的。“畫虎不成反類犬”,弄得不好,“布”不成,“波”不像,而且心態失衡,那又何苦?

如同看了《富爸爸,窮爸爸》、《誰動了我的奶酪》,未必會使人變成投資行家、快速致富一樣,讀這本《BOBOS》,顯然也難以大批量地克隆出“BOBO”來(一部分人先“BOBO”起來也許是可能的)。書可以看看,這能開開眼界。但弄得自己心浮氣躁,就不值得了。況且,如今見“族”就追,恐怕永遠會有落於其後的惶恐感。這不“小資”未已,“BOBO”來了;“BOBO”剛到,又“IF(國際自由族)”了!“哈韓”、“哈日”言猶在耳,“哈法族”又成時尚新寵!天知道,過幾天又會冒出個什麼“族”來!

生活,說到底,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隸屬於什麼“族”的。適合自己的狀態,適合自己的性情,適合自己的趣味,適合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用第三隻眼看BOBO,看清一切,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其實隻要自己快樂、自由、感到幸福,就是最好了,沒有什麼能比這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