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滄浪亭街的滄浪亭,是現存蘇州最古的園林。滄浪亭最初是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祜的池館。北宋慶曆五年,詩人蘇舜欽(子美)流寓吳中,以4萬錢購得園址,傍水構亭名“滄浪”。
“滄浪”的得名取自《孟子·離婁》和《楚辭》所載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蘇舜欽還作了《滄浪亭記》,自號“滄浪翁”。
南宋時因為抗金名將韓世忠居住在滄浪亭,人稱“韓園”。
元朝延祐年間,僧宗敬在其遺址建妙隱寺。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蘇州知府胡纘宗於妙隱寺建韓蘄王祠。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複建滄浪亭,歸有光作《滄浪亭記》。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江蘇巡撫王新命建蘇公(舜欽)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江蘇巡撫宋犖尋訪遺跡,重新滄浪亭於山上,並築觀魚處、自勝軒、步碕廊等。道光年間,增建500名賢祠。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毀於兵火。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
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見一泓綠水繞於園外,漫步過橋,始得入內。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麵一座土山,隆然高聳。山上幽竹纖纖,古木森森,山頂上便是翼然淩空的滄浪石亭。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複廊相連,廊中砌有花窗漏閣,穿行廊上,可見山水隱隱迢迢。“韓園”清幽古樸,富有山林野趣。池水縈回,古亭翼然,軒榭複廊,古樹名木,內外融為一體,在蘇州眾多園林中獨樹一幟。
滄浪亭是世界文化遺產,在現存的蘇州園林中,曆史最為悠久。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北宋的詩人蘇舜欽結合自己被貶的遭遇,寫就一篇《滄浪亭記》,為這個園林增添了書香氣息;南宋的抗金名將韓世忠,用他的英雄氣概昂揚鬥誌為滄浪亭注入勃勃英氣。如今,這些風流人物都已埋入黃土中,而他們曾經朝夕相伴的滄浪亭雖幾經磨難,依然留存,讓來來往往的遊人自己去品味曆史的百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