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智能網通信技術(2 / 3)

務有:用戶鑒權、用戶登記、UPT的選項業務特征等。業務管理和業務生成業務是CS-2中新

考慮的業務,對它們的研究還停留在功能結構上,具體的規程在CS-2中還沒有研究。

正在形成的能力集3(INCS-3)是CS-2的進一步發展,其研究分為CS-31近期和CS-32

中長期,CS-31的目標業務除支持CS-2業務外,還支持三類業務:移動業務、B-ISDN業務

和多網絡支撐的IN業務。CS-31僅支持有限的寬帶業務。CS-32是一個長期目標,它的

目標業務是真正的多點間連接的寬帶多媒體業務,它的呼叫模型將考慮B-ISDN呼叫和承載

連接分開的概念,並將引入B-ISDN的功能實體,真正做到同B-ISDN的綜合。

CS-4階段的草案也已開始研究。CS-3和CS-4階段都將增加IN與Internet結合的業務。

 智能網的網間互通

INCS-1的智能業務主要服務於PSNT和N-ISDN網絡,它隻能在一個網內提供增值業務。在電

信業得到蓬勃發展的今天,通信網絡日趨錯綜複雜,業務不斷推陳出新。智能業務不僅須為

電話公眾網絡服務,而且要求可以與其他部門建設的網絡及國際通信網互通。為此,在CS-

2中增加了網間互通的能力。根據我國已建的智能網情況和目前電信業務運行業的發展實際

,智能網的互通在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已有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主要電信業務運行機構,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社會對信

息需求的不斷增加,還會出現其他的電信業運行部門。不同網絡運行部門的智能係統需要互

通互聯。

電力網、鐵道網和軍網等專網和公網的智能網係統也需要網間互聯能力的支持。

當然,不同國家間的智能網的互聯也需要網間互通能力的支持。而且,我國的智能網業務需

要與國外相連,以提供國際被叫付費或國際電話卡業務。

目前我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已建和正在建設本地智能網。各個本地智能網(可能采取不同

機型)需要網間互通能力的支持,以提供更廣泛的智能業務。

智能網間最基本的互通方案有:SCF-SCF互聯、SCF-SDF互聯和SDF-SDF互聯三種。其

中SCF-SCF互聯方案發生在兩個領域的SCF功能實體之間。

在CS-2中增加的網間業務主要有:網間被叫集中付費(IFPH)、網間附加費率(IPAM)、

網間大眾呼叫業務(IMAS)、網間電子投票業務(IVOT)、全球虛擬網業務(GVNS)、國際

電信計費卡業務(ITCC),等等。一個網間互通業務可采用SCF-SCF互聯方案來實現,也可

以采用SCF-SDF互聯方案及同時采用上述兩方案來實現。這主要取決於智能網的係統體係結

構、係統的業務邏輯分布情況及係統業務數據的分布情況。

 智能網Internet的結合

Internet在本世紀末的爆炸性發展,加快了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步伐,使得信息

業的競爭更為激烈。特別是第一代Internet的產生,通過Internet打電話已成事實。如何將

Internet和PSTN有效地綜合起來,以充分利用兩網的資源,保護已有的電信投資,進一步開

發新型的增值業務,擴展Internet的業務領域,對於Internet和PSTN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

ITU-T第11研究組在1997年9月成立了IN與Internet綜合的專題研究小組,並納入了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