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裏的黃金

——勞動和財富的關係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智慧的老人,他有四個兒子,令老人擔心的是四個兒子都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由於兒子們的懶惰,家裏的葡萄園日漸荒蕪。

老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到了老人奄奄一息的那一天,他把四個兒子叫到床邊,告訴他們,葡萄園裏麵埋藏了幾箱黃金,在他死了之後,這些金子就歸兒子們所有,誰最先挖到就歸誰。為了避免四個兒子以後爭吵,他把鄰居叫來作證人。

老人死後不久,四個兒子就開始到葡萄園裏麵挖黃金。

大兒子拿著鐵鍬,由園中心開始挖,土挖得很深,地也翻鬆了,可是一塊金子也沒有找到。

二兒子牽著一頭牛,套上犁,把整個園子從頭到尾犁了一遍,結果同樣一無所獲。

三兒子扛上鋤頭,在園的四角挖掘,挖得極深,結果把泉眼給打出來了,清澈的泉水滋潤了整個葡萄園。那些即將幹枯的葡萄藤又開始變綠。可是三兒子也沒有找到黃金。

四兒子也出動了,他既用鐵鋤又用鐵鏟,但也還是一無所獲。

四個兒子雖然沒有找到黃金,但他們把葡萄園的土地翻得又鬆軟又平整,加上三兒子打出的幾個泉眼,園裏的葡萄茁壯成長,比往年的收成還要好。

鄰居得知這個消息來到葡萄園,看著滿架碩大的葡萄,欣慰地告訴老人的四個兒子:“其實,你們的父親並沒有在園子裏埋什麼財寶,財寶來自於你們勤勞的雙手。”

四個兒子這才真正明白父親的一片苦心。他們把葡萄運到城裏賣掉了,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大堆金燦燦的黃金。

從此,四個兒子不再懶惰,像上一年挖黃金一樣認真勞作,以後的每一年裏,他們都以雙手的勞作去換取黃金。

任何一個孩子在明白勞動與財富的關係之前,都可能會像四個兄弟一樣,懶惰而不思進取。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讓孩子懂得隻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父母與其給孩子們金山銀山隨意揮霍,不如教會孩子擁有點化金山銀山的本領——勞動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