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中的思念

□ 狄人

長期以來的分離,對我來說已不再隻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了,一牆之隔,阻斷了親情之路,縱然偶有書信往返,也難削減我的思念之情。如今年見你,那種親人重逢的感覺真是局外人無法體會的,畢竟期待你來會麵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心願。

相聚的時光雖然令人欣喜,卻總是讓人覺得行若匆匆。尤其在鐵門緩緩降下的那一刻,離情依依,心中頓覺有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我知道自己的眼角微微感覺潮濕,是有情不自禁的激動。多少話,像杯中滿溢著千層百變的花朵湧到唇邊,是那樣刺骨剜心的落寞,於是幾天來重複練習的腹稿也沒能說出口,在你麵前我永遠是卑微的。

一個曾受創傷的心靈,渴望的是親情的撫慰。四個寒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你溫暖的愛像磐石一般日夜在我心中靜靜地盤旋。憶及往昔的悠悠的歲月,那時候的我沉迷於需索無度的玩物裏,瀕臨滅絕,縱使你吃齋禮佛,也喚不回漸行漸遠的我。你不但不輕言離棄,並且甘願伴我一生,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你決定做出如此至情至性的奉獻?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真不懂一句俗語對女性具有多深的影響力,也不敢想像現今能有多少女性甘願安於命運的束縛?然而,你給了我言語外的答案,在你的生命辭彙裏永遠隻有堅強、逆來順受,果敢的在挫折中療傷。

我,何德何能,值得你虛擲青春,愛情僅堪作為纏綿、繾綣、耳鬢廝磨的承諾,又如何能夠贏得你一生的執著?

四年了,每次當你風塵仆仆來探視我,我就倍覺親情的偉大及可貴。雖然隔著厚厚一層玻璃,但我仍看得出你咬緊牙根,任風霜在你那亮麗的臉龐鏤刻歲月的痕跡,在你溫馨的眼中,我感覺到殷殷的期盼,更體會出那份動人的關愛和付出。

如今,雖已事過境遷,在囹圄中我卻無時無刻不追悔前塵往事,如果這就是成長,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此刻我都已不在乎,因為我正擁有你深情的摯愛,縱然在其他方麵我一無所有。

夜深了,窗外吹來陣陣涼風,似乎有些寒意,但此時我的心靈深處卻感到絲絲溫暖,這是因為你將一份溫馨留在我心中的緣故。容我把此文獻給我無怨無悔的妻子,感謝你多年來的寬容與鼓舞。

4000美元的故事

□ 羅格芙

女兒簡娜讀高三時獲得作為交換學生到德國學習的資格。我為女兒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感到高興。但不久負責交換學生的組織通知我們須繳納4000美元的費用,6月5日之前交上,離現在隻有2個月的時間。

那時我已離婚,帶著3個孩子生活。籌集4000美元簡直無從下手。我收入微薄,手頭拮據,沒有積蓄,沒有貸款的信用,也沒有親戚能借我錢。那當兒我感到非常無助,好像要我去籌集4000萬美元似的。

幸運的是那時我剛參加了傑克·坎菲爾在洛杉磯舉辦的一個“自尊研習班”。我從中學到了3樣東西:第一,要想得到什麼,那就得張口;第二,要想得到什麼,那就得下點決心;第三,要想得到什麼,還要采取行動。

我決定把這3條原則付諸實施。首先,我寫了這麼一個表示決心的字條:“6月1日之前愉快地籌集到4000美金供簡娜赴德之用”。我把它貼到浴室的鏡子上,又複印了一份放到錢包裏,以便每天都能看到。我還填了一張(空頭的)4000美金的支票放到汽車儀表板上(我每天開車的時間很長,這樣的提醒很是醒目)。我又拍攝了一張百元麵值的鈔票,放大之後貼在簡娜床頭的天花板上,這樣她每天從睜開眼到睡覺之前都有看到它。

簡娜15歲了,是個典型的南加州的少年。她對如此種種近乎荒誕的想法無動於衷。我向她和盤托出這一切的緣由並建議她也寫上一份表示決心的誓書。

現在我的決心已經明確,需要采取行動,向人張口了。我一向自給自足,不依附別人,不向別人伸手。所以對我來說,張口向所認識的親朋好友要錢已屬不易,更何況向陌生人相求呢!但我決定做一下,於我又有何損?

我做了一張傳單,上附簡娜的照片和她為何想赴德學習的陳述。底部留一附單,人們何以撕下來連同彙款一起在元月一號前寄還我們,我請求5、20、50或100美元的讚助。我甚至留下一空行,以便讚助者自行填寫讚助金額。然後我把這些傳單寄給每一位親朋好友甚至是點頭之交的人。我還寄給我工作的辦公室、地方報紙和廣播電台幾份。我查詢了本地30家服務機構的地址,也給他們郵了些。我甚至給航空公司去信請求他們讓簡娜免費乘機赴德國。

報紙沒有刊文幫我呼籲,電台無動於衷,航空公司也回絕了我的請求。但我繼續求助,繼續發我們的傳單。簡娜開始夢想意外之財了。隨後的幾個星期,我們開始收到資助了。第一筆5美元,最大的一份饋贈是親朋好友的800美元。大多數是20或50美元,有的是認識人寄來的,有的則來自素昧平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