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MD-11客機
MD-11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中遠程寬機身運輸機。1985年確定設計方案,1987年8月正式生產,1988年3月開始總裝第一架MD-11,1989年1月出廠,1990年1月10日首次試飛。共有4架原型機進行試飛,其中3架安裝通用電氣公司的CF6發動機,1架安裝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發動機PW4460。1990年11月8日獲型號合格證,同年11月29日交付給芬蘭航空公司,12月20日投入航線使用。安裝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湍達”650發動機的MD-11於1993年取得型號合格證。
截止到1992年5月11日,共獲正式訂貨175架,意向訂貨144架,已交付48架。MD-11項目研製費總計7億美元。單機價格1053億美元,1990年年底。麥道公司計劃1991年生產36架,1992年生產45架,1993年生產50架,1994年生產61架,1995年生產62架。
MD-12客機
MD-12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設計的大型遠程四發寬機身客機。最初的方案是已投入使用的MD-11飛機的加長型,加長10.68米,仍采用3台發動機,三級布局載客量為375人,後改為四發動機雙層客艙方案。MD-12的銷售重點在亞太地區,麥道公司在中國建立了生產新機機身、機翼以及總裝的工廠,生產設施將由所在國擁有,麥道公司僅租賃使用。新機研製費用約55億美元,麥道公司希望國際風險分擔夥伴能占67%的份額。中國台灣省的台翔航太工業公司曾擬投資20億美元,占40%的份額,但最後並未達成協議。
MD-80客機
MD-80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從DC-9-50發展起來的新係列中短程客機,根據不同的要求可安排載客量105~172人。1977年10月開始研製時稱DC-9超80。MD-80的每個機翼在翼根和翼尖處各加長一段,其翼展比DC-9-50大28%,機翼前機身加長3.68米,機翼後機身加長0.48米。由於機翼加長,機翼內整體油箱燃油量增加。采用新式先進數字電子綜合飛行導引和操縱係統。襟翼無級調節係統可以使襟翼控製在更精確的位置上,以保證飛機有更好的起飛著陸性能。引進發動機衝壓空氣冷卻航空電子設備,采用新的通風循環係統,與DC-9-50相比輔助動力裝置功率加大,采用新式數字油量指示係統,並采用DC-10客機的飛行性能管理係統,對飛機局部氣動特性進行了修改,機身、機翼使用更多複合材料,先進的高度和航向參考係統,霍尼韋爾公司專為MD-80係列研製了電子飛行儀表係統,該係統可以將平視顯示和飛行管理係統結合在一起,從而代替了原來簡單的機電式飛行儀表。
MD-90客機
MD-90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於1985年提出的雙發動機中短程客機。目前,MD-90有3種型別。1989年11月14日開始研製,裝2台國際航空發動機公司IAE的V2500渦扇發動機。MD-90采用MD-80的機身截麵形狀,先進的高升力機翼和電子飛行儀表係統。可互換的、標準的機身部件使MD-90可在MD-80的生產線上裝配。MD-90的發起用戶是美國三角航空公司,它正式訂購50架,意向訂購11架。此外有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正式訂貨20架,意向訂購20架。國際租賃金融公司正式訂貨15架。