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增強自信的故事10
邁步前行
法國機械工程師吉拉德一直夢想著造出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的汽車,他窮其一生追求著這個理想。
在他之前,法國陸軍工程師居紐奉陸軍大臣舒瓦瑟公爵的命令,於1771年製造出第一輛用蒸汽做動力的車,被稱為“大板車”,用以運送軍火。這輛車以粗木為車架,裝有三個車輪,前輪既是驅動輪,又是轉向輪,司機可通過一個雙把曲柄控製方向。“大板車”因鍋爐太大,比較笨重,難以操縱,在試車時就撞倒了一堵牆。1801年,英國人特裏維西克也造了一輛蒸汽動力車,但是,這輛同樣笨重的蒸汽動力車在特裏維西克開著它去吃飯時,放在一家小飯店門前的棚子裏,最後因鍋爐燒幹引起火災,不但燒毀了一座房子,那輛車也徹底報銷了。吉拉德從這些前人造車失敗的經曆中總結出了教訓,他認為他們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沒有理論隻會蠻幹的結果。此後數十年,吉拉德精心研究關於機動車製造的理論,其研究細致到鑒定哪種材料造車最為合適。為此,僅僅是圖紙他就畫了上萬張。吉拉德為實現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夢想,孜孜不倦地研究著。但是,就在他無休止的推敲中,1886年1月29日,德國人卡爾·本茨,一個火車司機的兒子,用高壓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采用汽化器,使用液體燃料,用前輪控製方向,造出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輛汽車,並取得了專利。
不久,本茨車(奔馳車)投入批量生產,從此,人們將1886年1月29日這天視為汽車誕生日。
吉拉德到死也沒能實現他的夢想,他的夢想僅限於一堆圖紙。吉拉德直到去世前才醒悟過來,他在日記中寫道:世界上沒有被計算到最完美、最精確的事物,上帝也從來沒有把萬無一失、一切到位的福分賜予人類,你總要去實踐,總要在差不多的時候,趕緊邁步前行,否則隻會在自己的圈圈裏打轉。
有人在吉拉德死後看到了他所寫的關於製造汽車的理論和部分圖紙,也許,吉拉德按照自己的理念和圖紙去製造汽車,並在實踐中不斷修複和完善,可能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早在1886年1月29日之前就誕生了。可是,天下像吉拉德這樣由於苛求完美而最終遺恨辭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本可能成為英雄流芳百世,但就是因為可怕的計算,讓他們一生積攢起來的精華最終枯萎凋謝。要知道,天下事並非是在人們的頭腦中計算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思想沒有行動作為其基石,就如同空中樓閣,沒有任何效用。因此,人若想成就某事,光靠想是沒用的,隻有通過行動,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然後再去實踐,才能將計劃、夢想變為現實。
(馬付才)
一條道走到底
她說她隻是賣茶的,也永遠會是賣茶的。
1987年,她十四歲,在湖南益陽一個名叫衡龍橋的小鎮賣茶,一毛錢一杯。茶水盛放在一個個透明杯子裏,上麵蓋塊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擋灰塵。鎮上的農貿市場人來人往,她的茶水小攤就設在市場旁邊。因為她的茶杯比別人大一號,所以賣得最歡。沒人清楚一毛錢一杯的茶水一天下來她能有多少收成,大家看到的,隻是她總在歡歡喜喜地忙碌著。
1990年,她十七歲,原來的同行要麼嫌賣茶收入太低而早早鳴金收兵,要麼賺點錢趕緊轉行另謀出路。唯有她,還在賣茶。隻是,她不再在小鎮上賣了,而把攤點搬到了益陽市裏;不再賣最簡單的從大茶壺裏倒出的茶水了,而改賣當地特有的“擂茶”。擂茶製作起來很麻煩,但也賣得上價,小杯三元,大杯五元。而不管大杯小杯,她的杯子又是比旁人的都要“胖”一圈。所以,她的小生意又是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