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挖掘潛能的故事10(3 / 3)

有人說,善於思考的人,且不論精神生活多富有,就是外貌也是美的。這一點不假,你看,專注的神態,明亮的眼睛,富於彈性的麵部表情,這不正是思考者的特征嗎?

思考,更有一種神奇的效能:當你由於種種原因而無法閱讀的時候,或者當你徘徊於江邊湖畔,漫步於林中小徑,隻要你是個有思考習慣的人,你都會開動起你那聰明的思維器官,抓住構成你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提倡思考,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實踐,實踐總是第一位的。思考好比播種,行動好比果實,播種愈勤,收獲也就愈豐。假如人和自然界一樣,也有春華秋實的話,那麼,隻有善於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品嚐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豐收的喜悅。

所以,你不能僅僅依靠別人的話去采取行動,而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

因為這是相對的

火車上,小彼得指著窗外說道:“那些樹木在飛快地向後麵跑,爸爸。”“不,那不是樹木在向後跑,而是我們坐的火車在向前跑。”父親笑著對彼得說。

“不,我認為我們坐的火車並沒有動,動的是窗外的樹木。”兒子天真地說,“因為我在這兒坐了很久了,但並沒有發現火車有什麼變化,反而發現外麵的東西都變了。這不是說明窗外的東西在動還能說明什麼?”

“那麼,假如現在你不在火車上而是在窗外的話,你會怎麼想呢?”

“這個嘛……”小彼得想了想說:“一定是我也會向後跑,就像那些樹木一樣。”

“你能夠跑那麼快嗎?“

“是呀,我能跑那麼快嗎?這可有些奇怪了。”小彼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兒子,祝賀你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小彼得不解。

父親耐心地給他講解:“你說窗外的樹木在向後跑,是因為你把火車當成了不動的東西,也就是說,相對於火車來說,樹木的確是向後移動了。反過來,如果把樹木當成不動的東西,火車就是向前跑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會認為火車沒有動呢!這是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不動的東西。火車帶著我向前行駛,我們一起在動,當然就不會感到它也在動!”小彼得說道。

“那麼,把你放在窗外會有什麼感覺呢?”父親啟發他說。

“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麵上,火車就是不停地向前跑了。”小彼得回答道:“假如仍然把火車看成不動的話,我就是和樹木一樣在向後飛跑了。”

“那麼,你能跑那麼快嗎?”這下輪到父親奇怪了。

“當然能,因為這是相對的,火車能跑多快,我就能跑多快。”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世間最美妙絕倫的,就是思維的花朵。思索是“才能的鑽機”,思考是創造的前提。因此,潛心思考總是為成功之士所鍾情。

“書讀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且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發現你知道得還很少。”這是哲學家伏爾泰的體悟。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愛因斯坦如是說。

牛頓敞開心扉:“如果說我對世界有些貢獻的話,那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由於我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思想家狄德羅坦言自己的治學之道:“我們有三種主要的方法:對自然的觀察、思考和實驗。觀察搜集事實,思考把他們結合起來,實驗則來證實組合的結果。對自然的觀察應該是專注的,思考應該是深刻的,實驗則應該是精確的。”

周恩來也盛讚思考的力量:“思之,思之,神鬼通之。”

將一半時間用於思索,一半時間用於行動,無疑是人才的成功之道。不懂得運用思索這一“才能的鑽機”的人,是難以開掘出豐富的智慧礦藏的;不善於思考的人,就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享受創新的樂趣。贏得一切擁抱成功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積極地思考,持續地思考,科學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