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八節移動通信的神話
現在的移動通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呼機、手機早就走入千家萬戶。
其實我們的遠古祖先,也有過這樣的向往呢!大家應該記得《西遊記》中的一幕:玉皇大帝
派二郎神捉拿孫悟空,眾神都在淩霄寶殿上觀戰,正當底下打得厲害的時候,忽然孫悟空不
見了,於是玉皇大帝就叫出“千裏眼”和“順風耳”,“千裏眼”和“順風耳”
一個看,一個聽,很快就把孫悟空找到了。
日本也有關於“順風耳”的神話故事:深山裏住著一種“回聲”妖怪,平時我們對著深山喊
,深山裏的回聲就是它附和著人的聲音發出來的,聽起來挺恐怖,不過這種妖怪是不傷害人
的。而且它還有一種法力,可以一下子把聲音傳到遠方你想通話的人那裏去。有它幫助,通
話非常方便。
涉及這方麵的神話故事還有很多,可見古代人們由於交通不便,聯係起來十分費勁,於是他
們都想像著“順風耳”的出現,可以和遠方的親人盡快聯係。
如今,古人的夢想已經被我們實現了,“順風耳”真的出現了,那就是現在的移動通信。
讀了下麵的內容,你將不僅僅了解移動通信的曆史。現在和未來,還會對移動通信的工作原
理有進一步的了解。
一項偉大的科學成果從誕生到為人類所利用,往往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麥克斯韋預言電
磁波的存在,但卻沒有能通過親手實驗證實他的預言。赫茲透過閃爍的火花,第一次證實電
磁波的存在,但卻斷然否認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可能性。他認為,若要利用電磁波進行通
信,需要有一麵麵積與歐洲大陸相當的巨型反射鏡。但是,“赫茲電波”的閃光,卻照亮了
兩個年輕人不朽的征程。這兩個年輕人便是波波夫和馬可尼。
1895年5月7日,年僅36歲的波波夫在彼德堡的俄國物理化學會的物理分會上,宣讀了關
於“金屬屑與電振蕩的關係”的論文,並當眾展示了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當他的助手雷
布金在大廳的另一端接通火花式電波發生器時,波波夫的無線電接收機便響起鈴來;斷開電
波發生器,鈴聲立即中止。幾十年後,為了紀念波波夫在這一天的劃時代創舉,當時的蘇聯
政府便把5月7日定為“無線電發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雷布金在俄國物理化學協會的年會上,操縱他們自己製作的無線
電收發信機,作了用無線電傳送莫爾斯電碼的表演。當時拍發的報文是“海因裏希·赫茲”
,以此表示他對這位電磁波先驅者的崇敬。雖然當時的通信距離中隻有250米,但它畢竟是
世界上最早通過無線電傳送的有明確內容的電報。從此,人類的通信從此進入一個新世紀。
是在1896年的6月,年方21的意大利青年馬可尼也發明了無線電收報機,並在英國取得了專
利。當時通信距離隻有30米。
馬可尼1874年4月25日生於意大利波倫亞。他自幼便有廣泛的愛好,對電學、機械學、
化學都有濃厚的興趣。13歲那年,他便在赫茲證實電磁波存在的論文的啟發下,萌發了利用
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大膽設想。他時而在閣樓上,時而在庭院或農場裏進行無線電通信的試驗
。1894年,他成功地進行了相距2英裏的無線電通信的收與發。
馬可尼發明之路荊棘叢生。他在申請政府讚助落空後,於1896年毅然赴英。在那裏他得到
了科學界和實業界的重視和支持,取得了專利。1897年,馬可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無線電
器材公司——美國馬可尼公司。這一年的5月18日,馬可尼進行橫跨布裏斯托爾海峽的無線
電通信獲得成功。1898年,英國舉行遊艇賽,終點是距海岸20英裏的海上。《都柏林快報》
特聘馬可尼用無線電傳遞消息,遊艇一到終點,他便通過無線電波,使岸上的人們立即知道
勝負結果,觀眾為之欣喜若狂。可以說,這是無線電通信的第一次實際應用。
二極管的發明,對馬可尼的研究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1901年,他成功地進行了跨越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