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向高原的魚
水從高原由西向東流著,渤海口的一條魚逆流而行,它的遊技很精湛,因此遊得很精彩,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劃過激流,它穿過湖泊中的層層漁網,也躲過了無數水鳥的追逐,它逆行通過著名的壺口瀑布,堪稱奇跡;它穿過水流湍急的青銅峽穀,博得魚兒們的眾聲喝彩,它不斷地遊,最後穿過山澗,擠過石隙,遊上了高原,然而它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歡呼,瞬間就被結成了冰。
若幹年後,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冰川的冰塊中發現了它,它還保持著遊的姿勢,有人認出這是渤海口的魚。
感悟心語
隻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偉大的方向,最後得到的隻有死亡。
梯子意識
一家公司招聘營銷經理,最後A君、B君、C君進入了由公司老總親自主持的最後一輪考核。
沒想到,老總開車把三位年輕人拉到一座果園裏,指著三棵高大的蘋果樹,說,你們每人一棵樹,看誰摘的蘋果最多,誰就能成為本公司營銷部經理。老總剛說完,三個人立即撲向果樹。A君身高臂長,站在樹下,上下左右開弓,不一會就摘了很多蘋果。B君身材靈巧,就像猴子一樣爬上樹,閃展騰挪,眨眼間,也摘了不少蘋果。隻有C君生得又矮又胖,盡管他很著急,但摘的蘋果顯然落後於其他二人。
“要是有架梯子就好了,可哪裏有梯子呢?”C君大腦急速地轉動。“果園門衛大爺那兒會不會有?”想到這兒,他立即跑到門衛室,誠懇地向門衛大爺說明情況。剛才老總領著他們進來時,隻有C君熱情地和大爺打過招呼,大爺顯然對他印象很好。他領著C君來到門衛室後麵,果然有一架裝修用的鋁合金梯子擺在那裏。C君謝過大爺,搬著梯子跑回果園。有了梯子,C君變得遊刃有餘,摘起果子來隨心所欲。這時,A君、B君遇到了難題。A君雖生得高大,卻怎麼也夠不到高處的累累碩果。B君雖身手敏捷,卻不敢爬到細枝上去摘。這時他倆也想到用梯子,可當他倆跑出去找了一圈,哪還找得到梯子的影子?等他們氣喘籲籲地跑回來,老總對他們說,不用再比了,我宣布:C君被聘為營銷部經理。雖然C君高大比不過A君,靈巧比不過B君,但他麵對困難時,卻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打開局麵,這是一個營銷部經理最可貴的素質。A君、B君輸得心服口服。
現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也是一個善搭梯子的人。小布什中學讀書時成績很差,好玩且喜歡惡作劇。但受其父影響,有了從政的理想。老布什知道他的誌向後,就送他一句話:“要記住每個和你交往過的人的名字。”後來小布什依靠父親的關係進入耶魯大學主修曆史,成績還是一般,大多數課程僅得C,但他一直牢記著父親的話,大學四年,他熟記了一千多個同學的名字。畢業後工作,他還是如此。後來,小布什在53歲競選總統時,他當年的同學和同事給予了他有力的支持。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小布什憑著感情交往這架梯子青雲直上。
在成長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有同感,很多我們看起來很一般的同學、同事、朋友,卻在若幹年後,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其實,他們自有其過人之處,這“過人之處”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他們具有很強的“梯子意識”,會找並善於找梯子,主動搭梯子。這種“梯子意識”指良好的人際關係意識、敏銳的觀察思考意識、超前的創新意識、捕捉稍縱即逝的機會意識等等。
感悟心語
當我們使出渾身氣力,埋頭趕路的時候,別忘了應時常抬頭看看周圍的風景,要有良好的“梯子意識”,利用好自身以外的資源,這樣往往會事半功倍。
像野兔一樣奔跑
小時候,每當暑假,貪玩的我們就跟著大人們下地幹活,歲數大一點的學著大人們割麥子,小一點的就撿遺漏在麥田裏的麥穗。孩子的貪玩性決定了我們對辛苦的農活沒有多大的耐心和韌勁,過不了多久,就會呼朋引伴,三五成群上山采摘野果、掏鳥窩尋找樂趣。
有一次下地幹活幹累了,我就約夥伴們上山找野兔。在一道山梁上,我們驚動了在茂盛的草叢中睡覺的野兔。聽到我們的腳步聲,一個野兔猛地從草叢中躍出,拚命向山峰更高處奔跑。我們想如果把野兔往山頭追,野兔會累得精疲力竭,最終成為我們的獵物。於是便一鼓作氣窮追不舍,從一道山梁追到另一道山梁,從一個溝壑跳過另一個溝壑。跑在前麵的夥伴使勁投擲石塊,追擊野兔,跑在後麵的合力大聲叫喊著,以震懾野兔,讓其減速調轉方向。
氣喘籲籲地追了大半天,等到我們越過對麵的山梁時,野兔早已跑得無影無蹤。這讓我們十分懊喪。
下山後把追兔的經過詳細說給休息的大人們聽,大人們對我們的傻勁感到很好笑。他們說你們犯了一個常識的錯誤。你們應該向下追野兔,而不應該向上追,因為野兔前腿短,後腿長,善於向高處奔跑,尤其是在遇到險境時。如果它從高處向低處奔跑,後腿使不上力氣,會接二連三的栽跟頭,加速落入困境。況且,向上奔跑的時候,人容易疲勞,而野兔則恰恰利用身體的缺陷,把劣勢轉為優勢,脫離險境。
我們恍然大悟。玩性不改的我們又興衝衝地上山,從山頭向山腳搜尋剛才逃逸的野兔。不久我們果真在野兔消失的山嶺發現了啃食野草的兔子,我們躡手躡腳並沒有急於驚動它,而是分頭站在高處從不同的方向包抄野兔,野兔迅速發現險情,立即跳出草叢企圖向上逃跑,不料陷入了我們的包圍圈,野兔隻得向下逃跑。果如大人所言,慌亂的野兔向下跑得越快,栽的跟頭越多,我們輕而易舉地捕獲了野兔。
感悟心語
推物及人,我們和野兔相比有時真的很相似,不同的是逆境中的人們向往順境,把逆境當做絆腳石;而野兔卻恰恰相反,在順境中如履薄冰,向逆境深處走,反而如魚得水,越走越開闊。
我們真的應該像野兔一樣奔跑,跳出思維的定勢,化劣勢為優勢,跑出光明的前景。
懸念中的哲理
在沿海城市旅遊時,我聽導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家海鮮館裏,一群旅遊者正在進晚餐。他們一麵品嚐菜肴,一麵即興談天。魚端上來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講起一些關於在魚肚子裏發現珍珠和其他寶物的趣聞軼事。
一位長者一直默默地聽著他們閑聊,終於忍不住開口了:“聽了你們每個人所講的故事,都很精彩,現在我也講一個吧。我年輕的時候,受雇於香港一家進出口公司。像所有年輕人一樣,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愛了,很快我們就訂了婚。就在我們要舉行婚禮的前兩個月,我突然被派到意大利經辦一樁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離開我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