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差三度

在東亞國家中,日本是一個蜂蜜消費大國,然而,本國的蜂蜜產量卻一直上不去,原因是土生土長的日本蜜蜂不善采蜜。為了增大蜂蜜產量,有人引進了采蜜高手歐洲蜜蜂,期待它能創造奇跡。

然而,歐洲蜜蜂引進不久,卻遭遇到蜜蜂的天敵——大黃蜂的大舉進攻,它們成群結隊而來,殘忍地殺死所有成年蜜蜂,然後把尚處在幼年的蜂蛹擄去,給它們的幼蜂當美餐。這樣,歐洲蜜蜂的引進計劃遭到慘敗。

雖然引進歐洲蜜蜂失敗了,可人們並未因此放棄,他們把注意力重新移向了老朋友——日本蜜蜂。同樣是受到大黃蜂的生命威脅,歐洲蜜蜂絕跡了,日本蜜蜂卻安然無恙,這一切是為什麼呢?

帶著巨大的疑問,人們找到了一個日本蜜蜂的蜂巢,細心地觀察,終於發現了日本蜜蜂對付大黃蜂的獨特辦法:大黃蜂對蜜蜂發動襲擊時,先派了一個信使出來偵察,想打探好虛實後再集體出動。當大黃蜂的信使飛到日本蜜蜂蜂巢確定方位、標出記號時,蜂巢內的數萬隻日本蜜蜂發現了這個不速之客!它們很快傾巢而出,飛到大黃蜂的身上,眨眼間就裏三層外三層裹緊了它。人們想像著悲壯的一幕:數千隻蜜蜂把它們體內的毒刺刺入大黃蜂體內把它毒死,然後自己也隨敵人死去!因為蜜蜂的毒刺沒有了蜜蜂也就活不長了。

可是,這一幕並沒有發生,相反,蜜蜂們不斷同時扇動著翅膀,形成巨大的嗡嗡聲。過了十幾分鍾,奇跡發生了:大黃蜂在群蜂的包裹下漸漸失去了活力,不再掙紮,最終死亡!這不禁讓圍觀者目瞪口呆。

原來,蜜蜂雖然弱小,它的生命極限溫度卻比大黃蜂的高3℃,即49℃,而大黃蜂的為46℃。當大黃蜂信使來打探時,日本蜜蜂知道隻有把它殺死才能避免滅頂之災,而又不能同對方硬拚,於是采取了最聰明也最危險的一招:它們集體合圍大黃蜂,利用扇動翅膀產生的熱量使大黃蜂的體溫上升,達到46℃,前後過程持續十幾分鍾,這樣,恰好使大黃蜂體液沸騰而被熱死,同時又使自己的體溫始終保持在49℃以下,從而成功地完成了自救的目標。

日本蜜蜂利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戰勝了大黃蜂,保存了群體。而它們所憑借的,竟是看似微弱的3℃的極限體溫優勢。與之相比,人類卻有著好大喜功和盲目樂觀、盲目悲觀的天性:看到優勢明顯就興高采烈,急躁冒進;優勢微弱則陷入悲觀,甚至過早放棄;而在麵對不太大的困難時,又容易將其誇大,產生畏難心理,使原本充足的信心走向崩潰——對比小小的蜜蜂,我們是否該深刻反省?

感悟心語

即使優勢微弱,結局也會完全不同——看了日本蜜蜂的故事後,相信人們對自身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巨蟒與豹子

在一個原始森林裏,一條巨蟒和一頭豹子同時盯上了一隻羚羊。豹子看著巨蟒,巨蟒看著豹子,各自打著“算盤”。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消滅豹子。

於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豹子撲向了巨蟒,巨蟒撲向了豹子。

豹子咬著巨蟒的脖頸想:如果不下力氣咬,我就會被巨蟒纏死。

巨蟒纏著豹子的身子想:如果不下力氣纏,我就會被豹子咬死。

於是雙方都死命地用著力氣。

最後,羚羊安詳地踱著步子走了,而豹子與巨蟒卻雙雙倒地。

獵人看了這一場爭鬥甚是感慨,說:“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對方,然後平分食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互相鬆開,兩者也都不會死。它們的悲哀就在於把本該具備的謙讓轉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爭鬥。”

感悟心語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為了一點點利益相互廝殺,到頭來爭得頭破血流,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日行一善

他父親是位大莊園主。

七歲之前,他過著鍾鳴鼎食的生活。上世紀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個島國,突然掀起一場革命,他失去了一切。

當家人帶著他在美國的邁阿密登陸時,全家所有的家當,是他父親口袋裏的一疊已被宣布廢止流通的紙幣。

為了能在異國他鄉生存下來,從十五歲起,他就跟隨父親打工。每次出門前,父親都這樣告誡他:隻要有人答應教你英語,並給一頓飯吃,你就留在那兒給人家幹活。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邊小飯館裏做服務生。由於他勤快、好學,很快得到老板的賞識。為了能讓他學好英語,老板甚至把他帶到家裏,讓他和他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一天,老板告訴他,給飯店供貨的食品公司將招收營銷人員,假若樂意的話,他願意幫助引薦。於是,他獲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銷員兼貨車司機。

臨去上班時,父親告訴他:“我們祖上有一遺訓,叫‘日行一善’。在家鄉時,父輩們之所以成就了那麼大的家業,都得益於這四個字。現在你到外麵去闖蕩了,最好能記著。”

也許就是因為那四個字吧!當他開著貨車把燕麥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時,他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幫店主把一封信帶到另一個城市;讓放學的孩子順便搭一下他的車。就這樣,他樂嗬嗬地幹了四年。

第五年,他接到總部的一份通知,要他去墨西哥,統管拉丁美洲的營銷業務,理由據說是這樣的:該職員在過去的四年中,個人的推銷量占佛羅裏達州總銷售量的百分之四十,應予重用。

後來的事,似乎有點順理成章了。他打開拉丁美洲的市場後,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亞太地區;1999年,被調回了美國總部,任首席執行官。

就在他被美國獵頭公司列入可口可樂、高露潔等世界性大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候選人時,美國總統布什在競選連任成功後宣布,提名卡羅斯·古鐵雷斯出任下一屆政府的商務部部長。這正是他的名字。

現在,卡羅斯·古鐵雷斯這個名字已成為“美國夢”的代名詞,後來,《華盛頓郵報》以“凡真心助人者,最後沒有不幫到自己的”為題,對古鐵雷斯做了一次長篇報道,在這篇報道中,記者說,古鐵雷斯發現了改變自己命運的簡單的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感悟心語

一個人的命運,並不一定取決於某一次大的行動,更多的時候,取決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舉。

保持聆聽

小貓長大了。

有一天,貓媽媽把小貓叫來,說:“你已經長大了,三天之後就不能再喝媽媽的奶了,要自己去找東西吃。”

小貓惶惑地問媽媽:“媽媽,那我該吃什麼東西呢?”

貓媽媽說:“你要吃什麼食物,媽媽一時也說不清楚,就用我們祖先留下的方法吧!這幾天夜裏,你躲在人們的屋頂上、梁柱間、陶罐邊,仔細地傾聽人們的談話,他們自然會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