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觀音的故事
一個雕塑家有天發現自己的麵貌越來越醜了,並不指膚色、五官,而是指自己的神情、神態,怎麼就那樣的“狡詐”、“凶惡”、“古怪”,以至於使麵相本身也讓人可惡可怕。
他遍訪名醫,均無辦法,因為吃藥、整容都無法醫治一個人的愁眉苦臉,無法醫療一個人的神態。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遊曆到一座寺廟,把自己的苦衷向長老說了,長老說:“我可以治你的病,但是不是白治,你必須先為我做點兒工——雕塑幾尊神態各異的觀音像。”
雕塑家接受了這個條件。
在中國千百年的傳統文化中,觀音是慈祥、善良、聖潔、寬仁、正義的化身。雕塑家在塑造過程中不斷研究、琢磨觀音的德行言表,不斷模擬觀音的心態和神情,達到了忘我的程度。
半年後,工作完成了,同時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的相貌已經變得神清氣朗、端正莊嚴了。他感謝長老治好了他的病。長老卻說:“不,是你自己治好了自己。正所謂相由心生,相隨心滅。”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義、故事、人物、傳說為題材的雕塑。中國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藝術成就最高。現存佛教雕塑以石窟寺雕塑為代表,分布於新疆、甘肅、寧夏、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川、廣西、雲南等地百餘處。其中敦煌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事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