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攸敘】四曰敦大倫以凝道
人生後便為五大倫闗切之身而所性之理與之一齊俱到分寄五行天然定位然必待其人而後行故學者工夫自慎獨以來根心生色暢於四支自當發於事業而其大者先授之五倫於此尤加致力外之何以極其規模之大內之何以究其節目之詳總期踐履敦篤慥慥君子以無忝此率性之道而已昔人之言曰五倫間有多少不盡分處夫惟常懐不盡之心而黽勉以從事焉庶幾其逭於責乎
【物物太極】五曰備百行以考旋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此非意言之也隻繇五大倫推之盈天地間皆吾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也其間知之明處之當無不一一責備於君子之身大是一體闗切痛癢然而其間有一處缺陷便如一體中傷殘了一肢一節不成其為我又曰細行不矜終累大徳安見肢節受傷非即腹心之痛故君子言仁則無所不愛言義則無所不宜言別則無所不辨言序則無所不讓言信則無所不實至此乃見盡性之學盡倫盡物一以貫之易稱視履考祥其旋元吉今學者動言萬物備我恐隻是鏡中花略見得光景如此若是真見得便須一一與之踐履過故曰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又曰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反身而誠統體一極也強恕而行物物付極也
【其要無咎】六曰遷善改過以作聖
自古無見成的聖人即堯舜不廢兢業其次隻一味遷善改過便做成聖人學者歴過上五條纔舉一公案如此是善不如此便是過如此是善而善無窮以善進善亦無窮不如此是過而過無窮因過改過亦無窮一遷一改時遷時改忽不覺其入於聖人之域此證人之極則也然所謂是善是不善本心原自歴落分明學者但就本心明處一決決定如此不如彼便時時有遷改工夫可做更須小心窮理使本心愈明則查檢愈細全靠不得今日已是見得如此而即以為了手地也故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紀過格
【物先兆】一曰微過獨知主之
妄【獨而離其天者是】
以上一過實函後來種種諸過而藏在未起念以前彷佛不可名狀故曰微妄字最難解直是無病痛可指如人元氣偶虛耳然百邪從此易入人犯此者便一生受虧無藥可療最可畏也程子曰無妄之謂誠誠尚在無妄之後誠與偽對妄乃生偽也妄隻一點浮氣所中如履霜之象微乎微乎妄根所中曰惑為利為名為生死其粗者為酒色財氣
【動而有動】二曰隠過七情主之
溢喜【損者三樂之類】
遷怒【尤忌藏怒】
傷哀【長戚戚】
多懼【憂讒畏譏或遇事變而失其所守】
溺愛【多坐妻子】
作惡【多坐疎賤】
縱欲【耳目口體之屬】
以上諸過過在心藏而未露故曰隠 微過不可見但感之以喜則侈然而溢感之以怒則怫然而遷七情皆如是而微過之真麵目於此斯見今須將微者先行消煞一下然後可議及此耳
【靜而有靜】三曰顯過九容主之
箕踞 交股【大交小交】 趨蹶【以上足容】
擎拳 攘臂 髙卑任意【以上手容】
偷視 邪視 視非禮【以上目容】
貌言 易言 煩言【以上口容】
髙聲 謔笑 詈罵【以上聲容】
岸冠 脫幘 揺首側耳【以上頭容】
好剛使氣 怠懈【以上氣容】
跛倚當門 履閾【以上立容】
令色 遽色 作色【以上色容】
以上諸過授於身故曰顯 九容之地即七情穿揷其中每容都有七種情狀伏在裏許如喜也會箕踞怒也會箕踞其它可以類推
【五行不敘】四曰大過五倫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