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挖掘潛能的故事1(1 / 3)

第二章挖掘潛能的故事1

鑽石就在你家後院

印度流傳著一位生活殷實的農夫阿利·哈費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訪阿利·哈費特時說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鑽石,就能買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鑽石礦,還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

鑽石的價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費特的心裏。從此,他對什麼都不感到滿足了。

那天晚上,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請他指教在哪裏能夠找到鑽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頭,但無奈阿利·哈費特聽不進去,執迷不悟,不停地纏他,最後他隻好告訴他:“您在很高很高的山裏尋找淌著白沙的河,倘若能夠找到,白沙裏一定埋著鑽石。”於是,阿利·哈費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地產,讓家人寄宿在街坊鄰居家裏,自己出去尋找鑽石。但他走啊走,始終沒有找到寶藏。他終於失望,在西班牙盡頭的大海邊投海死了。可是,這故事並沒有結束。

一天,買了阿利·哈費特的房子的人,把駱駝牽進後院,想讓駱駝喝水,後院裏有條小河。駱駝把鼻子湊到河裏時,他發現沙中有塊發著奇光的東西。他從那裏挖出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帶回家,放在爐架上。

過了些時候,那位老者又來拜訪這人家,進門就發現爐架上那塊閃著光的石頭,不由得奔跑上前。

“這是鑽石!”他驚奇地嚷道,”阿利·哈費特回來了!”

“不!阿利·哈費特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在後院小河裏發現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騙我。”老者不相信,“我走進這房間,就知道這是鑽石啊。別看我有些嘮嘮叨叨,但我還是認得出這是塊真正的鑽石!”

於是,兩人跑出房間,到那條小河邊挖掘起來,接著便露出了比第一塊更有光澤的石頭,而且以後又從這塊土地上挖掘出許多鑽石。戈爾康達鑽石礦就是這樣發現的。俄羅斯沙皇皇冠上的奧爾洛夫鑽石,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就是從這個鑽石礦挖掘出來的。

如果阿利·哈費特待在家裏,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麥田、花園,而不是曆盡艱難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尋尋覓覓,以致最後自殺身亡,他就會擁有自己的鑽石寶地。他的農場的每一英畝,後來都挖出了鑽石,這些鑽石鑲嵌在了國王和王後們的王冠上。這好比千千萬萬的世人,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巨大的潛能,從而也就沒有批準實現目標的方向,結果與夢寐以求的東西擦肩而過。

科學家的研究證實:人平常隻發揮了十分之一的潛能,甚至還不到十分之一。如果人類能發揮大腦一半的潛能,將能輕易地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到12個博士學位。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隻要發揮出來,哪怕是一個平凡的人,也能成就一番偉業。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挖掘自己身上的寶藏,使自己變得更優秀、更與眾不同,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起死回生

在一間燈光暗淡的病房裏,兩位女護士焦急地工作著——每人各抓住喬治的一隻手腕,力圖摸到脈搏的跳動。因為喬治在這之前整整6小時都未能脫離昏迷狀態。醫生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然後離開這個病房給其他病人看病去了。

喬治不能動彈和談話。但是,他能聽到護士們的聲音,在昏迷的那段時間裏,他能相當清楚地思考。他聽到一位護士激動地說:“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脈搏的跳動嗎?”

“沒有。”

他一再聽到如下的問題和回答:

“現在你能摸到脈搏的跳動嗎?”

“沒有。”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須告訴你們,無論如何我必須告訴你們。”

同時他對護士們這樣近於愚蠢的關切又覺得很有趣,他不斷地想:“我的身體很好,並非即將死亡。但是,我怎麼能告訴她們這一點呢?”

於是他記起了他所學過的自我激勵的語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夠做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試圖睜開眼睛,但失敗了,他的眼瞼不肯聽他的命令。事實上,他什麼也感覺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睜開雙眼,直到最後他聽到這句話:“我看見一隻眼睛在動——他仍然活著!”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喬治不斷努力睜開了一隻眼睛,接著又睜開另一隻眼睛。恰好這時候,醫師回來了,在護士的幫助下使他起死回生了。

有限的生命,無限的潛能。喬治的求生潛能激勵他獲得了新生。當你無限發揮你的潛能時,一種積極的思想會在你心中形成美妙的體驗,你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把自己解救出來。人類的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處理係統。別看它的重量隻有1400克左右,其中卻包含著100多億個神經元,在這些神經元的周圍還有1000多億個膠質細胞。人腦的存儲量大得驚人,在從出生到終老的漫長歲月中,我們的大腦能以每秒鍾1000個信息單位的速率儲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