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台 灣 島
台灣島位於東海南部,西依台灣海峽,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裏;東瀕太平洋;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為鄰,距衝繩島約335海裏;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距離宋島約195海裏。島形狹長,約394千米;最寬處約144千米。麵積3.58萬平方千米,列世界島嶼第38位。人口約2 121萬(1995)。
島上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島麵積2/3。海岸較為平緩,岸線長約1139千米。島上河流較多,大小河流共151條,其中,中部的濁水溪長186千米,為全島最長河流。天然湖泊較少,最著名的是日月潭。
台灣海峽
台灣海峽位於台灣島與福建海岸之間。屬東海海區,南邊與南海相通。總麵積約8萬平方千米。呈北東一南西走向,長約370千米。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千米,南口寬約410千米,最窄處約130千米。
海峽大部分水深小於10米,平均水深約60米。有兩處較大淺灘,一處是位於海峽南口的台灣淺灘,由900多個水下沙丘組成,呈橢圓狀散列分布,東西長約140千米,南北寬約75千米,水深10~20米,最淺水深僅8.6米;另一處是位於台灣島台中以西的台中淺灘,東西長100千米,南北寬18~15千米,最淺水深9.6米。兩淺灘中間是澎湖列島,由許多島嶼、礁石和水下岩礁組成,南北長約70千米,東西寬約46千米。有兩條主要水道:一是澎湖水道,位於澎湖島和台灣島之間,南北長約65千米,寬約46千米,北淺南深,最深處1 000多米,是台灣島西岸南北之間和台澎之間聯係的必經水上通道;二是八罩水道,東西走向,寬約10千米,水深70多米,分澎湖列島為南北兩部分,是通過澎湖列島的常用通道。
太 平 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最深、最寬的海洋,也是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一個大洋。總麵積17868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3957米,最深處達11034米。它的水量幾乎占全球水量的一半。東西橫跨達19900千米。南北縱貫達15900千米。
太平洋有著豐富的地質地貌特征,幾乎把全球洋底的景觀包攬無遺。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也稱東太平洋海隆)分布偏東部。沿北美洲西海岸南下,然後折向正南,大致與南美洲西海岸平行延伸至南緯20°處,再轉向西橫穿南太平洋,繞過澳大利亞南部,與印度洋的大洋中脊銜接。
太平洋大洋中脊東部,沿美洲大陸有極狹窄的大陸架,部分岸段缺失。在大陸坡外緣,北有中美洲海溝,南有秘魯-智利海溝。海溝與大洋中脊之間分布有秘魯海盆和別林斯高晉海盆。
太平洋大洋中脊的西部,巨大的中太平洋海底山脈(如夏威夷海嶺等)縱貫中部,長達10000多米。這些海底山脈的峰頂露出水麵構成群島,如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等。
中太平洋山脈東部是東太平洋海盆。西部是一片海底山群,它們將洋底分割成很多海盆,如馬裏亞納海盆等。太平洋北部有最大的北太平洋海盆,深度超過5000米,麵積差不多是歐洲的兩倍。
太平洋南部有新西蘭海底高原和海底平頂山,有些平頂山上部是珊瑚礁。
在接近亞洲和澳大利亞的西部太平洋邊緣地帶,分布著一係列的海溝和島弧,長達10000千米、水深超過6000米的深海溝就有20條。
太平洋西南沿岸,分布著十分廣闊的大陸架和大陸坡。這裏的大陸架特別廣闊,如暹羅灣的大陸架寬達1500千米。太平洋環流
太平洋的表層環流與太平洋海麵風場有密切關係。主要有:南、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太平洋赤道流係;北太平洋亞北極環流;南極繞極流和極地東風漂流等。總的趨勢是:西部邊界流強,東部邊界流弱;北太平洋的環流比南太平洋強。黑潮是太平洋中最大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