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做為作家,曾“越俎代庖”地寫過《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梁曉聲對活著的中國人大致分了幾等,但我沒有看到梁對財富的推崇,相反,他的筆觸和情感更多地落腳在社會的底層,讓良心和使命意識久久停駐。
同樣的例子,我們還可以在張賢亮的《小說中國》中找到。可是今天的文化精英們卻在絞盡腦汁地為那些虛無縹緲的概念搖旗呐喊,難道“BOBO”就是隔壁下崗的張大媽,“國際自由人”就是胡同口擺攤的李大爺嗎?
中國有富人,富人可以去“小資”、去“波波”、去“國際自由人”,這是少數富人們的自由和權利,可是對於多數窮人而言,這一切就是胡扯。
對成功模式的向往和對精英文化的膜拜已走向極端,實際上這個端點本就是泡沫,而良心的缺失和道德的淡漠,是這個參拜過程中最為要命的。少製造些概念,多解決些問題吧!
別一味地往那些死胡同裏鑽,能走近路是好,不過可千萬別在胡同裏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BOBO大餐是好吃,看一看、嚐一嚐即可,別忘了你已吃得太多了,餐桌上的“小資”還沒吃完呢,再吃“BOBO”,如何消化?
9.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選擇
路有筆直,也有彎曲。人的一生是自己的,自己的人生路要自己去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不要為別人去改變太多,以致自己未來的路太彎了,在本該由自己掌握的人生路上,迷失了方向。
35歲的王平是這樣的人: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剛剛弄懂了什麼是小資,最近忽而聽說小資已經落伍了,現在流行的是BOBO。才有點小資樣子的我,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立馬上網搜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搞懂了什麼是BOBO。
根據《BOBO族》的描繪,BOBO品味包含著現代潮流的多樣麵貌,從最時髦、熱門的品牌、商品到最熱門的話題、活動,以至最新的科技、商業趨勢都是他們的興趣。即使在最原始森林腹地裏呆著,他們仍能生活得舒適、講究品位,高科技地消費著叢林假日——隨身攜帶的小型衛星定位係統、旅行也離不開的手提電腦使其在放逐的同時連通著文明世界;用來流浪的豪華四輪驅動旅行車裏裝著應有盡有的一切:時髦的衣飾、精致的咖啡研磨機、各種旅行的工具、名牌帳篷、電子眼……他們具有雙重個性:一方麵是社會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麵又渴望心靈自由,追求不羈與流浪;一方麵深入蚊蟲肆虐的熱帶密林做艱難的旅行,一方麵又享受衛星定位係統、名牌帳篷、Expresso咖啡等現代文明的產物。
弄懂了BOBO含義之後,我不由地長舒了一口氣。反觀自身,縱然身上的銀子不多,其實早就具有了BOBO的特質。據說BOBO使用的是最新的高科技產品,他的身邊,而且很多人身邊,都有這種高科技產品,不管是筆記本電腦,還是居家旅行的轎車;據說BOBO喜愛叢林度假,其實我也經常每半個月要回到我的家鄉,深入大山,享受原始的山野。BOBO們去叢林後,還要把帶去的東西帶回來,而我不,我在BOBO們老家的別墅裏,早就安上了衛星電視、衛星電話,還有台式電腦。我也不知道BOBO們到叢林裏折騰什麼,而我去大山後,可以采回山菊花,為母親縫製枕頭;可以采回很多的防風、柴胡等藥材,為兒子炮製感冒藥物;可以抓回大把的活蠍子,為父親製作治療關節炎的藥酒;而最關鍵的,在這當中,我找到了童年的影子,放鬆了神經,馳騁了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