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此言再授卿,知令卿須係代為師,而教後學。勿為惡願,皆須常善言。
註:聲教為善言,心行為善願也。
善願為上。
老君告北鬥真公曰:夫人行陰啟,
註:啟善言善願,願除妖辟惡,口舌厄疾,中有人鬼名,不欲人聞者,可以陰啟,奏低小聲讀之,勿令外人聞。聞恐為所說,入一人之耳,出百人之口,不可令聞,為天曹未知,人道妄傳,以為怨對,神鬼所知,恐於雲中及關天門三所,為勢力神鬼所截,關奏不允達於太上禦前,諾下天曹下。
卿須急與關奏,上玉皇。若待地府二符俱來,而被怨對,怨炁及陰官地府故炁,共為所截,不禦達也。卿須勿待陰陽二符。
註:符史也。夫人以順事閑章表關奏之言,音調聲律,言語高響,欲人所知。即集地府及法籙中史兵衆,差陰陽神六甲中二直符,先啟北鬥君,北鬥君轉啟關奏君,方始達章於天師君。老君詩天師君號釋師,佛呼帝釋是也。後聖政此位為天師,姓張,名陵。天師君署訖,隻禦達上太上禦前中理。恐為天地水三官,妄以前奏雲:某乙奏章,有妄太上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後聖玉皇上道君等二聖,不與允達順。慎之。所以置於陰啟奏關之科。
老君告妙行真人曰:
註:妙行有八人,正妙行姓真,名定光。
夫人學知十等陰功,於人物之者,得此門長存行之,不逾五六年間,便得神道與通。得通神之後,唯以善救人物。人物積受其恩,漸聞天曹,事與關奏太上。太上喜之,一一聽與,禦諾天司,便注言功於仙籍。功滿三千,太上給以十直仙童十人,
註:日得一人,玉童二人,玉女真官一人,從官隨日人數直符二人。
十二直玉女十二人,
註:日二,玉女直一人,與錄陰功一人,與外人物關奏行通,啟章表之事聞天曹,便轉與聞,奏太上禦前。
真官一人,
註:甲子即王文卿,乙醜龍季卿,六甲中用,周而復始,無極於六甲中。
從官隨日人數當直,以依日呼其名,而使之應道,存而所用,無犯也。
註:使應道即無所犯。不應道使之,即犯科律也。
直符二人。
註:當行直日之符,以救人物之疾害也。
當直修行六甲陰功之人,輪轉無闕,又無犯者。
註:犯者妄行,用害人物,妄言惑人,令以淫祀,六甲陰功玉女、六甲君、北鬥君大嗔惡之,反以為禍禍人。此名狐假虎威之義,惑人求財,其罪兩及。一為惑人大罪,二被惑人之心身,本無厄疾,妄於北鬥所求,即雲有厄,此妄天地之罪。被轉天關之神,嗔人婬祀,因轉關之。次便轉手指本生宿星,此人便卻招罪,受病減筭,注入邪道。如實有災厄,修行亦須依北鬥儀,不得妄為,亦是有犯也。
一一計得,陰功滿便仙也。
後聖君告天師曰:六甲之陰功,可大功也。夫天地間萬神,皆六甲君之部使也。使之功理正直,行於天地間,人物慈心愛敬,施法惠恩流福,潤及於蒼生,而稱善行用,神靈有功。不殺不害,不妖不妄,此名陰福流濟,
註:或符術治病,或決龍行雨,千州萬鄉,濟潤邦國,百姓歡泰,人物俱安,其功可大功也。
千州萬民歡泰,功積山嶽。非卿一身一家,繼代得福仙也。使之不依經師,偽行妖妄,令人淫祀,天地星宿。其罪反招減筭奪壽,彼此俱被責罰。夫正一之醮自有,儀出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